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再现与艺术史转向 西方艺术史观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再现与艺术史转向 西方艺术史观念
  • 高名潞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再现与艺术史转向 西方艺术史观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部分 象征再现:哲学转向15

第一章 古代被启蒙:还原人文的艺术史15

第一节 完美性模仿:瓦萨里的《大艺术家传》16

第二节 风格即文明:温克尔曼开启的人文艺术史30

第二章 宣物必先思我:启蒙奠定的思辨再现理论55

第一节 公众空间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颠覆56

第二节 再现的形而上学之路:从托马斯·阿奎那的“超越”到康德的“理性”65

第三节 艺术再现:秩序自然和替代自然79

第四节 再现的定义:从柏拉图的镜子到康德的图型82

第五节 自明性和眼见为实:虚构和科学实证93

第三章 只再现符合绝对理念的事物:启蒙与观念艺术史109

第一节 黑格尔的理念艺术史的逻辑111

第二节 黑格尔之后的德国观念艺术史家125

第三节 走向自己反面的观念艺术史132

第四章 艺术史的原形:理念的外形及其显现秩序139

第一节 风格自律:形式发展的逻辑史140

第二节 意志的原形:李格尔的“自足匣子”145

第三节 “眼睛的历史”:从触觉再现到视觉再现151

第四节 李格尔回归:“凝视”理论的复兴161

第五节 生理的原形:沃尔夫林的时代风格原理172

第六节 情感的原形:罗杰·弗莱的“形状形式主义”184

第七节 心理的原形:阿恩海姆和贡布里希191

第二部分 符号再现:语言转向201

第五章 图像学:还原图像的语义逻辑201

第一节 从形而上学哲学中走出的符号202

第二节 语词与图像:描述和描绘207

第三节 从图像悬置到图像破译: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215

第四节 图像学的结构主义因素224

第五节 会意和相似:伽达默尔、维特根斯坦、丹托和古德曼关于语词和图像的不同阐释232

第六章 存在、事实和陈述:“物的真理”是如何被再现的?243

第一节 梵·高《鞋》引起的争议245

第二节 物和物外:物的符号性247

第三节 海德格尔:物的真理是敞开自身的真实性253

第四节 夏皮罗:物的真理是“社会化现实的形式”260

第五节 德里达:“物的真理”仅仅是一种现实陈述本身265

第七章 思辨再现的世俗化:再现当下时间与个人神秘275

第一节 “现代性”的概念278

第二节 浪漫主义:再现个人的而非普世的时间感281

第三节 两种对立的现代性:瞬间美和丑的真实286

第四节 艺术自律:纯艺术的内部神秘本质292

第八章 现代主义:媒介乌托邦299

第一节 关于现代主义的争论301

第二节 格林伯格的平面性:回到媒介自身305

第三节 媒介的拟人化和秩序化:弗雷德的“物体化”和“剧场化”,以及克劳斯的“场域化”320

第四节 阿多诺的“冬眠”:媒介作为远离实用主义的美学乌托邦334

第五节 T.J.克拉克的“景观”:作为资本符号的媒介341

第三部分 语词再现:上下文转向359

第九章 从“格子”走向“框子”:后现代的政治再现语言学359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基础361

第二节 “匣子”“格子”和“框子”:古典、现代和后现代的再现语言视角376

第三节 “政治再现”的话语逻辑395

第四节 语词和语境成为身份再现本身415

第十章 前卫:再现非社会的社会性419

第一节 前卫理论:穿透现实矛盾的复杂性420

第二节 前卫艺术:再现资本体制的支离性425

第三节 前卫的疏离和自律433

第四节 新前卫437

第五节 两种前卫450

第十一章 加上下文:符号学和新艺术史461

第一节 画面之外:福柯的权力“视线”463

第二节 去图像:把艺术剥离为词478

第三节 去原创性:把艺术还原为物490

第十二章 无边的再现:艺术史的终结和图像转向501

第一节 图像转向:泛图像和语词化形象502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终结510

第三节 艺术史终结论:后历史主义叙事515

第十三章 “当代性”:全球当代的虚拟再现525

第一节 当代艺术的特点和起源527

第二节 现代性是“我们的”,当代性是“每个人的”?537

第四部分 结论553

第十四章 再现的类型和转向553

第一节 三种再现类型554

第二节 三个转向557

第三节 反思再现:意派论的差意性和“不是之是”564

参考文献570

图录588

后记5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