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岳红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1702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学习要求1
主要内容1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2.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辨证观3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5
3.1 整体观念5
3.2 辨证论治6
练习题及答案7
1.名词解释7
2.填空题8
3.是非题9
4.单项选择题10
5.多项选择题11
6.问答题12
第二章 阴阳五行17
学习要求17
主要内容17
1.阴阳学说18
1.1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18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9
1.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1
2.五行学说25
2.1 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25
2.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5
2.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8
1.名词解释32
练习题及答案32
2.填空题35
3.是非题37
4.单项选择题37
5.多项选择题40
6.问答题41
第三章 藏象51
学习要求51
主要内容51
1.概说51
2.五脏53
2.1 心53
2.2 肺55
2.3 脾57
2.4 肝59
2.5 肾62
3.六腑67
3.1 胆67
3.2 胃67
3.3 小肠68
3.4 大肠68
3.5 膀胱69
3.6 三焦69
4.奇恒之腑70
4.1 脑70
5.1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71
5.脏腑之间的关系71
4.2 女子胞71
5.2 六腑之间的关系75
5.3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76
练习题及答案77
1.名词解释77
2.填空题79
3.是非题82
4.单项选择题84
5.多项选择题87
6.问答题91
1.气112
1.2 气的生成112
1.1 气的基本概念112
主要内容112
学习要求112
第四章 气、血、津液112
1.3 气的生理功能113
1.4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114
1.5 气的分布及分类115
2.血117
2.1 血的基本概念118
2.2 血的生成118
2.3 血的生理功能118
2.4 血的运行119
3.1 津液的基本概念120
3.2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120
3.津液120
3.3 津液的功能121
4.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122
4.1 气和血的关系122
4.2 气和津液的关系123
4.3 血和津液的关系123
练习题及答案124
1.名词解释124
2.填空题125
3.是非题126
4.单项选择题128
5.多项选择题129
6.问答题132
1.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141
1.1 经络的概念141
第五章 经络141
主要内容141
学习要求141
1.2 经络系统的组成142
2.十二经脉143
2.1 名称143
2.2 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143
2.3 循行部位145
3.奇经八脉149
3.1 奇经八脉的含义149
3.2 奇经八脉的作用149
3.3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功能149
4.经别、别络、经筋、皮部150
5.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151
5.1 经络的生理功能152
5.2 经络学说的应用152
练习题及答案153
1.名词解释153
2.填空题155
3.是非题157
4.单项选择题157
5.多项选择题159
6.问答题162
1.病因169
主要内容169
学习要求169
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169
1.1 六淫170
1.2 疠气176
1.3 七情内伤177
1.4 饮食、劳逸178
1.5 外伤180
1.6 痰饮(水湿)、瘀血(结石)180
2.发病185
2.1 发病原理185
2.2 发病类型189
练习题及答案190
1.名词解释190
2.填空题191
3.是非题194
4.单项选择题195
5.多项选择题198
6.问答题201
第七章 病机217
学习要求217
主要内容217
1.邪正盛衰218
1.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18
1.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220
2.阴阳失调220
2.1 阴阳偏胜220
2.2 阴阳偏衰221
2.5 阴阳亡失222
2.4 阴阳格拒222
2.3 阴阳互损222
3.气血失常223
3.1 气的失常223
3.2 血的失常224
3.3 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225
4.津液代谢失常226
4.1 津液不足226
4.2 津液输布障碍226
4.3 津液排泄障碍227
4.4 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227
5.内生“五邪”228
5.1 风气内动228
5.3 湿浊内生229
5.2 寒从中生229
5.4 津伤化燥230
5.5 火热内生230
6.经络病机231
6.1 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231
6.2 经络的气血逆乱231
6.3 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231
6.4 经络的气血衰竭231
7.脏腑病机231
7.1 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232
7.2 六腑的功能失调237
7.3 奇恒之腑的功能失调239
练习题及答案241
1.名词解释241
2.填空题242
3.是非题244
4.单项选择题245
5.多项选择题251
6.问答题255
第八章 防治原则260
学习要求260
主要内容260
1.预防260
1.1 未病先防260
1.2 既病防变261
2.治则262
2.1 治病求本262
2.3 调整阴阳264
2.2 扶正与祛邪264
2.5 调理气血关系265
2.4 调整脏腑功能265
2.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266
练习题及答案267
1.名词解释267
2.填空题268
3.是非题269
4.单项选择题269
5.多项选择题269
6.问答题275
山西省一九九五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7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277
附录 山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题277
山西省一九九六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86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286
山西省一九九七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95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295
山西省一九九七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03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303
山西省一九九八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11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311
山西省一九九九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21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321
山西省二000年一月学历文凭考试329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