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国学前教育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外国学前教育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2740621.jpg)
- 郭法奇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82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国学前教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学前教育家庭化时期:史前及古代的学前教育9
第一章 史前及古代东方国家的儿童教育9
第一节 史前社会的儿童教育9
一、史前社会儿童的地位9
二、史前社会儿童的特性10
三、史前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1
第二节 古代东方国家的儿童教育13
一、古代东方国家儿童的地位14
二、古代东方国家儿童的特性和教育15
本章小结17
自我评量18
第二章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19
第一节 古希腊的学前教育19
一、古希腊社会儿童的地位19
二、古希腊社会儿童的特性20
三、古希腊教育家论学前儿童教育22
四、古希腊社会对儿童与成人关系的认识27
第二节 古罗马的学前教育27
一、古罗马社会儿童的地位28
二、古罗马社会儿童的特性30
三、古罗马教育家论学前儿童教育31
四、古罗马社会对儿童与成人关系的认识35
本章小结36
自我评量36
第三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38
第一节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39
一、西欧中世纪儿童的生活39
二、西欧中世纪儿童的地位40
三、西欧中世纪儿童的特性42
四、西欧中世纪学前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4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47
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儿童观48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论学前儿童教育48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实践51
本章小结51
自我评量53
第二编 学前教育社会化时期:近代学前教育57
第四章 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构想: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57
第一节 论母育学校及基本任务57
一、母育学校是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58
二、母育学校的基本任务58
三、父母在母育学校中的作用59
第二节 论儿童的价值和父母的责任59
一、儿童是上帝的种子,是无价之宝59
二、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的责任59
第三节 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0
一、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0
二、论学前儿童的感官教育61
三、论学前儿童的宗教教育62
第四节 论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过渡62
一、儿童6岁以前要在母育学校接受教育62
二、儿童6岁以后应到初等学校接受教育63
三、儿童入学前的准备63
本章小结63
自我评量65
第五章 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探索: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66
第一节 近代英国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探索66
一、解决贫困问题与幼儿机构计划的提出66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欧文的幼儿学校67
三、幼儿学校运动与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71
四、福禄培尔幼儿园运动与英国学前教育的变化72
第二节 近代法国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探索73
一、慈善救济活动与奥柏林的“编织学校”74
二、贫民儿童救济活动与柯夏的托儿所75
三、托儿所的发展与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尝试76
四、福禄培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77
五、法国托儿所的发展与母育学校77
第三节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探索79
一、受法国幼儿教育影响的巴乌利美保育所80
二、受英国幼儿教育影响的德国托儿所81
三、受拜恩幼儿教育政策影响的阿尔古斯堡托儿所82
四、福禄培尔幼儿园的创立及幼儿园运动84
第四节 近代美国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探索88
一、欧文幼儿学校的影响与幼儿“家庭学校运动”89
二、福禄培尔的影响与福禄培尔式幼儿园的建立89
三、贫困儿童问题与教会和社会慈善幼儿园90
四、公立幼儿园的产生与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尝试91
五、幼儿园协会的建立与幼儿园运动92
第五节 近代日本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探索93
一、学前教育政策与幼儿教育机构的建立93
二、幼儿园立法与《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的制定95
三、福禄培尔幼儿园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改造96
本章小结97
自我评量99
第六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近代教育家论学前儿童教育100
第一节 洛克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100
一、洛克学前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100
二、论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教育101
三、论学前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04
第二节 卢梭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106
一、卢梭学前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106
二、论学前儿童的地位及意义107
三、论学前儿童发展阶段及教育109
四、论学前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11
第三节 裴斯泰洛齐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114
一、裴斯泰洛齐学前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114
二、婴幼儿成长与自我的教育116
三、婴幼儿成长与“母爱”的教育117
四、论学前儿童德智体的教育118
第四节 赫尔巴特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121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基础及主要内容121
二、论3岁以前儿童的教育124
三、论4岁到8岁儿童的教育125
本章小结128
自我评量130
第七章 幼儿园教育研究: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31
第一节 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基础131
一、影响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131
二、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的思想基础133
第二节 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和方法139
一、幼儿园机构的奠基人139
二、论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园活动140
三、《母亲游戏和儿歌》的内容和方法143
第三节 幼儿园的发展和福禄培尔的贡献143
一、福禄培尔幼儿园的发展143
二、福禄培尔在幼儿园和学前教育上的贡献144
本章小结145
自我评量146
第三编 学前教育制度化时期:现代学前教育151
第八章 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现代欧美及日本的学前教育151
第一节 现代英国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51
一、保育学校的创立与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51
二、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的关系153
三、英国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155
第二节 现代法国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57
一、新教育运动与法国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57
二、儿童智力测量与法国的学前教育159
三、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的关系160
四、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160
第三节 现代德国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62
一、《儿童福利法》等法规的颁布与学前教育的发展162
二、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的关系163
三、现代德国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63
四、德国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164
第四节 现代苏联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65
一、俄国学前教育社会化的发展165
二、苏联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67
三、俄罗斯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发展170
第五节 现代美国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71
一、在争论中形成有特色的学前教育171
二、政府主导下的学前教育“开端计划”174
三、幼儿智力研究与学前教育实验方案175
四、现代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77
第六节 现代日本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78
一、《幼儿园令》的颁布与学前教育制度化的形成178
二、《幼儿园教育大纲》的制定与学前教育的发展179
三、幼儿教育振兴计划与学前教育的发展180
本章小结181
自我评量183
第九章 “儿童之家”与幼儿教育研究: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184
第一节 蒙台梭利学前教育形成的背景及基础184
一、蒙台梭利学前教育形成的背景184
二、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的思想基础186
第二节 “儿童之家”的建立及其教学189
一、“儿童之家”的管理189
二、“儿童之家”的教学190
三、“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191
四、“儿童之家”与“幼儿园”的比较192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93
一、感觉训练193
二、智力教育194
三、实际生活的训练195
本章小结196
自我评量197
第十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现代教育家论学前教育198
第一节 爱伦·凯论学前教育198
一、对幼儿园教育的批评198
二、儿童教育与儿童的个性发展199
三、儿童教育与儿童的自我发展200
第二节 杜威论学前教育201
一、杜威学前教育思想的基础202
二、论幼儿教育的特点204
三、论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06
四、论幼儿教育与幼儿游戏208
五、杜威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贡献210
第三节 皮亚杰论学前教育211
一、论儿童的认知结构与发展211
二、论儿童认知结构的阶段和特点212
三、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214
第四节 马拉古奇论学前教育218
一、瑞吉欧教育的思想基础219
二、瑞吉欧教育的组织机构220
三、瑞吉欧教育的主要特点221
本章小结223
自我评量224
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机构、研究与方案225
第一节 国际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及重要法规225
一、国际教育机构的建立及宗旨225
二、国际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及宗旨226
三、《儿童权利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228
第二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229
一、儿童发展的早期干预问题230
二、儿童发展的早期评价问题231
三、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231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主要方案及大纲233
一、“婴儿教育方案”233
二、“儿童看护方案”235
三、《全球幼儿教育大纲》的制定237
本章小结239
自我评量239
参考文献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