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筋膜间室综合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筋膜间室综合征
  • 张镛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4970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筋膜间室综合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命名和定义1

第一章 绪言1

第二节 历史和现状2

第三节 临床意义7

第二章 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13

第一节 筋膜间室的组成和局部解剖13

一、筋膜的组织学结构和特性13

二、筋膜的生理意义14

(一) 保护深部组织和器官15

(二) 协调和加强肌肉的活动15

(三) 筋膜构成四肢的血管神经鞘15

三、四肢各部的筋膜间室16

(一) 上肢的筋膜间室17

(二) 下肢的筋膜间室24

(一) 骨骼肌的结构和超微结构31

第二节 肌肉和神经的一般生理31

一、肌肉生理31

(二) 骨骼肌的神经支配33

(三) 骨骼肌的血液供应36

(四) 骨骼肌氧和能量的代谢38

(五) 骨骼肌的功能机理41

(六) 肌肉的变性、坏死和再生43

二、神经生理43

(一) 周围神经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43

(二) 周围神经纤维的分类46

(三) 周围神经的血液供应46

(四) 周围神经的功能48

(五) 周围神经功能活动时的代谢53

(六) 周围神经的变性和再生54

一、血管生理56

(一) 动脉血管的功能特点56

第三节 血管生理和血流动力学56

(二) 静脉血管的功能特点57

二、血压、血流、阻力和血液循环的物理问题——血流动力学57

(一) 血压、血流和阻力间的相互关系57

(二) 血流(量)58

(三) 血压59

(四) 外周阻力59

(五) 血压对血管阻力和血流的影响——临界闭合压60

(六) 骨骼肌内的血流和调节64

第四节 微循环64

一、微循环的形态和结构65

(一) 微循环的组成部分65

(二) 毛细血管的显微结构66

(一) 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扩散68

三、微循环功能——物质通过毛细血管的交换68

(二) 微循环的平均功能68

(一) 微循环的运动和调节68

二、微循环血流动力学68

(二) 通过毛细血管壁的胞饮转运69

(三) 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整体流动69

第五节 血液和组织间液之间的液体交换69

一、组织间质和组织间液70

(一) 组织间质结构70

(二) 组织凝胶和游离液体70

(三) 游离液体和凝胶液的关系71

二、血液和组织间液之间,液体量的分布平衡71

(一) 决定液体移动方向的因素71

(二) 通过毛细血管壁液体的交换73

(三) 血液和组织间液间的液体量分布平衡的失调——水肿74

第三章 病理生理学79

第—节 发病因素80

(二) 敷料包扎过紧81

一、筋膜间室容量缩小81

(一) 筋膜缺损的闭合81

(三) 局部外加压力82

二、筋膜间室内容物体积增加83

(一) 筋膜间室内出血83

(二) 筋膜间室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85

(三) 毛细血管压增加90

(四) 肌肉肥大90

(五) 输液、输血外渗91

(六) 肾病综合征91

第二节 发病机理91

一、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平衡失调——渗出增多、回流减少94

(一)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94

(二) 毛细血管压增加95

(三) 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增加96

(一) 组织压对血流影响的实验97

二、组织压增加对循环血流的影响97

(二) 小动脉受压闭合——“临界闭合压”的形成和临床意义99

(三) 关于组织压对血流量影响的实验证据105

三、微循环障碍107

(一) 神经体液的作用107

(二) 毛细血管萎陷109

(三) 静脉阻塞109

四、动脉损伤和循环侧支痉挛110

五、组织缺血的逆转——血循环的“自我调节”111

(一) 神经体液的调节112

(二) 局部调节112

六、慢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114

第四章 病理学120

第一节 骨骼肌缺血的病理121

一、实验性肌缺血后的组织学变化121

(一) 光学显微镜观察122

(二) 电子显微镜观察124

二、筋膜间室综合征肌缺血病理变化临床所见127

(一) 活体所见128

(二) 组织活检病理学变化129

三、肌肉缺血病理学与组织压的关系131

第二节 周围神经缺血的病理134

一、节段性脱髓鞘135

二、神经纤维变性136

三、实验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神经病理学观察137

(一) 光学显微镜检查138

(二) 电子显微镜检查138

(三) 筋膜向室内肌群坏死的处理139

第三节 慢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的病理139

第五章 急性筋胰间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42

一、疼痛142

二、感觉异常143

