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脑血管外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承基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2940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脑血管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颅内动脉瘤1
1.1 概述1
1.2 发生率2
1.3 病因2
1.3.1 病因分类2
1.3.2 发病因素3
1.3.3 病因学说4
1.4 形成过程4
1.4.2 血流动力学因素5
1.4.1 早期颅内动脉瘤的形成5
1.4.3 颅内动脉瘤的长大6
1.5 颅内动脉瘤的破裂6
1.5.1 动脉瘤内压力6
1.5.2 动脉瘤壁的牵张强度7
1.5.3 动脉瘤的大小和瘤壁的厚度7
1.5.4 动脉瘤破裂的部位8
1.5.5 动脉瘤破裂的诱因8
1.6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病理改变8
1.6.2 颅内血肿9
1.6.3 脑积水9
1.6.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
1.6.4 脑血管痉挛10
1.6.5 全身性并发症10
1.7 脑血管痉挛10
1.7.1 定义10
1.7.2 发生率10
1.7.3 病因10
1.7.4 诊断15
1.7.5 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17
1.7.6 防治18
1.8.1 警兆症状21
1.8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临床表现21
1.8.2 SAH的症状和体征22
1.9 自然史22
1.9.1 破裂的动脉瘤22
1.9.2 未破裂的动脉瘤24
1.10 动脉瘤性SAH的病情分级25
1.11 年龄、性别和部位分布27
1.11.1 年龄分布27
1.11.2 性别分布27
1.11.3 部位分布27
1.12.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29
1.12.2 颅骨X线平片29
1.12 检查和诊断29
1.12.1 腰椎穿刺29
1.12.4 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31
1.12.5 脑血管造影32
1.13 手术前、后的处理35
1.13.1 手术前处理35
1.13.2 手术后处理40
1.14 颈动脉结扎术42
1.14.1 血流动力学改变42
1.14.4 结扎的时机44
1.14.5 结扎的选择44
1.14.3 耐受性的预测44
1.14.2 适应证和禁忌证44
1.14.6 结扎的方法45
1.14.7 并发症和死亡率47
1.14.8 效果47
1.14.9 颈动脉结扎与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EC-IC)47
1.15 直接手术时机的选择48
1.15.1 再出血48
1.15.2 脑血管痉挛49
1.15.4 蛛网膜下腔的积血量和分布50
1.15.3 病人的临床状态50
1.15.5 病人的年龄和全身状态51
1.15.6 手术的难度与手术时机51
1.15.7 脑肿胀与手术时机51
1.15.8 颅内血肿、脑积水与手术时机51
1.15.9 手术组对处理颅内动脉瘤的经验和技术52
1.15.10 病人转送到治疗中心的时间52
1.15.11 结论52
1.16 麻醉53
1.17 动脉瘤夹和动脉夹54
1.17.1 瘤夹的安放和调整55
1.17.2 瘤夹的造型57
1.17.3 金属的抗腐蚀性能57
1.17.4 瘤夹的夹闭力57
1.17.5 瘤夹的MRI相容性59
1.18 处理方法60
1.18.1 动脉瘤血栓闭塞法60
1.18.2 动脉瘤壁加固法61
1.18.3 动脉瘤颈结扎术63
1.18.4 动脉瘤缝术64
1.18.5 动脉瘤颈夹闭术65
1.18.6 血管内治疗66
1.18.7 微侵袭神经外科67
1.19 血管内治疗67
1.19.1 载瘤动脉闭塞技术68
1.19.2 选择性闭塞动脉瘤的技术70
1.19.3 并发症及处理74
1.20.1 手术人路75
1.20.2 脑脊液引流75
1.20 外科技术75
1.20.3 控制颈部动脉77
1.20.4 动脉瘤的显微分离77
1.20.5 动脉瘤术中破裂78
1.20.6 暂时性动脉阻断80
1.20.7 动脉瘤夹闭不全的处理82
1.21 颈内动脉瘤83
1.21.1 岩骨段颈内动脉瘤83
1.21.2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83
1.21.3 床突旁颈内动脉瘤90
1.21.4 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94
