图书介绍
精通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3.0模具设计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通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3.0模具设计篇](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2551821.jpg)
- 凯德设计编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通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3.0模具设计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塑料模具介绍2
1.1 模具的种类2
1.2 塑料模具的组成部分2
1.3 塑料成型加工方法3
1.4 塑料模塑工艺过程4
1.5 典型的塑料模具设计流程5
1.6 模具结构设计简介5
1.6.1 分型面设计6
1.6.2 脱模斜度7
1.6.3 材料厚度7
1.6.4 螺纹8
1.6.5 镶嵌件8
1.6.6 浇注系统设计8
1.6.7 热流道11
1.6.8 抽芯机构12
1.7 塑料模具常用材料12
1.8 模具设计中的注意事项14
1.8.1 模具须符合的条件14
1.8.2 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14
1.9 Pro/Moldesign模块15
1.9.1 Pro/Moldesign模块的功能15
1.9.2 使用Pro/Moldesign模块的工作流程15
1.9.3 Pro/Moldesign模块的界面16
1.10 EMX 4.1(塑模设计专家)的安装17
第2章 Pro/E塑料模具解决方案17
2.1 Pro/E塑料模具设计初步22
2.1.1 设计模型与参照模型22
2.1.2 参照模型的布局23
2.1.3 模具体积块25
2.1.4 模具的精度26
2.1.5 设置收缩率27
2.1.6 分型面的创建29
2.2 模型的检测与分析31
2.2.1 拔模检测31
2.2.2 壁厚检查33
2.2.3 投影面积分析35
2.2.4 检查分型面36
2.2.5 开模干涉检查37
2.3 特征的管理38
2.4 Pro/E自动分型面技术39
2.4.1 侧面影像曲线与裙边曲面39
2.4.2 阴影曲面43
2.5 EMX 4.1塑模设计专家44
2.5.1 参数化模架库简介44
2.5.2 使用EMX设计模架的基本步骤44
2.5.3 EMX中命令的使用44
2.5.4 建立及修改项目45
2.5.5 建立模架46
2.5.6 其他组件46
2.6 塑料顾问模块47
2.6.1 塑料顾问模块的进入47
2.6.2 分析功能应用48
2.6.3 分析中的注意事项50
2.6.4 分析结果的输出52
2.6.5 注射仿真分析的优缺点53
第3章 连接座塑料模具设计53
3.1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56
3.2 加载参照模型57
3.3 成型零件设计59
3.3.1 设置收缩率59
3.3.2 创建毛坯工件60
3.3.3 设计分型面61
3.3.4 创建模具体积块66
3.3.5 创建模具元件68
3.3.6 修改模具元件70
3.4 浇注系统设计70
3.4.1 主流道设计71
3.4.2 分流道设计71
3.4.3 浇口设计73
3.4.4 创建铸模75
3.4.5 组件开模75
3.5 模架设计77
3.5.1 新建项目77
3.5.2 载入模具装配元件77
3.5.3 定义模具模架79
3.5.4 添加设备和顶出机构82
3.5.5 设计拉料杆84
3.5.6 设计冷却系统87
第4章 纸杯座塑料模具设计87
4.1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92
4.2 加载参照模型94
4.3 模型分析96
4.3.1 模型厚度分析96
4.3.2 模型拔模检测98
4.4 成型零件设计98
4.4.1 应用收缩99
4.4.2 创建自动工件99
4.4.3 分型面设计99
4.4.4 分割体积块103
4.4.5 抽取模具元件104
4.5 浇注系统设计及开模105
4.5.1 浇口设计105
4.5.2 创建铸模107
4.5.3 组件开模107
4.6 模架及其他模具零件设计108
4.6.1 新建EMX项目109
4.6.2 加载标准模架110
