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性神经系统基础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性神经系统基础与临床](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806631.jpg)
- 孙廷魁,沈辿球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119·1478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性神经系统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植物神经系统解剖1
1.1 绪言1
1.1.1 植物神经节与纤维的结构5
1.1.2 植物神经系统的发生6
1.2 周围部分7
1.2.1 交感神经7
1.2.2 副交感神经12
1.2.3 脊髓副交感神经15
1.2.4 植物性神经丛15
1.3 植物神经的中枢17
1.3.1 脊髓内的植物性中枢17
1.3.2 脑干内的植物性中枢18
1.3.3 间脑中的植物性中枢19
1.3.4 大脑皮质的植物性中枢22
1.3.5 边缘系统23
1.3.6 小脑与纹状体的植物性中枢25
2.植物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27
2.1 植物神经的功能与特征27
2.1.1 植物神经的功能27
2.1.2 交感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27
2.1.3 副交感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28
2.1.4 两部分神经的相互作用28
2.1.5 植物神经功能亢进与功能低落29
2.2 几种中枢递质的神经通路及其功能30
2.2.1 含有儿茶酚胺的神经原31
2.3.3 内脏传入的周围径路33
2.2.2 含有5-羟色胺的神经原34
2.2.3 人类的单胺系统34
2.2.4 单胺神经原的功能34
2.3 内脏传入神经36
2.3.1 内脏的感受器37
2.3.2 内脏传入纤维的组成38
2.3.4 内脏传入的中枢投射40
2.3.5 内脏感觉和牵涉痛42
2.3.6 内脏疾病的感觉和反射症状44
2.4 植物性功能的中枢调节49
2.4.1 脊髓49
2.4.2 延髓49
2.4.3 中脑49
2.4.4 丘脑下部50
2.4.5 小脑51
2.4.6 大脑皮质52
2.5 植物神经功能的昼夜节律52
3.植物神经与代谢的关系56
3.1 丘脑下部对代谢的控制56
3.1.1 丘脑下部对糖代谢的控制56
3.1.3 丘脑下部与肝的氨基酸代谢59
3.1.2 丘脑下部对脂肪代谢的作用59
3.1.4 丘脑下部对食欲的调节60
3.1.5 丘脑下部的神经激素62
8.2 植物神经系统与神经递质的代谢65
3.2.1 神经递质的概念与分类65
3.2.2 乙酰胆碱及其代谢65
3.2.3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67
3.2.4 5-羟色胺及其代谢70
3.2.5 γ-氨基丁酸与甘氨酸71
3.2.6 谷氨酸与天门冬氨酸72
3.2.7 P物质(substance p)72
3.2.8 脑啡肽(enkephalin)72
3.2.9 组胺72
3.8 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异常74
3.2.10 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原理74
3.2.11 神经递质的异常与疾病74
3.3.1 植物神经的代谢功能75
3.3.2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与某些疾病的关系76
4.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的关系80
4.1 与甲状腺的关系80
4.2 与胰岛的关系84
4.3 与肾上腺的关系90
4.4 与丘脑下部-垂体系统的关系95
5.植物神经蓟理概述106
5.1 突触传递和受体学说106
5.1.1 受体学说的提出106
5.1.2 有关量效关系的研究106
5.1.3 什么叫药物受体?110
5.1.4 药物受体是怎样活动的?111
5.7.5 受体的一般性质和特异性112
5.1.6 药物受体的正常功能是什么?112
15.2 作用于胆碱能受体的药物112
5.2.1 神经肌肉接头112
5.2.2 植物性砷经节115
5.2.3 毒蕈碱样反应116
5.2.4 抗胆碱酯酶药117
5.3 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118
5.3.1 儿茶酚胺类118
5.3.2 非儿茶酚胺类123
5.3.3 抗肾上腺素药127
5.4 中枢神经系统递质131
5.4.1 乙酰胆碱131
5.4.2 多巴胺132
5.4.4 其他中枢递质133
5.4.3 上甲肾上腺素133
6.针刺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135
6.1 经络的物质基础135
6.2 针刺效应与植物神经的调节作用140
6.3 针刺对血压和血液的影响141
6.4 针刺对心脏血管的影响143
6.5 针刺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45
6.6 小结146
7.植物神经系统疾病149
7.1 概论149
7.1.1 分类149
7.1.2 病因150
7.1.3 临床表现150
7.2.5 治疗153
7.1.4 诊断153
7.2 “原发性”植物神经系统疾病154
7.2.1 周围性植物神经系统疾病154
7.2.2 交感神经链症状群161
7.2.3 间脑性症状群165
7.2.4 全植物神经功能不全症状群185
7.3 继发性植物神经症状群190
7.3.1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植物性症状群190
7.3.2 脊髓性植物性症状群196
