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病原菌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病原菌学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病原菌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植物病原菌学之意义1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学之位置1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学之定义2

第二章 植物病原菌类之形态4

第一节 发育器官4

第一项 菌维与菌丝5

第二项 组织5

(一)索状编维组织5

(二)伪柔膜组织6

(三)长形编维组织6

(四)分泌组织6

第三项 菌丝之癒合6

第二节 生殖器官6

第一项 接合胞子7

第二项 卵胞子8

第三项 担子胞子9

第四项 子囊胞子9

第五项 胞子囊胞子10

第六项 分生胞子11

第七项 厚膜胞子12

第八项 分芽子13

第三节 胞子之发芽13

第四节 细胞膜13

第五节 原形质14

第六节 细胞内含物14

第七节 核及核分裂15

第八节 雌雄异体与雌雄同体17

第三章 植物病原菌类之生理19

第一节 菌体化学成分19

第一项 无机成分19

第二项 有机成分20

第一目 碳水化合物20

(一)纖维素20

(二)几丁质22

(三)半纖维素22

(四)Fongose23

(五)兽脏粉23

(六)Mycose23

(七)甘露糖23

第二目 有机酸类23

第三目 脂肪类24

第四目 蛋白质25

第二节 贮藏物质与分泌物25

第一项 贮藏物质25

第二项 分泌物25

第三节 菌类之分析26

第四章 病原菌类之分类28

第一节 藻菌类29

第一项 古生菌类29

第一目 壶状菌目30

(一)油壶菌科31

(二)集合壶菌科31

(三)根瘤病菌科31

第二项 卵菌类32

第一目 水生菌目32

第二目 露菌目33

(一)腐败病菌科33

(二)露菌病菌科34

(三)白锈菌科35

第三项 接合菌类35

第一目 毛黴菌目35

第二目 虫生藻菌目36

第二节 担子菌类37

第一项 半担子菌类38

(一)黑穗菌科38

(二)腥黑穗菌科39

第二项 多胞担子菌类40

第一目 锈菌目41

(一)锈菌科43

(二)圆柱锈菌科44

(三)黑疹菌科45

(四)鞘子菌科45

(五)不完全锈菌群45

第二目 木耳菌目46

(一)木耳菌科46

第三目白木耳菌目47

第三项 单胞担子菌类47

第一目 外担子菌目48

第二目 帽状菌目48

(一)白绢病菌科50

(二)革质菌科50

(三)多孔菌科51

(四)帽菌科52

第三节 子囊菌类53

第一项 真正子囊菌类54

第一目 原盘菌目55

第二目 网笠菌目55

第三目 茶碗菌目55

(一)菌核菌科56

(二)滑菌科56

第四目 眼镜菌目(黑脂菌目)57

(一)眼镜菌科57

第五目 裂孔菌目57

(一)皮下菌科57

第六目 不整子囊菌目58

(一)麴菌科58

第七目 闭子囊菌目59

(一)白粉菌科59

(二)煤病菌科60

第八目 肉座菌目61

(一)肉座菌科61

第九目 球殼菌目62

(一)球殼菌科63

(二)「瓦尔厦」科63

(三)Melanconidace?64

(四)黑条菌科64

(五)小球殼菌科64

(六)多胞子菌科65

(七)时计菌科66

第四节 不完全菌类66

第一目 类球殼菌目67

(一)类球殼菌科68

第二目 黑粉菌目71

(一)黑粉菌科71

第三目 线菌目74

(一)淡色菌科74

(二)黑色菌科77

(三)束狀菌科79

(四)瘤状菌科80

第四目 无胞子菌群80

第五章植物病原细菌81

第一节 病原细菌之分类81

第一目 真正细菌类82

(一)球菌科82

(二)杆菌科83

(三)螺旋菌科83

(四)丝状细菌科83

(五)红色细菌科84

第二目 真正硫黄细菌类84

(一)丝状硫黄细菌科85

第三目 菌丝状硫黄细菌类85

(一)菌丝状细菌科86

第六章 植物病原菌之研究法89

第一节 纯粹培养89

第一目 培养基89

第二目 杀菌90

第三目 培养基之种类99

第四目 培养基之反应及其测定法114

第五目 分离培养127

第六目 纯粹培养之种类130

第二节 病原菌之接种133

第一目 针刺法134

第二目 撒布法135

第三目 涂抹法135

第四目 土壤接种法135

第七章 植物病原菌之防除法137

第一节 种苗传染之防除法137

第二节 土壤传染之防除法142

第三节 空气传染之防除法145

参考书163

附录 细菌培养性质之记载法176

图版1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