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2575835.jpg)
- 张昆将著 著
- 出版社: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绪论1
一、研究课题1
二、「忠」「孝」概念研究的三种偏向12
三、研究进路与章节概要18
(1)「忠」、「孝」思想的宗教泉源18
(2)本书「思维的纯粹性」之概念21
(3)本书的「自然观」概念27
(4)本书章节概述31
贰、德川思想界的气论与自然观的流派37
一、前言:丸山真男「自然观」之问题37
二、中国儒道思想的自然观略论43
(一)老庄与王充的自然观46
(二)儒家的道德式自然观:从孟子到朱子与阳明50
三、日本传统自然观的特徵:神性与感性的自然54
四、以气反理:德川儒者「自然观」中「气论」的多元与互通63
(一)江户时代神道学说中的气学64
(二)仁斋之气论—「不可知论」的自然70
(三)山鹿素行之气论—「不得已」的自然75
(四)阳明学者之气论—「无限太虚」的自然79
五、结论91
参、「孝」思维的典型:从阳明学者中江藤树到大盐中斋97
一、前言97
二、阳明学者的「太虚」与「孝」之本体性与宗教性98
(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日思想家之争议98
(二)日本阳明学者「孝」的本体论思想:从《孝经启蒙》到《增补孝经汇注》104
(1)中江藤树「孝」的中心思维104
(2)「孝」与「太虚」思想111
(3)大盐中斋的「孝」本体论思想115
三、自然观思维下的宗教意识128
(一)中国「圣人之道」与日本「神圣之道」128
(二)中江藤树的「上帝」与熊泽蕃山的「神道」136
(三)三论执斋的「天神」、佐藤一斋的「灵光本体」、山田方谷的「事神养气」145
四、自然观思维下的「万物一体」论:以大盐中斋为中心153
五、结论163
肆、「忠」思维的典型:从兵学者山鹿素行到吉田松阴167
一、前言167
二、「武士道」精神对幕府政权之冲击168
三、「忠」思维下的「神皇」意识:从《中朝事实》到《讲孟馀话》179
(一)《中朝事实》中的日本主体性179
(二)《孟子》义理与日本主体性的冲突焦点—吉田松阴的孟子解释184
四、自然观下的「忠」思维模式192
五、结论:兼论天皇制与国家主义203
伍、「忠」「孝」思维的冲突与合一209
一、前言209
二、古代日本「忠」「孝」思想之特色210
(一)古代神话中的「孝」思想及其发展211
(二)古代神话中的「忠」思想及其发展217
三、日本德川社会是否「忠」优于「孝」?222
四、阳明学者之「孝」与兵学者之「忠」思维的冲突焦点230
(一)「忠」「孝」思维的冲突231
(1)阳明学者的「忠孝」思维:「忠」本「孝」之一端231
(2)兵学者的「忠孝」思维:「孝」附于「忠」236
(二)「士」的责任感之冲突242
(1)中日「士」论之比较:「士大夫阶层」与「武士阶级」242
(2)「道德理想型」责任感之士与「政治实用型」责任感之士247
五、「忠」「孝」概念的同质点与「忠孝一体」论257
(一)忠孝超越原理的同质点258
(二)「忠孝一体」的一元性结构理论:后期水户学与吉田松阴261
六、结论275
陆、大盐中斋与吉田松阴的「知行合一」之行动论精神279
一、前言279
二、幕末的时代与精神:兵学与阳明学昂扬的时代280
三、幕末维新「知行合一」实践精神的代表者:大盐中斋、吉田松阴、西乡隆盛285
(一)「知行合一」精神与大盐中斋、吉田松阴、西乡隆盛在近代日本之形象与评价285
(二)「知行合一」思想内涵的认知差异295
(1)阳明的知行合一概念295
(2)中国儒者「仁本论」意义下的「心」:道德本体论299
(3)大盐中斋、吉田松阴「孝本论」、「忠本论」意义下的「心」:道德实践论304
四、中日生死观之比较310
(1)中国「仁本论」意义下的「杀身成仁」观313
(2)大盐中斋「孝本论」意义下的「一死生」与「归乎太虚」精神316
(3)吉田松阴「忠本论」意义下的「狂」与「报国献身」论322
五、结论:兼论吉田松阴的思想特质326
柒、结论331
一、引言331
二、道德性实践、政治性实证、宗教性实在的实学333
(一)具有「孝」德精神的「道德性实践的实学」338
(二)具有「忠」德精神的「政治性实证的实学」339
(三)具有神道思维的「宗教性实在的实学」340
三、日本德川儒学思想研究的展望345
(一)关于儒学经典诠释研究的展望345
(二)关于阳明学研究的展望348
(三)关于兵学者研究的展望354
捌、附录359
〈附录一〉:日本阳明学者系统简表360
〈附录二〉:日本兵学者系统表(山鹿流略表)363
〈附录三〉:日本德川时代《孝经》著作一览简介364
〈附录四〉:王阳明前后之明代著作《孝经》比较表385
〈附录五〉:清代《孝经》著作统计表392
玖、参考书目397
名词索引423
人名索引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