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心雕龙》精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心雕龙》精读
  • 周兴陆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心雕龙》精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刘勰与《文心雕龙》1

一 刘勰的生平1

二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7

附:“逐物实难,凭性良易”释义15

第二讲 原道、徵圣、宗经17

一 文本原于道17

二 圣人贵文、圣文雅丽19

三 经典是后世文体的源头,后人作文应“宗经”20

第三讲 奇文郁起,其《离骚》哉:《辨骚》28

一 前人论《骚》,鉴而弗精28

二 依经论《骚》,四同四异32

三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36

四 后世为文,须斟酌奇贞与华实38

第四讲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明诗》40

一 “言志”与“诗者,持也”40

二 论历代诗歌41

三 四言正体,五言流调52

第五讲 乐本心术,响浃肌髓:《乐府》55

一 音声推移,亦不一概55

二 乐本心术,响浃肌髓57

三 武帝崇礼,始立乐府58

四 魏三祖的清商乐是“郑曲”59

五 诗为乐心,声为乐体61

六 艳歌婉娈,怨诗诀绝62

七 文人乐府,事谢丝管64

第六讲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诠赋》66

一 释名以章义:铺采摛文,体物写志66

二 六义附庸,蔚成大国68

三 汉大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70

四 咏物杂赋:言务纤密,理贵侧附72

五 选文以定篇,评论汉魏晋十八家赋73

六 敷理以举统:立赋之大体是“丽辞雅义”78

第七讲 辞宗丘明,直归南、董:《史传》81

一 古者左史记言,右史书事81

二 论《春秋》与《左传》83

三 论《史记》与《汉书》85

四 “总会”与“诠配”92

五 “素心”“隐讳”与“直笔”94

第八讲 弥纶群言,研精一理:《论说》99

一 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99

二 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此说之本也110

第九讲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神思》《物色》《养气》116

一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117

二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118

三 “虚静”与“养气”122

四 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125

第十讲 才性异区,文体繁诡:《体性》129

一 才、气、学、习129

二 数穷八体134

三 “体”与“性”,“表里必符”140

第十一讲 风清骨峻,篇体光华:《风骨》145

一 六朝人物品评与艺术批评中的“风骨”论145

二 “风骨”释义147

三 “气”“采”与“风骨”149

四 “风骨”与“通变”151

五 余论153

第十二讲 变则堪久,通则不乏:《通变》156

一 学界释“通变”有三说156

二 “通变”内涵包括“昭体”与“晓变”两方面157

三 “昭体”须师范“汉篇”160

四 “循环相因”不是正确的“通变”164

第十三讲 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情采》《镕裁》168

一 立文之本源:情理为经,文辞为纬168

二 为情而造文,为文而造情172

三 心术既形,英华乃赡173

四 规范本体谓之镕,剪截浮词谓之裁174

第十四讲 修辞与文术(一)177

一 声律177

二 丽辞180

三 比兴183

四 夸饰185

五 事类188

第十五讲 修辞与文术(二)192

一 文笔说192

二 篇章论193

三 虚词论198

四 练字论199

第十六讲 文学史论(一):《时序》《才略》201

一 远古文学201

二 周秦文学204

三 西汉文学206

四 东汉文学209

第十七讲 文学史论(二):《时序》《才略》215

一 建安与曹魏文学215

二 两晋文学219

三 宋齐文学223

四 文学与时世225

第十八讲 文学鉴赏论:《知音》227

一 知音其难哉!227

二 “博观”与“六观”231

三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234

第十九讲 “文德”论:《程器》238

一 岂曰文士,必其玷欤?238

二 盖士之登庸,以成务为用241

三 身挫凭乎道胜244

四 名儒之与险士,固殊心焉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