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中医入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 著
-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1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中医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整体观念1
第一节 人体的对立统一关系1
第一编 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1
一 脏腑问题2
二 经络问题7
三 体表与内脏相关问题9
四 气血问题10
第二节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1
一 气候地区对人体生理的影响12
二 气候地区与疾病发生的关系12
第二章 四诊14
第一节 望诊15
一 精神15
二 气色16
三 舌与舌苔17
五 其他19
四 形态19
第二节 闻诊20
一 声音20
二 气味21
第三节 问诊21
一 寒热22
二 汗22
三 头23
四 身23
五 大便23
六 小便24
七 饮食24
八 胸24
九 耳聋24
十二 经、带、胎产25
十 口渴25
十一 睡眠25
第四节 切诊26
一 切脉26
二 触诊32
第三章 辨证33
第一节 病因辨证34
一 病因概念34
二 发病机制35
三 病因证候简述35
第二节 八纲辨证41
一 阴阳42
二 表里44
三 寒热45
四 虚实46
第三节 六经辨证49
一 太阳证(表证)50
二 少阳证(半表半里)50
三 阳明证(里热证)50
四 太阴证51
五 厥阴证51
六 少阴证52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53
一 概念53
二 卫气营血的证候及治疗方法54
第五节 脏腑辨证57
一 心病证候(包括小肠病证候)57
二 肝病证候(包括胆病证候)58
三 脾病征候(包括胃病证候)59
四 肺病证候(包括大肠病证候)60
五 肾病证候(包括膀胱病证候)61
六 脏腑合病证候62
第四章 治法69
第一节 八法70
一 汗法70
二 吐法71
三 下法71
四 和法72
五 清法72
六 温法73
七 消法73
八 补法74
第二节 常用治法举例75
第三节 标本缓急81
一 四气84
第一章 药物性能及方剂组成84
第二编 药物与方剂84
二 五味85
三 升、降、浮、沉86
四 方剂的组成86
五 服法及注意事项87
六 对药物治疗必须具有正确的态度89
附:十八反及妊娠忌药90
第二章 药物91
第一节 解表药91
一 辛温解表药92
二 辛凉解表药94
第二节 止吐药96
第三节 泻下逐水药97
第四节 利水渗湿药100
第五节 祛风湿药103
第六节 温中祛寒药106
第七节 清热药108
第八节 止咳化痰药117
第十六节 消导药119
第九节 理气药123
第十节 理血药125
第十一节 芳香开窍药133
第十二节 补益药134
第十三节 安神药142
第十四节 平肝息风药144
第十五节 固涩药146
第十七节 驱虫药151
第十八节 外用药153
第一节 解表剂156
一 辛温解表剂156
第三章 方剂156
二 辛凉解表剂160
第二节 温中祛寒剂162
第三节 清热泻火剂164
第四节 和解剂173
第五节 消导健胃剂175
第六节 止咳祛痰剂177
第七节 镇惊安神剂180
第八节 止血剂182
第九节 通便润燥剂184
第十节 补益剂185
第十一节 收涩剂189
第十二节 妇科常用剂190
第十三节 两种常用药配伍在临床上的应用举例195
感冒199
第一节199
第一章 内科疾病199
第三编 常见病的治疗199
流行性感冒203
中暑203
疟疾205
第二节207
鼻渊207
单双喉娥(扁桃体炎)208
咳嗽209
哮喘211
肺痈213
肺痨213
第三节215
胃痛(心口痛)215
呕吐216
腹泻218
痢疾219
便秘(便闭)221
黄疸222
胁痛发224
附:肝痈(肝脓肿)225
第四节226
怔仲226
心痛(心绞痛)228
昏厥228
鼻衄(鼻出血)229
齿衄231
吐血232
咯血233
便血234
尿血235
眩晕236
第五节236
头痛238
失眠240
中风241
肝风242
癎症243
狂症244
第六节245
排尿困难245
水肿246
尿浊248
遗精249
阳痿250
痹症252
第七节252
第二章 外科疾病256
第一节256
口腔糜烂256
疖257
有头疽(痈)259
乳痈(急性乳腺炎)261
肠痈(阑尾炎)262
破伤风(包括新生儿破伤风)263
第二节266
胆结石266
石淋(尿系结石)268
第三节269
疝气269
脱肛270
痔疮271
第四节276
湿疹276
风疹块(荨麻疹)279
黄秃疮(头黄癣)281
白秃疮(头白癣)283
第五节284
暴发火眼(急性结合膜炎)284
烂眼边(睑缘炎)285
耳内流脓(化脓性中耳炎)286
第三章 妇科疾病289
第一节 月经痛289
经色异常289
经量不定290
行经腹痛(痛经)290
经行先期292
经行后期293
血崩经漏294
年老血崩295
第二节 带症295
白带295
赤带296
赤白带297
老妇体虚白带297
第三节 妊娠病298
胎动下血298
妊娠恶阻(妊娠呕吐)298
妊娠水肿299
妊娠病症300
第四节 产后病300
产后血晕301
胎衣不下301
产后血崩302
产后大便秘结303
第五节 其他304
症瘕304
阴挺(子宫脱垂)305
第六节 避孕306
第四章 儿科疾病310
第一节310
惊风310
吐泻312
伤暑313
积症314
疳症316
咳嗽317
盗汗、自汗317
喘咳(小儿肺炎)318
第二节321
麻疹321
烂喉?痧(猩红热)325
顿咳(百日咳)327
小儿痉病329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330
第五章 癌症332
第一节 子宫颈癌333
第二节 食道癌334
第三节 鼻咽癌336
第四节 胃癌337
第五节 肝癌338
第六节 肺癌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