4.6.3 载入标准件112
4.6.4 创建顶杆和浇道114
4.6.5 创建冷却水道116
4.6.6 加载注射机119
第5章 相机壳体塑料模具设计119
5.1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122
5.2 加载参照模型123
5.3 成型零件设计126
5.3.1 设置收缩率126
5.3.2 创建毛坯工件127
5.3.3 设计分型面128
5.3.4 创建模具体积块129
5.3.5 创建模具元件130
5.4 浇注系统设计及开模131
5.4.1 流道与浇口设计131
5.4.2 创建铸模132
5.4.3 组件开模132
5.5 模架及其他模具零件设计133
5.5.1 新建项目134
5.5.2 载入模具装配元件134
5.5.3 定义模具模架135
5.5.4 添加设备138
5.5.5 设计顶出机构139
5.5.6 设计冷却系统145
第6章 挂钩塑料模具设计152
6.1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152
6.2 加载参照模型153
6.3 成型零件设计155
6.3.1 应用收缩155
6.3.2 创建工件156
6.3.3 主分型面设计157
6.3.4 分割体积块161
6.3.5 创建推件块164
6.3.6 抽取模具元件167
6.4 浇注系统设计及开模167
6.4.1 流道设计167
6.4.2 创建铸模170
6.4.3 组件开模171
6.5 制品流动性分析171
6.6 创建模架及其他零件173
6.6.1 EMX项目准备173
6.6.2 加载标准模架174
6.6.3 模具元件处理176
6.6.4 加入标准件178
6.6.5 创建冷却水道180
第7章 扣合盖塑料模具设计180
7.1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184
7.2 加载参照模型185
7.3 模具分析186
7.4 成型零件设计187
7.4.1 应用收缩187
7.4.2 创建自动工件188
7.4.3 创建分型曲面188
7.4.4 分割主要体积块196
7.4.5 分割抽芯块198
7.4.6 抽取模具元件200
7.5 浇道设计及开模200
7.5.1 设计浇道200
7.5.2 创建铸模203
7.5.3 组件开模203
7.6 模架及其他机构设计204
7.6.1 EMX项目准备204
7.6.2 加载标准模架205
7.6.3 固定型腔组件和加载设备206
7.6.4 设计滑块机构208
7.6.5 推出机构设计213
7.6.6 设计冷却装置215
第8章 水杯塑料模具设计220
8.1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220
8.2 加载参照模型221
8.3 成型零件设计222
8.3.1 应用收缩223
8.3.2 创建自动工件223
8.3.3 创建分型曲面224
8.3.4 分割体积块226
8.3.5 抽取模具元件230
8.4 浇道设计230
8.5 创建铸模233
8.6 组件开模233
8.7 模架及其他机构设计234
8.7.1 EMX项目准备234
8.7.2 加载标准模架235
8.7.3 设计浇注系统组件237
8.7.4 设计脱模机构238
8.7.5 设计限位机构245
8.7.6 推出机构设计247
8.7.7 设计冷却装置251
第9章 音箱面板塑料模具设计251
9.1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260
9.2 加载参照模型261
9.3 模型拔模检测262
9.4 设计型腔组件263
9.4.1 应用收缩263
9.4.2 生成自动工件264
9.4.3 主分型面设计264
9.4.4 分割出主体积块266
9.4.5 创建镶针体积块267
9.4.6 抽取模具元件274
9.4.7 打开组件275
9.5 新建项目和设计浇铸系统275
9.5.1 新建EMX项目275
9.5.2 型腔布局276
9.5.3 设计浇铸系统277
9.5.4 创建顶杆基准点279
9.5.5 准备元件281
9.6 模架和其他元件设计282
9.6.1 加载标准模架282
9.6.2 载入标准件284
9.6.3 固定型腔组件285
9.6.4 设计推出机构286
9.6.5 创建冷却水道289
第10章 开关盒盖塑料模具设计289
10.1 设计任务及方案分析294
10.2 加载参照模型295
10.3 成型零件设计297
10.3.1 增加毛坯工件297
10.3.2 应用收缩297
10.3.3 分型面设计298
