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陆水域污染生态学 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陆水域污染生态学 原理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6/32816665.jpg)
- 黄玉瑶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9507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陆水域污染生态学 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内陆水域概况1
二、水域污染及影响2
三、污染的原因及主要污染物4
四、水域污染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5
五、基本思路7
主要参考文献8
第二章 水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0
第一节 理化特性10
一、物理条件10
二、化学成分11
第二节 生物种群与群落18
一、种群18
二、主要生物群落19
三、群落演替23
第三节 水域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27
一、物质循环27
二、能流与群落代谢28
三、生物生产力33
四、湖泊生态系统的发展33
主要参考文献34
第三章 污染物类别、来源及特性36
第一节 物理污染物36
第二节 化学污染物36
一、重金属36
二、一般耗氧有机物36
三、农药37
四、有机化学物质37
五、石油39
六、生物营养盐类39
七、酸碱物质39
八、合成洗涤剂39
第三节 生物污染40
主要参考文献40
第四章 生态效应41
第一节 物理污染的影响41
一、固体悬浮物污染的影响41
二、热污染的影响42
第二节 化学污染的影响43
一、一般耗氧有机物污染的影响43
二、农药污染的影响50
三、有机化学物质污染的影响54
四、重金属污染的影响57
五、氮磷污染的影响60
六、酸碱污染的影响66
七、石油污染的影响67
八、合成洗涤剂污染的影响68
第三节 其他人为活动的影响68
一、水库与防潮闸的建设68
二、水利设施对水产资源的影响70
三、水利设施对污染的影响72
主要参考文献73
第五章 生物积累75
第一节 生物积累的基本特征75
一、食物链积累75
二、生物积累与个体大小的关系76
三、不同部位和器官组织的积累77
四、生物积累的季节变化77
第二节 影响生物积累的环境因素79
一、污染物的化学性质79
二、环境pH值79
三、环境温度80
四、生境位置81
第三节 生物积累的数学模型82
一、从水中吸收和浓缩的数学模型82
二、从水和食物中吸收的生物积累84
三、食物链转移模型85
四、生物积累的生态学模型86
第四节 应用QSARs估算有机化合物的BCF值88
一、QSARs关系式88
二、QSARs估计BCF值的可靠性89
第五节 生物积累实验方法93
一、平原法93
二、从水和食物积累实验93
三、从水和沉积物积累实验94
四、生物量负荷194
第六节 青鳉胚胎和鱼苗对六氯苯的积累95
一、青鳉鱼卵对六氯苯的积累95
二、青鳉鱼苗对六氯苯的积累96
三、青鳉对六氯苯的排除96
主要参考文献98
第六章 生物测试100
第一节 生物测试的基本概念100
一、生物测试的意义100
二、生物测试的基本内容100
三、生物测试若干术语102
四、影响毒性的因素102
五、混合毒性103
六、生物测试研究进展104
第二节 单种生物毒性试验105
一、藻类生长抑制试验106
二、溞类活动抑制试验和繁殖试验111
三、鱼类毒性试验117
第三节 多种生物毒性试验119
一、基本概念120
二、水生模型生态系统的类型120
三、水生模型生态系统研究概况121
四、单甲脒农药对池塘模型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126
五、多种生物毒性研究的问题与展望132
主要参考文献132
第七章 生物监测135
第一节 指示生物136
一、污水生物系统136
二、微型生物类群142
三、优势种群144
四、周丛生物群落144
第二节 生物指数145
一、藻类生物指数145
二、大型无脊椎动物指数147
三、鱼类生物学完整性指数153
第三节 物种多样性指数155
一、多样性指数155
二、PFU微型生物群落156
第四节 群落功能157
一、群落代谢比值157
二、生物量157
三、生产力161
第五节 生理生化指标165
一、生物标记物监测165
二、鱼类年龄与生长166
三、残毒含量168
主要参考文献168
第八章 生态评价171
第一节 湖泊富营养化成因与过程171
一、湖泊富营养化成因172
二、湖泊富营养化进程174
第二节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与标准175
一、评价指标175
二、评价标准175
第三节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176
一、湖泊营养状况调查176
二、湖泊营养状况评价与预测179
第四节 湖泊富营养化生态学模型187
一、湖泊富营养化生态学模型基本概念187
二、湖泊富营养化生态学模型实例189
第五节 生态风险评价原理193
一、生态风险评价概念193
二、生态风险评价的范式194
三、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197
四、效应评价198
五、个体水平的风险表征203
主要参考文献204
第九章 生物净化206
第一节 稳定塘生态系统特征206
一、稳定塘的主要生物群落206
二、稳定塘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210
第二节 稳定塘的类型与净化机理213
一、稳定塘的类型213
二、稳定塘的净化机理213
第三节 稳定塘的设计原理216
一、厌氧塘216
二、兼性塘216
三、好氧塘218
第四节 含盐化工废水生物净化研究221
一、汉沽化工废水排放量及其理化特性221
二、汉沽污水库的净化效能与问题222
三、汉沽化工废水生物净化模拟实验225
四、汉沽稳定塘净化效果与问题234
主要参考文献238
第十章 生态恢复240
第一节 生态恢复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240
一、生态恢复基本概念240
二、生态恢复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240
第二节 湖泊恢复243
一、富营养化湖泊的恢复243
二、湖泊富营养化的生物控制--生物操纵248
三、湖泊水量减少及泥沙淤积的恢复254
四、渔业管理与外来物种控制254
五、酸化湖泊恢复255
六、湖泊污染物去除255
第三节 河流与湿地恢复256
一、河流恢复256
二、湿地恢复257
第四节 生物整治258
一、生物整治的基本条件258
二、生物整治的途径259
三、生物整治的设计259
四、生物整治应用实例260
主要参考文献261
第十一章 污水生物利用264
第一节 概述264
一、污水资源化的意义264
二、污水资源化的生态工程原理264
三、污水养殖的对象与基本模式265
第二节 污水养殖和种植265
一、水生植物的种植265
二、无脊椎动物养殖267
三、鱼类养殖269
第三节 多种养殖与多级利用271
一、营养物质的循环再生养殖模式271
二、营养物质的多级利用模式272
第四节 含盐化工废水养鱼--养貂研究273
一、化工废水养鱼实验273
二、含汞鱼类的利用--养貂实验275
三、含盐含汞化工废水生物净化与综合利用的生态学途径277
主要参考文献278
附录280
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280
Ⅱ.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281
Ⅲ.渔业水质标准(GB1607-89)281
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282
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282
汉英对照名词索引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