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2813193.jpg)
- 湖北省《政治经济学》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4106·248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
一、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
二、政治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研究生产关系4
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发展规律7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9
一、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9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11
一、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15
第一节 资本主义是商品生产的最发达形式15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15
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16
三、商品拜物教20
第二节 剩余价值及其生产过程21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21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6
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8
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29
一、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29
二、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1
三、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33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35
第四节 旧中国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和战后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变化36
一、旧中国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36
二、战后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变化37
第三章 资本积累40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40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40
二、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43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4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46
二、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48
三、无产阶级贫困化49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55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55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56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57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57
一、资本的循环57
二、资本的周转60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66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66
二、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67
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71
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77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77
一、利润和利润率77
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79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82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84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84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86
三、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价格88
第三节 地租89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90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91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95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95
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97
第六章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101
第一节 生产集中和国内垄断101
一、垄断的形成和发展。混合联合公司101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105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07
四、垄断和竞争108
第二节 资本输出和国际垄断111
一、资本输出和国际垄断的形成111
二、国际垄断的发展。跨国公司114
三、国际垄断和国际竞争119
第三节 国家干预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20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20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122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26
一、腐朽性或寄生性是帝国主义的特性129
第七章 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129
第一节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129
二、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趋势130
三、垄断产生了庞大的食利者阶层,并使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成为食利国133
四、政治上走向反动。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的泛滥134
第二节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38
一、垂死性是帝国主义的又一特性138
二、帝国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139
三、帝国主义矛盾的加深,使社会主义革命不可避免140
四、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142
一、两种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处和斗争143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历史过程143
二、旧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特点145
三、社会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147
第八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1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51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151
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历史条件153
三、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1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163
一、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163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164
三、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168
四、社会主义时期的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形式1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174
一、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必要性174
二、经济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加速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迫切性176
三、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79
第九章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1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82
一、社会生产目的的客观性182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185
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达到生产目的的手段187
第二节 达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187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190
三、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厉行节约是达到生产目的的重要条件1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196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性质和表现196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实现199
第十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2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203
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203
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206
一、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客观性及其内容207
第二节 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207
二、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主要因素2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化221
一、国民经济计划化及其客观依据221
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形式222
三、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22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2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229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原因229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特点232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交换关系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流通234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流通渠道237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24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和货币流通243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243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24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246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的特点246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247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价格250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5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的分配2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254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257
三、社会主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2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264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264
二、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266
三、实现按劳分配的形式270
四、“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274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内涵及其客观必然性2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280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和经济效益280
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途径2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284
一、国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任务284
二、国民经济管理体制285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288
一、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288
二、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科学性290
三、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民主性293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295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济核算295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297
三、社会主义农业集体企业经济核算的特点301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3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是新型的社会制度303
一、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303
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06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313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315
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区别和联系315
二、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