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武帝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武帝传](https://www.shukui.net/cover/7/32816017.jpg)
- 杨生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271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武帝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奇的少儿时代1
第一节 梦日入怀1
一、在其兄弟中的序次2
二、生母的家世3
三、被立为太子的原因5
四、废立太子的代价9
第二节 治国理想蓝图与面临问题13
一、治国的理想蓝图14
二、面临的问题16
第二章 尊儒术 重法治 悉延百端之学26
第一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释27
一、建元初年尊儒活动的失败28
二、置五经博士,罢诸子传记博士29
三、罢黜百家与悉延百端31
第二节 尊儒术33
一、汉初社会思潮与治国理论33
二、尊儒术与董仲舒的对策36
三、置五经博士与兴学校43
第三节 重法治49
一、汉武帝的法治思想50
二、增订法律,以法治国52
三、重法治与尊儒术的结合55
第四节 悉延百端之学57
第三章 施德治安定社会64
第一节 调整生产关系 稳定小农经济64
一、改变土地占有形式66
二、中原地区官营农业的剥削方式69
三、西北边郡的民屯与军屯72
一、元封前的水利兴修75
第二节 兴修水利 发展生产75
二、元封后兴修水利高潮78
三、兴修水利所取得的成就81
第三节 关心民众疾苦的具体措施83
一、赈济灾民83
二、恤鳏寡孤独、尊孝悌力田与老人86
三、赦官奴婢、刑徒、罪人与赦天下89
四、施德治的作用与原因91
第四章 财政危机与经济改革措施93
第一节 财政危机的出现93
一、汉初币制存在的问题98
第二节 改革货币制度98
二、币制改革与“五铢钱”法100
第三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几项措施104
一、盐铁官?104
二、均输与平准111
三、酒类专卖116
四、算缗与告缗118
五、卖爵、卖官与赎罪121
一、唯才是举126
第一节 改革选官制度126
第五章 政治体制改革126
二、广开仕途130
第二节 抑相权设置中(内)朝138
一、抑制相权与中朝出现138
二、中朝人员组成与组织机构144
第三节 改革与创设监察制度149
一、汉初监察制的特点与设置司直149
二、设置司隶校尉与十三部刺史151
第四节 改革分封制度 打击割据势力158
一、分封制的历史演变158
二、镇压诸侯王叛乱160
三、改革分封制度162
四、打击地方豪强势力166
五、调整关东、关中入口结构169
第五节 亲统兵权 改革军制171
一、省太尉,慎择将军171
二、扩充宫廷禁军175
三、改革南军与北军177
四、征发地方军、谪戍及少数民族武装180
第一节 北击匈奴186
第六章 外事四夷 教通四海186
一、匈奴对汉朝的威胁187
二、反击匈奴的准备与马邑之谋190
三、历次反击战争的胜利192
四、汉匈双方休战与和谈198
五、汉匈双方重开战局206
六、武帝去世后汉匈关系的发展213
七、武帝时汉匈关系余论215
第二节 通西域217
一、张骞通西域218
二、征楼兰、姑师,与乌孙和亲225
三、李广利征伐大宛229
四、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236
第三节 统一两越、西南夷与平定朝鲜243
一、统一南越243
二、东越归降与迁徙江淮248
三、通西南夷251
四、平定朝鲜257
第四节 汉武帝“外事四夷”成功的原因和意义260
一、综合国力强与方针正确是统一的根本原因261
二、“一国两制”是成功的重要条件263
三、统一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265
第七章 文化、科技方面的贡献270
第一节 搜求遗书与乐府、汉赋的发展270
一、搜求、收藏遗书对文化的贡献270
二、乐府曲词歌诗的发展275
三、汉赋的兴盛280
第二节 科技方面的光辉成就282
一、太初历的颁布282
二、炒钢技术与原始纸的出现287
三、推广新式农具289
第一节 祭礼与礼仪大典293
第八章 祭祀礼仪大典与方士、神仙293
一、祭五帝、三一、后土与名山大川294
二、泰山封禅297
三、立明堂303
四、改制304
五、重视祭祀与礼仪大典的原因307
第二节 方士与神仙308
一、李少君求长生不老308
二、少翁通鬼神309
三、栾大求神仙310
第三节 祥瑞与灾异312
第九章 晚年的形势与悔过316
第一节 阶级矛盾尖锐与镇压农民起义316
一、国家开支巨大与农民负担加重316
二、农民流亡及其对策321
三、对农民起义的镇压324
第二节 巫蛊之祸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326
一、巫蛊之祸的由来与发生326
二、巫蛊之祸的发展与镇压谋反者332
三、巫蛊之祸发生原因考察337
一、轮台诏与悔过342
第三节 悔过与转轨342
二、推行富民政策346
三、昭帝继位,霍光辅政348
第十章 汉武帝和他的臣下353
第一节 武帝和他的丞相353
一、十三位丞相概况353
二、四位贵戚丞相的遭遇356
三、公孙弘、石庆与车千秋363
第二节 纳谏、拒谏与有关臣下结局369
一、虚心纳谏概况369
二、对不同意见的态度372
三、诛杀不同意见者事例375
第三节 文化人与酷吏的结局377
一、文化人的结局377
二、酷吏的结局383
第四节 武帝与其军事将领388
一、武帝与三大军事将领388
二、李广家族的悲剧398
三、其他将领的结局410
第五节 武帝与其兄弟姊妹412
一、皇后、嫔妃与宫女制420
第十一章 后宫制度与淫侈生活420
第一节 后宫制度的发展变化420
二、后宫等级与人数增加422
第二节 皇后、嫔妃与淫侈生活424
一、陈皇后与卫皇后424
二、几位宠妃428
三、淫侈生活433
第十二章 汉武帝的历史地位435
第一节 汉武帝评价种种435
一、功过论与代价论435
二、事业成败与政策转变说441
三、高指标是失误的主要原因445
第二节 汉武帝的历史地位与贡献446
一、汉武帝的历史地位446
二、汉武帝的创新精神449
三、武帝创设对后世的影响452
第三节 武帝成就事业的深层原因456
一、历史的蕴积456
二、爱好、思维、性格特点的作用459
后记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