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革命路上 翻译现代性、阅读运动与主体性重建,1949-197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革命路上 翻译现代性、阅读运动与主体性重建,1949-1979
  • 杨露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革命路上 翻译现代性、阅读运动与主体性重建,1949-197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与材料1

(二)基本概念与研究命题5

(三)方法论的更新24

(四)结构与分章43

第一部分 西方现代性的自反:从《在路上》到《等待戈多》的“不安的自由”59

一《在路上》:奔跑的普鲁斯特63

(一)文献回顾64

(二)自发性写作68

(三)自反性的个体78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彷徨的反英雄90

(一)文献回顾92

(二)“少年史卡兹”风格96

(三)反英雄的个性危机100

三《等待戈多》:一出悲喜剧背后的现代性115

(一)文献回顾116

(二)“怎么说?”120

(三)等待什么?124

第一部分小结130

第二部分 翻译现代性:跨境的翻译137

四 翻译的政治:翻译的体制化141

(一)文献回顾143

(二)1949—1979:意识形态的体制化148

(三)1949—1979:诗学理念的体制化153

(四)1949—1979:赞助人的体制化155

(五)1949—1979:体制化文艺批评的“强势误读”159

(六)结语:毛泽东时代的翻译体制化163

五1949—1979:译者的特殊性171

(一)黄雨石174

(二)“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黄雨石的实践翻译观175

(三)施咸荣182

(四)“通俗文学”的沉浮:施咸荣的翻译为读者的翻译观185

(五)结语:译者的主体间性190

六 翻译体制化的烙印:《在路上》的第一个中译本194

(一)石荣本《在路上》的语词选择198

(二)石荣本《在路上》的情节删减201

(三)翻译《在路上》的自反性的个体205

(四)翻译《在路上》的自发性写作风格209

(五)结语:翻译中的自我审查212

七 译者的特殊翻译策略:《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第一个中译本216

(一)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词选择221

(二)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情节删减225

(三)捕手还是守望者?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人物227

(四)少年史卡兹: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风格230

(五)结语:特殊的翻译策略234

八 现代性困境叙说的本土化:《等待戈多》的第一个中译本238

(一)镜中的读者240

(二)翻译英文本还是法文本?244

(三)翻译悲喜剧之“喜”245

(四)翻译悲喜剧之“悲”247

(五)结语:全球化的文本与在地的翻译250

第二部分小结251

第三部分 反思与自反:阅读中的反叛一代257

九 地下阅读运动:主体的压抑与“自我投射”的阅读266

(一)文献回顾266

(二)个人私密空间的压缩272

(三)地下阅读运动277

(四)地下阅读运动中的《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等待戈多》282

十“告别革命”的书写:从翻译语体到个人化的写作试验291

(一)文献回顾294

(二)翻译语体:以艺术试验“对抗话语”297

(三)个人化写作:新的写作试验305

第三部分小结313

结论:互动——告别革命的全球化时代319

(一)禁书:打开一扇窗320

(二)革命的遗产323

(三)像一个悖论:全球化时代的“主体性”焦虑328

附录:1949—1979年作为内部书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列表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