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从德性到共同体建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从德性到共同体建构](https://www.shukui.net/cover/5/32712338.jpg)
- 许烨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从德性到共同体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伦理知识及历史向度3
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导论3
第一节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研究的背景意义3
一、伦理与道德建设: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意义与重要性3
二、现代化冲击: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困境存在6
三、“回到伦理”的世界:高校教师职业的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8
四、历史的向度: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的基本诉求10
五、理性及其秩序: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11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伦理的一般性论述15
一、国外关于教师职业伦理的一般性论述15
二、国内对教师职业伦理的普遍看法23
三、目前研究的主要不足30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32
一、研究方法32
二、研究的创新点33
第四节 相关概念厘清34
一、伦理与道德34
二、伦理关系37
三、伦理实体38
第二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基本概述40
第一节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内涵40
一、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内涵40
二、高校教师职业的认识论起源43
三、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关系特性44
第二节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内容结构45
一、高校教师德性伦理46
二、高校教师交往伦理48
三、高校教师规范伦理49
四、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50
五、高校教师伦理共同体52
第三节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特征与时代要求53
一、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与一般伦理的区别54
二、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基本特征55
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时代要求59
第三章 从预成到生成: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演进61
第一节 教师职业伦理预成论61
一、大学教师是“圣人”63
二、大学教师是“教育者”64
三、大学教师是“专家”65
第二节 教师职业伦理生成论66
一、教师职业伦理生成的历史前提:两种生产67
二、教师职业伦理生成的现实前提:现实的人70
三、教师职业伦理生成的完善前提:社会交往71
第三节 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演进73
一、传统视阈中的教师职业伦理73
二、现代视阈中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78
三、后现代视阈中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84
第四节 中西教师职业伦理的简要对比89
一、西方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89
二、中西教师职业伦理的主要差异94
第二部分 伦理的导向及实践100
第四章 骑在道德的围墙之上: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100
第一节 德性: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及其范畴100
一、教师职业伦理核心原则——德性的再认识100
二、教师德性伦理的生活形式103
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范畴105
第二节 高校教师的德性生活困境:围墙内外111
一、德性生活:传统教师的选择111
二、庸常生活:现代教师的无奈112
三、可能生活:后现代教师的幸福118
第三节 教师德性的本体论追寻:围墙之上121
一、从“片面个性”到“全面个性”122
二、从“绝对权威”到“感召权威”124
三、从“认知理性”到“反思理性”126
四、从“德性体验”到“德性幸福”128
第五章 形式化标准与标准化规范: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131
第一节 差异性:多样性伦理规则为教师规范伦理提供支柱131
一、历史文化中生成的各种教师道德标准132
二、从附魅、赋魅走向祛魅的道德秩序135
三、科学技术发展下的教师科研伦理冲突与学术规范137
四、社会期望要求教师伦理内在规则的变化140
第二节 同质化:专业实践中形成的标准化教师行为规范145
一、教师规范伦理何以必要145
二、教师规范伦理的理性共识150
三、教师规范伦理的难题152
四、教师规范伦理的展望158
第三节 自由王国:教师规范伦理的自我建构163
一、“被动服从”还是道德责任“主动构建”164
二、从“无意识追寻”走向伦理反省与自明167
三、“规则中心”还是“关怀中心”169
第六章 对话交往: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交往171
第一节 主体与他者: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关系172
一、“交往”与“对话交往”172
二、普遍理性交往主体的确立174
第二节 “控制”与“被控制”:教师生活世界的两难情境177
一、伦理两难:生活交往中理性主体被解构178
二、重要他人:主体在教学交往中的内省181
三、拟像现实:符号化对话语权的解构185
四、他者的消失与道德的消弭190
第三节 主体澄明:教师交往伦理关系的后现代建构192
一、平等者中的首席:对高校教学交往的再认识192
二、道德的交流与主体的澄明195
三、教师主体的涅槃:在交往中诞生198
第七章 从差序到平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200
第一节 传统学校中特有的差序伦理秩序200
一、差序伦理秩序的文化起源201
二、权威——服从伦理秩序202
三、等级伦理秩序204
第二节 现代性契约平等伦理秩序206
一、现代性契约平等伦理秩序的内涵206
二、现代性契约平等伦理秩序的价值取向208
第三节 和谐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212
一、公正自由的和谐宪政秩序213
二、德行公益的教师行为秩序214
三、宽容信任的教师生活秩序216
四、从“世俗”走向“神圣”的教师道德秩序220
第八章 伦理愿景: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的建构224
第一节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225
一、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的内涵225
二、高校教师伦理共同体的特征227
三、有德之师: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鹄的229
第二节 回到现实世界: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秩序诉求231
一、同情的绵延:基于情感的德性生活诉求231
二、差异的共生:基于差异的规范伦理诉求233
三、交往的需求:基于交往的学术共同体诉求234
四、和谐的创建:基于和谐的高校教师伦理秩序诉求235
第三节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取向236
一、专业知识共同体:广博、求真237
二、伦理精神共同体:人本、理性240
三、德行规范共同体:关怀、向善244
四、科研学术共同体:自律、严谨247
五、社会服务共同体:良心、忠诚250
结语253
参考文献258
后记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