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科医学概论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科医学概论 第5版
  • 杨秉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263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科医学概论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述1

第一章 21世纪的医学以健康促进为目标1

第一节 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一、古老的医学和现代的发展1

二、21世纪生物医学将大放异彩1

第二节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时代的医学2

一、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

二、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2

三、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地关注病人3

第三节 医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健康4

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4

二、医学应以健康促进为目标4

三、全科医学服务是健康促进目标的体现5

第二章 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8

第一节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8

一、全科医学8

二、全科医疗9

第五节 全科医师在肿瘤流行病学方面的工作10

三、全科医生及其学术组织10

第二节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13

一、基层医疗保健13

二、人格化照顾14

三、综合性照顾14

四、持续性照顾15

五、协调性照顾18

六、可及性照顾18

七、以家庭为照单位19

八、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20

九、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20

十、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21

十一、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22

第三节 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4

一、全科医学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及联系24

二、全科医学与社会医学的关系26

三、全科医学与社区医学的关系26

四、全科医学与“替代医学”或“互补医学”的关系27

第一节 全科医学的发展简史28

一、古代“郎中”式的医治者28

二、近代的通科医生28

第三章 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发展28

三、医学专科化和通科医疗的马鞍形变化29

第二节 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31

一、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31

二、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32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32

四、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33

五、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34

第三节 卫生改革赋予全科医学的使命35

一、承担群体与个体的三级预防任务36

二、发展“照顾医学”37

三、重塑形象推进卫生改革38

第四节 世界范围全科/家庭医学发展现状39

一、美国的家庭医学及其教育39

二、英国的全科医学及其教育41

三、澳大利亚的全科医学及其教育43

四、我国台湾省的家庭医学及其教育45

第四章 在我国发展全科医学的基础与必要性47

第一节 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全科医学47

一、我国有与国际上许多国家相似的健康问题47

二、我国民众健康需求增高48

第二节 我国基层医疗保健的基础49

一、中国传统医学与全科医学49

二、我国政府对基层医疗保健的重视50

三、我国医学界对基层医疗保健的研究51

第三节 我国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前景52

一、全科医学的引进53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54

四、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与技术资格标准的建立56

三、卫生改革和医疗保健的启动56

第二篇 全科医学的基本方法59

第五章 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59

第一节 什么是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59

一、从三个案例说起59

二、对病人的健康照顾应以问题为目标60

三、对人群的健康照顾亦应以问题为目标61

四、以问题为目标的哲学思考62

第二节 常见的健康问题与处理的原则62

一、常见的健康问题相对集中62

二、以问题为目标的处理原则63

第三节 全科医师应主动地探究问题之所在63

一、以问题为目标并不排斥对疾病的诊断63

二、全科医师在以问题为目标中的优势64

一、医师的关注中心66

第一节 病人与疾病:两个不同的关注中心66

第六章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66

二、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67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68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病人照顾72

一、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72

二、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74

三、慢性病的管理与病人功能状态的评估75

一、健康信念模型与就医行为77

第三节 健康信念与医患交流77

二、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交流79

第七章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80

二、家庭结构80

一、家庭的定义和特征80

三、家庭功能83

四、全科医学服务应以家庭为单位83

第二节 家庭与健康84

一、家庭对健康影响的机制84

二、家庭对健康的促进和制约因素85

三、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88

第三节 家庭评估90

一、家庭结构评估90

二、家庭功能评估90

三、家庭生活周期评估92

四、家庭资源评估93

一、家庭保健服务的原则94

第四节 家庭保健服务94

二、家庭保健计划95

三、家庭保健服务项目96

第八章 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100

第一节 社区与健康的关系100

一、社区的概念100

二、社区环境与社区健康101

第二节 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104

一、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的定义104

二、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的基本要素105

三、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的意义105

四、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的实施106

第三节 社区诊断107

一、社区诊断的基本内容及方法107

二、社区诊断与个体临床诊断的比较108

三、社区诊断的资料来源109

第四节 社区健康照顾团队110

一、社区医师110

二、社区护士111

四、社区健康工作者111

三、社会工作者111

一、现代预防医学发展史上的二次卫生革命113

第九章 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113

第一节 全科医生应树立预防医学的观念113

二、三级预防的原则与策略114

三、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优势115

四、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观念115

五、全科医生提供预防服务的途径115

第二节 参与公共卫生服务116

一、社区环境卫生指导116

二、社区营养与食品卫生指导118

三、社会心理行为的指导121

四、疾病监测122

第三节 临床预防医学123

一、健康危险因素评价123

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124

三、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125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26

