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局域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局域网](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826034.jpg)
- 刘元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469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宽带/智能小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局域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无线接入信道与电波传播1
1.1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1
1.1.1 Friis自由空间传播公式1
1.1.2 路径损耗2
1.1.3 功率与电场强度、电压的转换2
1.2 反射、衍射和散射3
1.2.1 反射4
1.2.2 衍射5
1.2.3 散射10
1.3 无线接入信道中的衰落与多径传播11
1.3.1 多径传播11
1.3.2 影响衰落的因素12
1.3.3 Doppler频移13
1.3.4 衰落模型13
1.3.5 多径信道的描述参数18
1.4 路径损失模型26
1.4.1 地面反射(双射线)模型27
1.4.2 室外传播模型29
1.4.3 室内环境32
2 无线接入网的基本结构和组成36
2.1 接入网36
2.1.1 接入网的概念36
2.1.2 接入网的分层38
2.1.3 接入网的拓扑结构39
2.2 无线接入网41
2.2.1 无线接入网的概念41
2.2.2 无线接入网的拓扑结构42
2.2.3 无线接入网的接口43
3 无线接入的基本技术44
3.1 多址技术44
3.1.1 频分多址(FDMA)45
3.1.2 时分多址(TDMA)45
3.1.3 码分多址(CDMA)46
3.1.4 空分多址(SDMA)46
3.2 话音编码技术46
3.2.1 规则脉冲激励长时预测(RPE-LTP)编码47
3.3 信道编码49
3.2.2 Qualcomm码激励线性预测(QCELP)编码49
3.3.1 分组码50
3.3.2 交织编码52
3.3.3 卷积码52
3.4 数字调制技术53
3.4.1 线性调制技术54
3.4.2 恒包络调制技术58
3.5 扩频技术60
3.5.1 扩频技术的基本理论60
3.5.2 扩频通信系统的种类61
3.5.3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63
3.5.4 直接序列扩频实现CDMA通信的原理64
3.6 抗衰落技术65
3.6.1 分集技术66
3.6.2 自适应均衡技术67
3.7 网络安全技术69
3.7.1 用户鉴权69
3.8 无线空中接口70
3.7.2 信息加密70
4 无线接入系统73
4.1 无线接入系统概述73
4.1.1 移动无线接入73
4.1.2 固定无线接入76
4.2 SCDMA无线接入系统79
4.2.1 SCDMA的系统结构79
4.2.2 SCDMA的技术特性80
4.2.3 SCDMA的关键技术81
4.3.1 CDMA系统的组成82
4.3 窄带CDMA无线接入系统82
4.3.2 窄带CDMA IS-95标准的主要参数84
4.3.3 Qualcomm公司的数字蜂窝系统Q-CDMA84
4.3.4 Motorola公司的无线本地环路WiLL系统85
4.4 DECT无线接入系统86
4.4.1 DECT系统的结构86
4.4.2 DECT的技术性能87
4.5 VSAT系统88
4.5.1 VSAT系统的组成88
4.5.2 VSAT系统的网络结构89
4.6.1 系统结构和功能90
4.6 集群通信系统90
4.6.2 信令方式91
4.6.3 多址协议92
4.7 无线寻呼系统93
4.7.1 无线寻呼系统的组成93
4.7.2 信号与编码方式94
5 OFDM系统95
5.1 OFDM系统及其应用环境简介95
5.2.1 连续时间域模型101
5.2 系统模型与描述101
5.2.2 基于DFT的OFDM离散系统模型105
5.3 OFDM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109
5.3.1 同步、三种信号模型及相应的时偏ML估计器110
5.3.2 信道估计118
5.3.3 信道编码和交织119
5.3.4 改善系统对非线性的敏感性123
5.3.5 均衡126
6.1.1 无线ATM技术的导出前景127
6 无线接入新技术127
6.1 无线ATM127
6.1.2 ATM原理128
6.1.3 无线ATM简介131
6.1.4 广播接入层135
6.1.5 移动管理139
6.1.6 无线ATM规范标准143
6.1.2 无线ATM接入网络的信令设计145
6.2.1 概述150
6.2 光无线系统150
6.2.2 长距离系统152
6.2.3 短距离系统153
6.2.4 IrDA标准:超短距点对点系统154
6.3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158
6.4 软件无线电163
7 无线局域通信网168
7.1 绪论168
7.1.1 引言168
7.1.3 传输方式170
7.1.2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170
7.1.4 网络拓扑171
7.1.5 网络接口171
7.1.6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要求172
7.1.7 系统概述--无线局域网接入有线局域网173
7.2 无线局域网协议--IEEE802.11174
7.2.1 基本体系结构和网络组成174
7.2.2 独立业务集(IBSS)175
7.2.3 分布系统(DS)175
7.2.4 与有线局域网集成176
7.2.5 逻辑业务接口177
7.2.6 多重逻辑地址空间178
7.2.7 业务总论179
7.2.8 支持发送的业务179
7.2.9 接入和机密性控制业务180
7.2.10 ESS和IBSS局域网的区别182
7.3 实现MAC层控制的单片机MC68360183
7.3.1 介绍183
7.3.2 QUICC体系结构概述187
7.3.3 信号描述194
7.3.4 MC68360与外围芯片的管脚连线图205
7.4 10BASE-T系统的描述207
7.4.1 802.3标准概述207
7.4.2 MAU概述209
7.4.3 MAU功能描述210
7.4.4 10Mbit/s双绞线系统及介质部件214
7.4.5 全双工操作218
7.5.1 总述221
7.5 LXT905通用的1OBASE-T收发器221
7.5.2 LXT905功能模块表222
7.5.3 功能描述223
7.5.4 应用信息228
7.6 LXT905外围电路设计229
7.6.1 电路设计230
7.6.2 电路时序图231
英文缩写对照236
参考文献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