四、肿胀和压痛144

三、皮肤外观改变144

五、肌无力和功能障碍145

六、被动牵拉痛146

七、肌肉挛缩147

八、全身情况148

第六章 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51

一、临床诊断151

二、实验室检查152

三、筋膜间室压力测定及其标准153

(一) 针头血压计测定法153

(二) 中心静脉压测定管测定法(CVP法)155

(三) 持续灌注测定(肌肉内压力)法155

(四) 纤维灯芯管测定法157

四、其它检查方法160

(一) 肌电图(EMC)测定160

(二) 直接神经刺激法162

(三) 电于计算机X线扫描横断体层摄影或电算体层摄影162

(四) Doppler超声检查163

(五) 血流图测定163

(六) 血管造影164

五、鉴别诊断164

第七章 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治疗、预防和预后170

第一节 早期治疗170

一、一般治疗170

(一) 全身治疗170

(二) 局部治疗171

(三) 其它172

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172

(二) 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施行的时间173

(一) 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的压力界限173

三、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175

四、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的手术方法177

(一) 皮肤小切口筋膜切开术178

(二) 皮肤双切口筋膜切开术179

(三) 皮肤筋膜全切开术182

(四) 腓骨切除筋膜减压术186

第二节 晚期治疗188

(一) 患肢固定188

(二) 控制感染188

(四) 医疗体育与理疗189

(五) 截肢189

第三节 护理190

第四节 预防191

(一) 如何预防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192

(二) 筋膜间室综合征发生眉如何预防并发症与后遗症194

第五节 预后196

第八章 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并发症与后遗症201

(一) 局部感染202

(二) 肢体软组织广泛坏死202

(三) 脂肪栓塞与脂肪栓塞综合征202

(四) 挤压综合征203

(五) 神经功能障碍203

(六) 缺血性肌挛缩所致的肢体畸形205

第九章 慢性筋腆间室综合征208

(一) 病因209

(二) 临床表现212

(三) 诊断214

(四) 治疗216

(一) 病因220

(二) 临床症状和体征220

第十章 三角肌筋膜间室综合征220

(三) 诊断和鉴别诊断221

(四) 治疗222

(五) 预后223

第十一章 上臂筋膜间室综合征224

第十二章 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227

(一) 病因227

(二) 临床表现229

(三) 诊断232

(四) 治疗236

第十三章 手筋胰间室综合征244

(一) 病因244

(二) 临床表现245

(三) 诊断246

(四) 治疗247

(二) 病因251

第十四章 臀筋膜间室综合征251

(一) 概述251

(三) 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252

(四) 临床表现254

(五) 诊断和鉴别诊断255

(六) 治疗257

(七) 预后260

第十五章 大腿筋膜间室综合征263

(一) 概况263

(二) 病因和发病机理264

(三) 临床表现和诊断265

(四) 治疗265

第十六章 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269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理270

(一) 病因270

(二) 发病机理272

第二节 胫前筋膜间室综合征273

(一) 临床病理类型274

(二) 临床表现275

(三) 诊断276

(四) 治疗278

第三节 胫前外侧筋膜间室综合征279

第四节 胫后筋膜间室综合征281

第五节 小腿缺血性挛缩的治疗284

第十七章 足筋膜间室综合征292

第十八章 肌挛缩症293

第一节 臀肌挛缩症293

(一) 病因和发病机理294

(二) 病理变化294

(三) 临床表现294

第二节 儿童股四头肌挛缩症295

(四) 诊断和鉴别诊断295

(五) 治疗295

(一) 概况296

(二) 病理学检查297

(三) 临床表现297

(四) 治疗299

第三节 髂胫束挛缩症299

(一) 临床表现299

(二) 治疗299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挛缩症(斜颈)299

(一) 临床表现300

(二) 诊断300

(三) 治疗300

第十九章 挤压综合征303

(一) 病因303

(二) 发病机理304

(三) 临床表现和诊断305

(四) 治疗310

第二十章 肾病综合征315

(一) 病因316

(二) 临床表现317

(三) 治疗317

第二十一章 脂肪栓塞319

(一) 病因319

(二) 病理生理与发病机理319

(三) 临床表现321

(四) 诊断322

(五) 鉴别诊断323

(六) 治疗324

(七) 预防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