一、健康行为理论126

二、健康教育127

三、健康促进128

一、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130

第五节 自我保健130

二、全科医生在自我保健中的作用131

第十章 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133

第一节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133

一、掌握居民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现状133

二、开展全科医疗服务133

一、个体健康档案134

三、为解决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供依据134

四、为全科医学教育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料134

第二节 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134

五、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134

二、家庭健康档案141

三、社区健康档案144

第三节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148

一、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的管理148

三、健康档案使用过程中的管理149

二、健康档案归档过程中的管理149

第四节 计算机在健康档案管理中的作用150

一、计算机化健康档案系统的优点150

二、计算机化健康档案在使用中的问题151

二、医患关系的模式152

第一节 医患关系及其基础152

第十一章 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152

一、全科医师是病人及其家庭的朋友152

三、医患关系的决定因素153

第二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54

一、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全科医学的重要性154

二、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55

第三节 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155

一、医生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性155

二、沟通的技巧156

三、需要特别沟通的病人为158

四、沟通的评估158

第十二章 全科医疗质量与资源管理159

第一节 全科医疗质量159

一、全科医疗质量的含义和特点159

二、全科医疗质量的要素160

三、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内容162

四、全科医疗质量管理方法164

五、全科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67

第二节 全科医疗资源169

一、全科医疗人力资源170

二、全科医疗机构171

三、全科医疗设备172

四、全科医疗机构的药品配置173

五、全科医疗的信息管理173

六、全科医疗的管理制度175

一、医学教育应符合社会的需求177

第一节 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177

第十三章 全科医学教育177

二、世界全科医生组织的建议178

第二节 全科医学教育原理和全科医师培养途径179

一、全科医学教育的基本原理179

二、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180

三、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181

四、全科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182

第三节 全科医学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183

一、全科医学教育资源183

二、全科医学教学方法185

三、全科医学教育的实施要点186

第四节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187

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和原则188

二、建立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188

第五节 全科医学教育评估190

一、全科医学教育评估内容190

二、全科医学教育评估的基本方法191

第三篇 常见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193

第十四章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193

第一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疗及家庭保健193

一、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193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管理及家庭保健193

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94

一、地区和季节分布194

二、人群分布194

第三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照顾195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195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三级预防196

二、专科治疗后的工作199

一、专科治疗前的工作199

第四节 心、脑血管疾病诊疗过程中全科医师的职责199

第五节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康复医疗200

一、病人教育200

三、周期性健康检查201

二、康复医疗201

第十五章 恶性肿瘤的全科医学处理203

第一节 肿瘤病人需要全面的医学照顾203

一、恶性肿瘤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203

二、肿瘤病人需要全面的医学照顾203

一、全科医师在肿瘤一级预防方面的优势204

第三节 肿瘤预防是全科医师应尽职责204

二、全科医师有可能从事肿瘤的二级预防工作205

三、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发现早期肿瘤病人206

第三节 肿瘤诊疗过程中全科医师的职责206

一、将病人导入有效的专科诊疗程中去206

二、作为专科治疗的后盾206

第四节 全科医师在肿瘤康复医疗中的作用207

一、对肿瘤康复期病人的生活方面的指导207

二、对肿瘤康复病人心理上的疏导208

三、关心肿瘤病人的随方复查208

五、对晚期肿瘤病人的医学照顾209

四、为肿瘤康复病人回归社会生活作安排209

一、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需要全科医师参加210

二、分析流行病学更需全科医师研究210

三、干预流行病学研究全科医师应该参与211

第十六章 呼吸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213

第一节 呼吸疾病需要全科医学的医疗服务213

一、呼吸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213

二、呼吸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214

第二节 全科医生在呼吸疾病预防中的作用215

一、常见呼吸疾病的危险因素215

二、全科医师在呼吸疾病临床预防中的职责217

第三节 全科医师在呼吸疾病诊治过程中的职责217

一、常见呼吸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评价与鉴别诊断217

二、转诊或住院的考虑221

三、随访和复查222

四、全科医师就在为呼吸疾病诊治指南的忠实执行者222

第四节 全科医师在呼吸疾病康复医疗中的作用223

一、对生活方面的指导223

二、呼吸疾病人教育和康复治疗的指导224

一、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227

第一节 糖尿病人需要全科医学服务227

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227

第十七章 糖尿病的全科医学处理227

第二节 全科医师在糖尿病预防中的作用228

一、糖尿病的危险因素228

三、糖尿病人需要全科医学服务228

二、糖尿病的预防保健措施229

一、在导入专科诊疗前全科医师的职责231

二、专科诊疗后的后续治疗231

第三节 全科医师在糖尿病诊治过程中的职责231

三、糖尿病的随访和复查235

第四节 全科医师在糖尿病教育和康复中的作用236

一、糖尿病患者的教育236

二、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面的指导237

三、糖尿病康复医疗需要全科医学239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点人群242

第一节 全科医学与重点人群保健242

二、全科医生与重点人群保健242

第十八章 妇幼与老年保健中的全科医学服务242

第二节 全科医生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243

一、妇女的社区保健244

二、儿童的社区保健246

三、妇女的生育期保健与计划生育248

第三节 全科治疗中的老年保健工作251

一、老年人的社区保健251

二、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及主要健康问题251

三、老年人社区保健的主要措施252

四、全科医疗服务中的老年保健管理253

附表:老年人健康评估表254

第十九章 社区急症的全科医学处理257

第一节 常见的社区急症257

一、常见社区急症的分类及成因257

二、社区急症的处理原则260

三、社区诊所处理急症的基本装备及医务人员的训练260

一、现场急救的原则261

第二节 现场急救261

二、常用急救方法262

第三节 转诊和运送266

一、全科医师应适时地将患者转诊266

三、其他现场处理266

二、重危病人的运送方法267

第四节 社区急症的防范和健康教育268

一、全科医师在防范社区急症中的作用268

三、后续的全面照顾268

二、社区常见急症的预防269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含义271

第一节 全科医学需全面重视心理健康问题271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层次271

第二十章 心理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271

第二节 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272

一、自我功能评估272

三、心理健康问题和身心健康272

二、境遇问题评估274

三、来访动机评估274

四、紧急状况和危机评估275

五、处理方法评估275

六、心理问题的全科医学分类及诊断276

第三节 心理问题的一般干预278

一、心理干预278

二、药物干预284

关键词286

参考文献290

三、呼吸疾病需要全科医学服务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