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简史 第2版=A BRIEF CHINESE HISTORY UNTIL 184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简史 第2版=A BRIEF CHINESE HISTORY UNTIL 1840
  • 张帆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简史 第2版=A BRIEF CHINESE HISTORY UNTIL 184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早期华夏文明的形成1

一 史前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1

旧石器时代2

新石器时代4

古史传说5

二 早期国家:夏与商8

夏朝的有关记载8

对夏文化的探索10

商朝的兴衰11

三 商朝甲骨文与青铜文化13

殷墟甲骨文13

青铜文化15

第二章 西周与春秋18

一 西周的兴亡18

周朝统治的确立:周灭商与周公摄政18

西周的盛世及其衰亡21

二 周朝典制23

井田制23

宗法制25

国野制26

礼乐文化28

三 春秋历史概况29

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30

华夷之争32

社会状况的变化33

孔子及其思想35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39

一 政治形势的变化:割据、兼并、统一39

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战”的特点39

七国兴衰与秦的统一42

二 各国变法运动44

各国变法概况44

商鞅变法46

官僚制的建立47

三 士阶层的崛起与百家争鸣49

战国的士阶层49

百家争鸣51

周朝其他文化成果53

第四章 统一的君主专制帝国——秦57

一 法家思想与秦的立国57

前期法家及商鞅学派57

吕不韦调整治国方针的尝试59

韩非法、术、势并重的政治思想60

二 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62

君主集权的官僚制统治62

整齐制度63

其他措施65

三 秦的暴政和速亡66

秦朝的暴政66

秦朝的覆亡与楚汉之争68

第五章 西汉前、中期政治:从黄老无为到“霸王道杂之”71

一黄老无为思想与西汉前期政治71

无为而治方针的确立71

文景之治73

二 汉武帝的功业74

加强集权75

开拓边疆76

垄断财利、统制经济77

武帝晚年的政策转变与“昭宣中兴”79

三独尊儒术与“霸王道杂之”80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0

“霸王道杂之”的统治特征82

第六章 王莽改制与东汉兴衰85

一 王莽改制85

王莽篡位的历史背景85

改制及其失败88

二 东汉政治述略90

东汉的建立及初期统治90

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92

清议与党锢94

东汉的边疆形势96

第七章 政治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上)100

一 三国鼎立100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00

曹魏政治概况102

蜀与吴104

二 西晋的短暂统一106

统一局面下的危机106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108

三 东晋的偏安之局109

士族当权与东晋统治集团的内争110

侨寓流民与东晋的军事形势112

第八章 政治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下)115

一 十六国的割据115

从西晋灭亡到前秦统一116

北方的再分裂与北魏的统一118

二 北朝概况120

北魏前期统治120魏孝文帝改革与六镇起事121

从东、西魏对峙到北周灭齐123

三 南朝概况126

宋与齐126

梁与陈129

第九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132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社会132

农业与手工业132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消长134

赋役与户籍135

人身依附关系137

门阀士族的兴衰139

二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141

经学与玄学141

佛、道二教的传播143

史学与文学145

艺术与科技147

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150

一 隋朝的兴亡150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50

隋朝灭亡与唐朝的建立152

二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54

贞观之治154

武则天的崛起与武周政权156

开元盛世157

三 隋唐制度159

均田制与租庸调制159

征兵制161

三省六部制162

科举、铨选与考课164

律令格式166

第十一章 割据倾向的再现: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169

一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169

安史之乱169

藩镇割据171

二安史乱后的唐朝中央173

财政经济改革173

元和中兴175

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176

边疆形势178

唐朝的对外关系180

三 五代十国182

唐朝的覆亡182

五代的更迭184

十国概况185

后周时的统一趋势187

第十二章 北宋变法190

一 宋初“防弊”之政及其新弊190

防弊之政的制定190

积贫积弱局面193

因循苟且与“异论相搅”之风194

庆历新政及其失败196

二 王安石变法197

变法的经过和内容198

变法的效果和评价200

变法余波:北宋晚期党争202

宋朝的文官政治203

第十三章 两宋与辽、夏、金、蒙的对峙209

一 辽、西夏的统治及其与北宋的关系209

辽朝统治概况209

北宋与辽的关系212

西夏建国及其与北宋的和战214

二 南宋与金朝、蒙古的对峙217

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217

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后的宋、金(蒙)关系219

南宋的内政221

第十四章 金朝与大蒙古国226

一 金朝历史概况226

金朝建立与疆域的奠定226

从宗室共治到皇权独尊228

金朝的鼎盛与衰亡230

二 大蒙古国233

蒙古的崛起与建国233

蒙古的对外征服战争236

大蒙古国的内政及其对汉地的统治239

第十五章 元朝百年统治243

一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243

从大蒙古国到元王朝243

大一统的重建246

二 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248

忽必烈时期治国方针的变化248

元朝中后期的政治250

汉化迟滞的若干具体表现252

三 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255

元朝的民族关系255

元朝的对外关系257

第十六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262

一 隋唐宋元时期的经济与社会262

农业与手工业262

商业与城市264

赋役与户籍265

经济重心的南移267

租佃制及其他人身依附关系269

统治集团身份的变动271

二 隋唐宋元时期的文化273

从经学到理学273

宗教276

史学与文学277

艺术与科技280

第十七章 朱元璋与明初政治283

一 明朝的建立及开国制度283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283

官制的变化285

卫所制度287

学校与科举288

二 洪武时期的重典统治290

四起大案290

大明律与大诰292

强化社会控制294

特务政治与文化专制296

三 从靖难之役到仁宣之治297

诸王分封与靖难之役297

永乐政局与仁宣之治299

第十八章 明朝中后期政治述略303

一 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皇权303

中后期的皇位继承303

皇权的行使与“家天下”特征305

二 内阁与宦官308

内阁政治308

宦官专权311

三 士大夫集团与党争314

明朝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品格314

党争概况:从大礼议到东林党议317

第十九章 明朝边疆局势与清朝的兴起321

一“南倭北虏”及其他问题321

明初边疆形势及对外政策321

北部边防的压力323

倭患与明后期沿海形势325

西北与西南边疆327

二满族的崛起330

明朝东北局势与后金的建国330

后金(清)对明战争及其势力的发展332

三清朝的统一335

农民起义与明朝的灭亡335

清兵入关337

清朝统治的确立338

第二十章 康乾盛世及其余波343

一君主集权的巅峰343

大权独揽、勤于政事的清朝皇帝344

储位争夺与秘密立储制345

奏折制度与军机处347

督抚制度的固定349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351

二文治与武功353

发展生产的措施353

笼络士大夫与开局修书355

巩固国家疆域的斗争356

因地制宜的民族统治政策358

三盛世的危机360

人口压力360

吏治腐败362

秘密宗教会社与反清起义364

外部环境的潜在威胁366

八旗与绿营368

第二十一章 明清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372

一 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372

农业与手工业372

商品经济的繁荣374

赋役与户籍377

土地关系与依附关系379

乡绅阶层与宗族制382

二明清时期的文化385

学术思潮的演变385

史学与文学388

艺术与科技390

西学东渐392

后记396

再版后记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