1.21.5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简称后交通动脉瘤)97
1.21.6 颈内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瘤(简称脉络膜前动脉瘤)101
1.21.7 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01
1.22 大脑中动脉瘤103
1.22.1 大脑中动脉主干动脉瘤103
1.22.2 大脑中动脉主干分支部动脉瘤104
1.22.3 大脑中动脉周围支动脉瘤104
1.22.4 大脑中动脉瘤的手术处理104
1.23.2 发生率和部位分布106
1.23.1 前交通动脉的外科解剖106
1.23 前交通动脉瘤106
1.23.3 临床表现和诊断108
1.23.4 治疗109
1.24 大脑前动脉瘤112
1.25 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后部循环动脉瘤)115
1.25.1 椎动脉瘤115
1.25.2 基底动脉瘤121
1.25.3 大脑后动脉瘤128
1.26 巨大颅内动脉瘤129
1.26.2 诊断130
1.26.3 治疗130
1.26.1 临床表现130
1.26.4 各部位巨大动脉瘤的处理131
1.27 末破裂颅内动脉瘤133
1.27.1 发生率133
1.27.2 自然史133
1.27.3 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133
1.27.4 处理134
1.28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134
1.28.1 部位分布134
1.28.2 判断破裂的动脉瘤134
1.29 感染性动脉瘤135
1.29.1 细菌性动脉瘤135
1.28.3 处理135
1.28.4 新生动脉瘤135
1.29.2 霉菌性动脉瘤137
1.30 外伤性颅内动脉瘤137
1.30.1 分类137
1.30.2 常见类型137
1.30.3 诊断和治疗138
1.31 剥离性动脉瘤138
1.31.4 治疗139
1.31.3 诊断139
1.31.2 临床表现139
1.31.1 病因139
1.32 小儿和青少年的颅内动脉瘤140
1.32.1 发生率140
1.32.2 特点140
1.32.3 诊断和治疗140
1.33 动脉瘤合并脑动静脉畸形141
1.33.1 病因假说141
1.34.2 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病理生理142
1.34.1 发生率142
1.34 颅内动脉瘤与妊娠142
1.33.3 治疗142
1.33.2 诊断142
1.34.3 诊断143
1.34.4 治疗143
1.35 动脉发育畸形与动脉瘤144
1.35.1 胚胎残余动脉的动脉瘤144
1.35.2 脑动脉成窗畸形与动脉瘤145
1.35.3 奇大脑前动脉瘤145
1.35.4 副大脑中动脉瘤146
2.1.1 简史156
2 脑血管畸形156
2.1 概述156
2.1.2 病因157
2.1.3 分类159
2.1.4 发生率161
2.2 脑动静脉畸形162
2.2.1 发生率162
2.2.2 病因163
2.2.3 病理解剖163
2.2.4 病理生理174
2.2.5 临床表现178
2.2.6 诊断和鉴别诊断183
2.2.7 临床分级191
2.2.8 自然史192
2.2.9 治疗194
2.2.10 特殊类型的脑动静脉畸形214
2.3 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218
2.3.1 临床表现218
2.3.2 诊断219
2.3.3 治疗和预后219
2.4 海绵状血管瘤219
2.4.2 发生率220
2.4.1 病理220
2.4.3 临床表现221
2.4.4 影像学表现221
2.4.5 自然史223
2.4.6 治疗224
2.5 脑静脉性血管畸形228
2.5.1 病因228
2.5.2 病理228
2.5.3 发生率230
2.5.4 临床表现230
2.5.5 影像学表现231
2.5.6 治疗233
2.6 大脑大静脉动脉瘤样畸形233
2.6.1 分类233
2.6.2 病理237
2.6.3 临床表现237
2.6.4 诊断238
2.6.5 治疗240
2.6.6 预后241
2.7.1 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242
2.7 硬脑膜动静脉瘘242
2.7.2 病因244
2.7.3 病理245
2.7.4 自然史246
2.7.5 分类246
2.7.6 临床表现248
2.7.7 影像学表现249
2.7.8 治疗方法250
2.7.9 常见部位硬脑膜动静脉瘘254
2.8.1 脑面血管瘤病256
2.8 与脑血管畸形有关的综合征256
2.8.2 脑-视网膜-面血管瘤病259
3 脑缺血263
3.1 病理生理263
3.1.1 脑血流量的调节263
3.1.2 脑血流量和脑缺血阈264
3.1.3 脑缺血的发展进程和治疗措施265
