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7最新版公共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07最新版公共基础知识](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2589419.jpg)
- 湛中乐,姜永文,周盈主编 著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341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7最新版公共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形势与政策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专题3
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讲话3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5
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7
解读六中全会《决定》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14
学术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14
五大实践开篇中国踏上和谐社会“新征程”21
第二部分:法律第一章 法理学29
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29
第二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30
第三节 法的制定31
第四节 法的实施33
第二章 宪法36
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36
第二节 国家性质37
第三节 经济制度38
第四节 国家形式39
第五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0
第六节 国家机构41
第三章 行政法46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46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49
第三节 行政行为概述52
第四节 抽象行政行为54
第五节 具体行政行为56
第六节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65
第七节 行政程序66
第八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69
第九节 行政赔偿70
第十节 行政复议74
第十一节 行政诉讼78
第四章 刑法85
第一节 刑法概述85
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和概念87
第三节 犯罪构成88
第四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89
第五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与中止90
第六节 共同犯罪91
第七节 刑事责任92
第八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93
第九节 刑罚的种类93
第十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94
第十一节 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96
第五章 民法98
第一节 民法概述98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103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106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107
第五节 物权与所有权110
第六节 债权112
第七节 知识产权118
第八节 人身权120
第九节 财产继承权120
第十节 民事责任121
第六章 经济法123
第一节 经济法总论123
第二节 经济组织法125
第三节 市场管理法130
第四节 宏观调控法134
第五节 社会保障法136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39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3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41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44
第一节 世界统一的基础——物质144
第二节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146
第三节 意识149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52
第一节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152
第二节 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性154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160
第一节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60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65
第五章 真理和价值167
第一节 真理167
第二节 价值170
第六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173
第一节 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历史观173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74
第三节 社会意识177
第四节 人存在的社会形式180
第四部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87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187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9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91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194
第一节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4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7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20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204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7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207
第二节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10
第三节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215
第四节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218
第五节 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22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2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3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36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41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244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24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247
第四节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248
第七章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50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250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253
第三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256
第八章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58
第一节 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258
第二节 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261
第三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途径264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267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268
第三节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70
第十章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273
第一节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273
第二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75
第三节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79
结束语284
第五部分:行政管理第一章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287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含义和作用287
第二节 政府职能体系290
第三节 政府职能转变293
第二章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297
第一节 中国政府机构概述297
第二节 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299
第三节 政府机构改革301
第四节 现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304
第三章 公务员制度308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概述308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激励机制316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保障机制322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327
第一章 总则327
第二章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327
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328
第四章 录用329
第五章 考核330
第六章 职务任免330
第七章 职务升降331
第八章 奖励331
第九章 惩戒332
第十章 培训333
第十一章 交流与回避333
第十二章 工资福利保险334
第十三章 辞职辞退335
第十四章 退休336
第十五章 申诉控告336
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337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338
第十八章 附则338
第四章 行政领导339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339
第二节 行政领导制度343
第三节 行政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347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351
第一节 行政决策与执行概述351
第二节 行政决策353
第三节 行政执行359
第六章 行政监督365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365
第二节 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367
第三节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369
第六部分:人文与科技第一章 历史375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375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382
第三节 中国现代史386
第四节 中共党史389
第五节 世界史394
第二章 文学398
第一节 中国文学398
第二节 外国文学405
第三节 其他常识408
第三章 科学常识410
第一节 自然科学常识410
第二节 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413
第三节 科技人物416
第四章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418
第一节 主要环境问题418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420
第七部分: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一章 公文概述425
第一节 公文425
第二节 公文的分类425
第三节 公文的文体与结构426
第二章 公文写作概述428
第一节 公文写作的概念及特点428
第二节 公文写作行文规则431
第三节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及写作程序431
第三章 通用公文写作(一)433
第一节 规范类公文的撰写433
第二节 令知类公文的撰写434
第三节 呈请类公文的撰写437
第四章 通用公文写作(二)439
第一节 见解商洽类公文的撰写439
第二节 会议类公文的撰写441
第五章 公文处理443
第一节 公文处理概述443
第二节 发文处理程序443
第三节 收文处理程序446
第四节 办结公文的处置449
第八部分:历年真题精选法律部分455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45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部分458
行政管理部分459
经济理论部分460
人文与科技部分462
公文写作与处理部分463
第九部分:模拟冲刺试卷参考答案467
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7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474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7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