7.3.3 脑干性植物神经症状群200
7.3.4 皮层植物性症状群203
7.4 精神病的植物性症状群208
7.4.1 神经官能症的植物性症状群208
7.4.2 更年期精神病的植物性症状群210
7.4.3 精神分裂症的植物性症状210
8.1.2 慢性支气管炎212
8.1.1 支气管哮喘212
8.1 呼吸系统疾病212
8.与植物神经系统障碍有关的内科疾病212
8.1.3 神经原性通气不足213
8.1.4 神经原性通气过度213
8.2.1 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213
8.2.2 高血压病214
8.2.3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215
8.2.4 肢端动泳痉挛病215
8.2.5 红斑性月支痛症216
8.2.6 肢端发绀症216
8.2.7 网状青斑216
8.2.10 偏头痛217
8.2.9 血管神经性水肿217
8.2.8 肢端感觉异常症217
8.2 心脏血管系统疾病218
8.3 消化系统疾病218
8.3.1 食管赏门失弛缓性218
8.3.2 小儿巨结肠症218
8.3.3 溃疡病219
8.3.4 倾倒综合征219
8.3.5 便秘和腹泻220
8.4 泌尿系统疾病——神经原性膀胱220
8.5 内分泌疾病221
8.5.1 尿崩症221
8.5.2 甲状睬功能亢进症221
9.1 前庭器官的结构221
9.前庭器官与植物性神经反射221
8.5.4 肥胖性生殖无能症222
8.5.3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222
9.2 前庭神经的传导通路228
9.3 前庭器官的反射231
9.3.1 迷路反射与消化系统231
9.3.2 迷路反射与循环系统231
9.3.3 迷路反射与呼吸232
9.3.4 迷路反射与新陈代谢232
9.3.5 迷路反射与内分泌腺232
9.3.6 迷路反射与瞳孔232
9.3.7 迷路反射与其他233
9.3.8 小脑与迷路-植物性神经反射的联系233
10.1.1 基本任务236
10.1.2 范围和内容236
10.1 关于进行检查的一些问题236
10.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检查236
10.1.3 注意事项237
10.2 迷走神经-心脏反射237
10.2.1 眼-心反射237
10.2.2 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反射240
19.2.3 眼眶反射240
10.2.4 眼球集合反射240
10.2.5 鼻-心反射240
10.2.6 软腭-心脏反射240
10.2.7 耳-心反射240
10.2.11 皮肤-心脏反射242
10.2.10 Rubino反射242
10.2.12 股动脉-心脏反射242
10.2.9 上腹部反射242
10.2.13 疼痛性血管性反射243
10.2.14 植物神经性体位反射243
10.2.15 呼吸性心律不齐244
10.3 脑神经中的某些植物神经性功能检查244
10.3.1 瞳孔的检查245
10.3.2 唾液腺的分泌功能247
10.3.3 前庭性植物神经功能247
10.4 植物神经性皮肤反射248
10.4.1 立毛肌反射248
10.4.2 出汗反射249
10.2.8 颈部植物神经性反射(颈动脉窦反射)249
10.4.3 直流电皮肤反射galvanic hautreflex)250
10.4.4 测量皮肤电阻法250
10.4.5 McClure试验251
10.5 皮肤血管运动功能捡查251
10.5.1 一般观察251
10.5.2 机械性血管性反应251
10.5.3 化学性血管性反应251
10.5.5 血管壁抵抗力测定254
10.5.6 紫外线红斑试验254
10.5.4 机械性和化学性联合刺激的血管性反应254
10.5.7 Kestner皮肤毛细血管反应255
10.5.8 测定血管性压力255
10.5.9 寒冷性升压试验255
10.5.10 毛细血管的形态特征256
10.5.11 血管运动功能和血流的检查256
10.5.12 测量体温和体温调节反射257
10.6 内脏-植物神经性反射260
10.6.1 内脏皮肤反射261
10.6.2 皮肤内脏反射261
10.7 植物神经药理学检查261
10.7.1 肾上腺素试验(A-T)262
10.7.2 肾上腺素局部试验263
10.7.3 毛果云香碱试验(P-T)263
10.7.4 乙酰胆碱试验(Ac-T)264
10.7.8 阿托品直立试验265
10.7.7 阿托品试验(At-T)265
10.7.5 乙酰胆碱皮内试验265
10.7.6 碳酰胆碱(doryl)试验265
10.7.9 组织胺试验(H-T)266
10.7.10 去甲肾上眼素试验(No-T)266
10.7.11 乙酰甲胆碱试验(M-T)266
10.7.12 植物神经药理学检查的综合判断267
10.8 植物神经有关的生化学检查267
10.8.1 儿茶酚胺(CA)的测定267
10.8.2 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β-hydroxylase DβH)测定268
10.8.3 游离脂肪酸(FAA)测定268
10.8.4 卟啉的测定268
10.8.5 糖耐量试验268
10.8.6 胰岛素胃酸试验268
10.9.3 测血流图269
10.10.1 体怔变换性心电图269
10.10 内脏器官的功能检查法269
10.9.4 超吉多昔勒效应269
10.9.1 脑电图检查269
10.9.2 微震颤(microvibration)描记法269
10.9 电生理学检查269
10.8.7 基础代谢测定269
10.10.2 心搏排血量测定270
10.10.3 Starling曲线270
10.10.4 Schneider指数法270
10.10.5 Burger检查法270
10.10.6 脉搏图270
10.10.7 胃腔和肠腔压力描记图270
10.10.8 呼吸图270
10.11 关于受体功能状态观察271
10.12 植物神经检查的综合检查法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