3.2.4 血液学因素267
3.2.2 脑动脉栓塞267
3.2.3 血流动力学因素267
3.2.1 脑动脉狭窄或闭塞267
3.2 病因267
3.3 类型和临床表现268
3.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68
3.3.2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269
3.3.3 进行性卒中(PS)269
3.3.4 完全性卒中(CS)269
3.4 检查和诊断269
3.4.1 脑血管造影269
3.4.2 超声检查270
3.4.3 磁共振血管造影(MPA)271
3.4.4 CT脑血管造影(CTA)271
3.4.5 眼球气体体积扫描法272
3.4.6 局部脑血流量测定272
3.5 外科治疗272
3.5.1 头-臂动脉架桥术272
3.5.2 动脉内膜切除术273
3.5.3 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子摘除术289
3.5.4 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290
3.6.3 病理299
3.6.2 发生率299
3.6.1 病因299
3.6 烟雾病299
3.6.4 临床表现300
3.6.5 神经影像学检查300
3.6.6 治疗301
4 脑出血307
4.1 病因307
4.1.1 微动脉瘤307
4.1.2 小动脉壁的脂质透明变性308
4.1.3 脑淀粉样血管病309
4.1.4 脑软化后出血310
4.2 病理310
4.2.1 原发性脑损害310
4.2.2 继发性脑损害312
4.2.3 颅内压增高312
4.3 出血部位与分型312
4.4 临床表现313
4.4.1 基底节出血313
4.4.2 丘脑出血314
4.4.3 小脑出血315
4.4.4 原发性脑干出血316
4.4.5 脑室出血317
4.4.6 脑叶出血320
4.5 检查方法320
4.5.1 腰椎穿刺320
4.5.2 脑血管造影320
4.5.3 头颅CT检查320
4.5.4 MRI322
4.6 鉴别诊断324
4.6.1 出血性脑梗死324
4.6.6 颅内肿瘤出血325
4.7.1 一般处理325
4.7 内科治疗325
4.6.2 动脉瘤破裂325
4.6.5 烟雾病325
4.6.4 海绵状血管瘤325
4.6.3 脑动静脉畸形(AVM)325
4.7.2 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处理326
4.7.3 降低颅内压327
4.7.4 激素的应用327
4.8.1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328
4.8 外科治疗328
4.7.5 止血剂的应用328
4.8.2 手术时机330
4.8.3 手术方法330
4.8.4 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335
4.9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335
4.9.1 消化道出血336
4.9.2 肺部感染338
4.9.3 急性肺水肿338
4.10 恢复期治疗338
4.10.1 急性期康复治疗339
4.10.2 恢复期的治疗339
5 颈动脉-海绵窦瘘342
5.1 海绵窦区的外科解剖342
5.1.1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及其分支342
5.1.2 海绵窦的静脉通路344
5.3 临床表现346
5.2.2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346
5.3.1 搏动性突眼346
5.2 病因及发病率346
5.1.3 海绵窦与脑神经346
5.2.1 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346
5.3.2 血管杂音347
5.3.3 球结合膜水肿和充血347
5.3.7 致命性鼻出血348
5.4.1 眼眶部听诊348
5.4 检查和诊断348
5.4.2 CCF的血管影像学研究348
5.3.6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SAH348
5.3.5 视力减退348
5.3.4 眼球运动受限348
5.4.3 CT扫描351
5.4.4 磁共振成像(MRI)352
5.5 治疗352
5.5.1 经动脉途径球囊栓塞治疗352
5.5.2 经动脉途径弹簧圈栓塞治疗356
5.5.3 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356
5.5.4 并发症及其处理359
5.6 手术处理359
5.6.1 颈动脉结扎术359
5.6.2 孤立术360
5.6.3 开颅海绵窦直接栓塞术361
5.7 颈外动脉-海绵窦瘘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