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济仁新安名医医案选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济仁新安名医医案选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2587786.jpg)
- 李艳,王惟恒编;李济仁主审 著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医案-汇编-新安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李济仁新安名医医案选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伤寒医案1
挟虚伤寒,附子理阴煎加人参、麻黄得效1
痰热结胸,开泄化痰而愈5
火热熏灼阳明,重用石膏显神功7
寒伤太阴,四逆汤加人参旋瘥8
邪在厥阴,终以温补收功10
伤寒误治身亡,诚为后鉴12
挟虚伤寒,因循贻误细穷原13
第二讲 温病医案16
邪袭肺卫,清宣肺卫治之16
热入心营,清心开窍为主16
暑热动风,内外兼治尤有妙论18
暑风惊证,病愈之奇外治显功20
暑入气营,察舌之变妙方解危21
春温两感危证,滋养肾阴为务25
感冒暑风,清暑祛风巧收功27
大头时疫,真热假寒识玄机28
烂喉痧燥邪伤肺,顾护阴津实为要30
第三讲 喘证医案33
风寒喘嗽,误补纠偏挽沉疴33
痰火壅肺喘急,先祛中焦痰火积热35
老年痰喘,补气阴清热涤痰39
肾阴虚火喘逆,妙在泄冲脉之火39
慢支咳喘,标本兼顾方圆活机40
第四讲 肺痨医案43
肺痨气阴两伤,扶脾保肺显高见43
肺痨气血双亏,参芪归地之类补之45
第五讲 心悸医案49
怔忡久而不愈,心脾肝三经同治49
痰火扰心,温胆汤重用半夏收功50
宿食怔忡,健脾消食而安51
第六讲 郁证医案53
郁病重候,调肝益神汤愈疾53
郁伤心脾,弄璋之喜殆而复生55
肝郁为病,逍遥散服之而安57
第七讲 胸痹医案58
胸痹痰热内扰,清痰开郁而痊58
胸痹阴寒内盛,温阳散寒速愈59
胸痹气虚气滞挟瘀,益气通阳收功60
胸痹胸阳不振,治以益气温阳开痹60
胸痹血行瘀滞,活血通络告安62
第八讲 胁痛医案63
肝郁化火胁痛,重用瓜蒌显神奇63
痰火胁痛,色脉为据治之痊64
胁痛气滞血瘀,从旋覆花汤法治之65
气虚胸胁痛,益气温通巧收功67
第九讲 黄疸医案69
肝郁发黄,逍遥散数剂而安69
湿热发黄,组方配伍药精当71
脾虚发黄,重用人参助元气72
瘀血发黄,疏肝行瘀建殊功74
第十讲 胃脘痛医案76
脘痛证属心脾虚,订归脾汤以治虚痛76
痰热互结胃脘痛,“平平治之”亦建功77
食积胃痛,小承气汤一剂脱然78
胃中积痛,从瘀血论之尤妙79
第十一讲 痞满医案83
痰浊壅塞,巧用引痰之法83
气虚中满,温补升阳获效84
第十二讲 噎膈医案86
气血虚阴损及阳,重在健脾培元86
胃脘干燥,治宜益胃生津89
病类噎隔,不药而愈奇证待考90
似隔非隔,内观静养诚妙法91
第十三讲 关格医案93
关格危证,祛邪扶正起沉疴93
第十四讲 痢疾医案97
暑热化燥,清金解燥治痢法独辟蹊径97
痢疾湿热蕴结,治宜苦寒清解100
痢疾脾肾两亏,仿胃关煎调治而愈101
老年久痢,异功散合鸦胆子取效102
第十五讲 泄泻医案104
脾虚寒凝泄泻,扶阳健脾竟全功104
小儿暑泻重症,独用人参挽倒悬之危106
幼儿发热吐泻,黄土稻花汤治之安然107
久泻滑脱,涩肠固脱治法至妙109
第十六讲 疝气医案111
疝肿气虚下陷,升阳补气可也111
肝肾虚寒为疝,温肝暖肾为要111
瘀血、食积致疝,行瘀消积圆机活法112
第十七讲 腹痛医案114
药伤胃气,人参培元胃腹安114
宿食停滞,舍证从脉消导痊115
血热腹痛,决泄里热病退却116
感燥腹痛,润燥救肺腹恙痊117
虚寒腹痛,理中汤用之无虑118
阴虚火动腹痛,参芍补脾建功118
第十八讲 便秘医案120
肺燥肠枯,育阴润燥以通便120
寒结冷秘,温通妙方显神通121
胁痛便秘,瓜蒌煎疏肝润燥121
第十九讲 水肿(臌胀)医案123
阳虚水肿,从脾肾论治收功123
水肿成臌,宗医圣经方治验124
中气虚弱水肿,升清降浊为法126
过食杨梅肿胀,内服外浴兼治126
食积鼓胀,攻下消积速愈127
阴亏水鼓,针药并用显神奇128
第二十讲 淋证医案130
石淋疼痛,从寒气凝结论治130
血淋涩痛,从气滞血瘀论治131
治尿浊,从阴引阳妙用端本丸131
忍精淋痛,虎杖散独建殊功132
膏淋不愈,标本同治获良效133
第二十一讲 痹证医案135
风痹肩痛,养血祛风为治135
寒湿痹痛,巧用热熏治愈136
痹证湿热化燥,重以育阴治之136
血虚寒束,养血舒筋蠲顽痹139
气血双亏,妙在治风先治血140
寒湿痹痛,外治热熨见奇功142
痛痹日久,祛寒湿通络和营收功142
筋痹数载,祛风湿活血通络告安144
热痹羁延,清热通络治之痊145
寒湿痹痛,临证巧施三仙汤146
浊瘀痹(痛风),治以泄热化浊148
第二十二讲 痿证医案150
痿病肺热阴伤,服清燥汤而愈150
湿热筋痿,投龙胆泻肝汤竟获奇效151
髓枯筋痿,酒煎加味清燥汤治之152
小儿痿病,从肝肾论治153
第二十三讲 血证医案156
阴虚火旺咳血,治以滋阴降火156
脾虚肝亢呕血,治以泄肝清肺156
虚火伤络吐血,治以滋阴凉血157
吐血欲脱,重用两仪煎力挽危症159
吐血重症,从脾主统血治之161
血证频发,精方简药治之瘥162
阴虚血热便血,治以滋阴凉血163
唇衄不愈,栗子一枚竞收功163
鼻衄不止,妙取太溪霍然安164
胃热齿衄,以清心肝胃三经之火为法166
第二十四讲 汗证医案168
游僧盗汗,桑叶止汗建殊功168
表虚感寒汗大出,妙方调和一贴愈169
阴虚盗汗,治以养阴敛阳170
热病无汗,妙剂取战汗而解170
第二十五讲 虚劳医案173
气血两虚,当以甘药建中为法173
肝脾肺阴亏,“滋苗灌根”治之甚妙174
脾肾阳虚,治以益气健脾温阳175
酒热伤血,脏腑干枯,补之以味176
第二十六讲 妇科诸证医案178
产后感邪,重用清下治验178
产后晕厥,血行火退始安180
胎动下血,妙识安胎圣药181
气陷崩漏,补中益气汤治之182
崩漏脾虚肝旺,外治妙方建功182
附录 古方药物剂量考证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