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邹韬奋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邹韬奋传
  • 俞润生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ISBN:7530920502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2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邹韬奋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 邹韬奋的道路1

一、从韬奋的一生可以看到20世纪中国4

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4

二、两种文化的碰撞激起具有中国民族11

风格新文化的诞生11

三、学习、考察、实践,促使韬奋从民主16

主义者转向伟大的共产主义者16

没落的地主幕僚家族21

第一章 少年哀乐过于人21

激烈动荡的时代25

封建思想与旧礼教的“熏陶”28

考入福州工业学校32

不胜感慨的一九一一35

工程师幻想的破灭37

感到很深兴趣的课外阅读40

苦恼和喜悦43

到宜兴蜀山镇去当家庭教师46

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三年级48

第二章 “走曲线”就业的路53

就任上海纱布交易所英文秘书55

在《申报》馆里暂时帮忙57

在上海青年会中学兼课59

在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60

黄炎培印象和编辑真谛63

兼任中华职校教务主任和英文教员65

两次婚事——一幕悲喜剧67

兼任《时事新报》秘书主任71

编译实绩的检阅和思考73

第三章 “生活”道路的开端78

《生活》周刊创办的初衷79

邹韬奋面前的种种报刊81

面对生活的思索83

服务社会与销量激增86

聘请特约撰述人和编辑89

系统研究和宣传孙中山93

对胡适的复杂态度98

揭露陈调元和王伯群所带来的“轰动”101

自动赈灾活动105

成立“书报代办部”107

值得重视的办刊经验109

第四章 “九一八”的炮声113

含着血和泪写报道114

与胡愈之的深厚情谊119

声援马占山抗日123

和胡宗南辩论126

《紧急号外》和伤兵医院128

积极筹办《生活日报》132

编写《革命文豪高尔基》136

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39

生活书店的成立144

“借此暂离,以缓和对方……”148

第五章第一次流亡生涯152

倚装待发枨触万端154

船舱生活和《生活》读者群157

侨胞的愤慨159

穿过苏伊士运河163

华美窗帷的后面167

德国的褐色恐怖170

进莫斯科暑期大学听讲174

在苏联各地参观177

“金元帝国”真相184

英、法、德、苏、美新闻界概览189

身在国外心系中华196

第六章反文化“围剿”的先锋201

探望“保外就医”的杜重远203

痛悼戈公振208

创办《大众生活》周刊212

“学生救亡运动万岁!”216

与刘健群、张道藩的谈话222

蒋介石约“当面一谈”226

星期聚餐会230

文化堡垒——生活书店234

第七章 《生活日报》出版始末245

《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等247

一系列文件的发表247

改名换姓夜奔香港250

巴黎《救国时报》的支持254

心系《永生》步伐更紧256

《生活日报》面世258

三次赴穗坦然陈辞262

面对香港当局的新闻检查265

发表莫文华的两篇文章267

《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270

种种尴尬迁地为良273

《生活星期刊》275

参加鲁迅先生葬礼278

组织罢工后援会280

战友王永德之死282

第八章 七君子之狱285

深夜被捕286

举国痛心的抗议活动288

初审与保释291

再被羁押294

狱中生活纪实之一298

狱中生活纪实之二300

窗外斗争风云303

所谓的“起诉书”发表以后305

第一次“审判”310

誓死力争中华民族的人格314

第二次“审判”316

宋庆龄发表《救国入狱运动宣言》320

在欢呼声中走出监狱323

南京之行325

第九章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327

在战火中诞生的《抗战三日刊》329

第三次流亡335

取道广西337

云集大武汉339

周恩来的指示342

发展分店扩大影向344

不理睬蒋介石的“训示”346

担任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名誉理事348

出席国民参政会351

保卫大武汉353

第十章 在重庆两年356

坚持出版《全民抗战》357

参加国民参政会的斗争360

从“棺材”里救文章367

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情谊371

生活书店各地分店告急374

找叶楚伧、潘公展论理377

徐恩曾的拉拢与威胁381

告“御状”和刘百闵来访383

来自各方的支持386

衡舍生活片断389

骇人听闻的“笔杆暴动”393

成立“联合出版部”397

皖南事变发生了399

愤然离开重庆402

第十一章 出走香港407

途中两次化险为夷408

撰写《抗战以来》411

《大众生活》复刊了414

发表《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418

支持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421

关心苏德战局424

太平洋战争爆发了425

第十二章 去东江游击区432

偷渡九龙433

越过梅岭436

山野草寮里的生活440

隐居在广东梅县畲江444

情深意长的话别451

悄悄回到上海——第六次流亡454

第十三章 到达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459

化装去苏北461

到东台三仓465

转移到通西468

骑马到盐阜472

在杨庄和射阳476

告别斗龙港480

难忘的印象481

第十四章 在病榻上483

回沪治病484

第二次入院以后488

在病榻上写作490

最后一息492

第十五章 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498

追悼会述略499

长期缅怀纪念508

“他的名字将永远是引导中国人民513

前进的旗帜”513

后记5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