10.3.4 分割体积块300
10.3.5 设计镶件301
10.3.6 抽取模具元件305
10.3.7 打开组件305
10.4 设计浇道和处理元件305
10.4.1 设计分流道306
10.4.2 设计点浇口307
10.4.3 生成铸模308
10.4.4 型腔元件处理309
10.5 模架及其他元件设计312
10.5.1 EMX项目准备312
10.5.2 加载标准模架313
10.5.3 模具元件处理316
10.5.4 载入标准件317
10.5.5 设计提升机构318
10.5.6 设计开模弹簧320
10.5.7 设计冷却水道323
第11章 冲压模具介绍328
11.1 冲压模具的分类328
11.1.1 冲裁328
11.1.2 弯曲329
11.1.3 拉深330
11.1.4 级进模(连续模)332
11.1.5 其他冲压模具336
11.2 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336
11.2.1 收集并分析原始资料337
11.2.2 选择模具与设备类型337
11.2.3 冲模设计337
11.3 冲压模具材料338
11.4 PDX 2.2的安装339
11.5 PDX简介341
11.5.1 PDX的功能342
11.5.2 PDX使用概述342
第12章 止动片复合模具设计342
12.1 设计任务及模具结构352
12.2 加载参照模型353
12.3 上模零件设计354
12.3.1 创建上模板料元件355
12.3.2 设计上模成型零件355
12.3.3 设计上模结构件359
12.3.4 设计上模推件机构364
12.3.5 设计上模其他零件365
12.4 下模零件设计371
12.4.1 创建下模板料元件371
12.4.2 设计下模成型零件372
12.4.3 设计下模结构件375
12.4.4 设计下模卸料机构378
12.4.5 设计下模其他零件381
第13章 转臂级进模具设计381
13.1 设计任务及模具结构方案388
13.2 加载参照和准备工件389
13.2.1 加载工件参照389
13.2.2 准备工件390
13.3 条带设计391
13.3.1 导入工件391
13.3.2 调整工件位置392
13.3.3 设置冲压参照区域393
13.3.4 加载工位395
13.4 板材和工作元件设计397
13.4.1 新建项目397
13.4.2 加载模具板材397
13.4.3 设计冲孔工位401
13.4.4 设计成型孔工位407
13.4.5 设计折弯工位409
13.4.6 设计落料工位412
13.5 其他机构设计416
13.5.1 设计固定板材元件417
13.5.2 设计卸料机构420
13.5.3 设计导向机构423
13.5.4 切割夹具安装槽425
第14章 防护扣级进模具设计425
14.1 设计任务及模具结构方案430
14.2 加载参照和准备工件431
14.2.1 加载工件参照431
14.2.2 准备工件432
14.3 条带设计433
14.3.1 导入工件433
14.3.2 调整工件位置434
14.3.3 设置冲压参照区域435
14.3.4 加载工位437
14.4 板材和工作元件设计438
14.4.1 新建项目438
14.4.2 加载模具板材439
14.4.3 设计成型孔工位444
14.4.4 设计冲孔工位446
14.4.5 设计冲压成型工位451
14.4.6 设计折弯工位454
14.4.7 设计落料工位456
14.5 其他机构设计459
14.5.1 加载紧固元件459
14.5.2 设计卸料机构463
14.5.3 设计导向机构465
14.5.4 创建模柄468
第15章 接插件级进模具设计468
15.1 设计任务及模具结构方案472
15.2 加载参照和准备工件473
15.2.1 加载工件参照473
15.2.2 准备工件473
15.2.3 展平特殊成形部位475
15.3 条带设计477
15.3.1 导入工件477
15.3.2 调整工件478
15.3.3 加入条带切口478
15.3.4 设置冲压参照区域479
15.3.5 加载工位481
15.4 板材和工作元件设计482
15.4.1 新建项目482
15.4.2 加载模具板材483
15.4.3 设计冲孔工位485
15.4.4 设计成型孔工位487
15.4.5 设计成型工位489
15.4.6 设计折弯工位492
15.4.7 设计落料工位498
15.5 其他机构设计501
15.5.1 设计固定板料元件501
15.5.2 设计卸料机构504
15.5.3 设计导向机构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