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论 知识产权、知识贸易与经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论 知识产权、知识贸易与经济发展
  • 夏先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8036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0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739页
  • 主题词:知识学(学科: 研究) 知识经济(学科: 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论 知识产权、知识贸易与经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文提要1

第一篇 导论3

第一章 知识及其相关概念和分类3

第一节 知识概念的界定3

英文提要5

序10

第二节 若干常用概念的区分10

第三节 知识的分类16

第二章 知识的性质36

第一节 知识的外部性36

第二节 知识的非重复性和可复制性38

第三节 知识的可共消费性40

第四节 知识的可学习性和继承性41

第五节 知识的无限性、阶段性以及多面性和替代性44

第六节 知识的不确定性45

第三章 论交换、剩余和知识47

第一节 论交换47

第二节 论剩余55

第三节 知识商品的经济学新领域64

第四节 知识产出与价值分配结构的新规则67

第五节 知识市场的竞争结构72

第六节 本章小结74

第二篇 知识生产过程79

第四章 论知识生产的一般过程79

第一节 引言79

第二节 知识创造的一般过程81

第三节 知识生产的主要要素90

第四节 知识生产的分工与协作105

第五节 知识生产的成本变化规律112

第六节 知识生产的投资回报率与投资决策119

第七节 本章小结125

第五章 论知识生产的组织和实现形式127

第一节 引言127

第二节 基本假设132

第三节 知识市场价值实现与优先权134

第四节 市场机制配置R D资源效率的模型145

第五节 R D直接资助形式的效率模型153

第六节 R D设奖形式的效率模型164

第七节 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的取向176

第八节 本章小结180

第六章 论知识生产的险胜优势、不确定性和竞争与合作181

第一节 引言181

第二节 知识生产的险胜优势和不确定性188

第三节 知识生产竞争战略的基本模型与分析201

第四节 知识生产的合作战略模型与分析214

第五节 本章结论和模型的引伸意义228

第七章 论R D管理和效率231

第一节 引言231

第二节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生长235

第三节 政府与企业R D管理的协调252

第四节 企业R D管理模式的新变化256

第五节 本章小结268

第三篇 知识扩散和贸易277

第八章 论形成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率277

第一节 引言277

第二节 WTO下达成知识产权协议的谈判模型281

第三节 WTO下知识产权协议的实施模型290

第四节 世界范围内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效率的讨论294

第五节 本章小结304

第一节 引言307

第九章 论侵权和专利机制307

第二节 论侵权行为和动机314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必然性318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社会经济机制的最优选择325

第五节 专利机制有利于优化纵向和横向的研究结构332

第六节 专利机制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扩散337

第七节 专利机制带有比非专利机制更大的竞争特征340

第八节 技术优先权与专利机制344

第九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改革348

第十节 本章小结358

第十章 论声誉、明星和放大360

第一节 引言360

第二节 知识产权、知识效用和市场行为364

第三节 论信息、标志和声誉371

第四节 论明星效应和发散现象389

第五节 排挤效应和利益放大效应406

第六节 本章小结414

第十一章 传统贸易理论的回顾与评论416

第一节 新古典学派的认识局限性416

第二节 “新”贸易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认识局限性的革命419

第三节 技术差距贸易理论的发展430

第四节 “新”贸易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融合446

第五节 实证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454

第六节 本章小结459

第十二章 论知识贸易462

第一节 引言462

第二节 知识贸易的形式465

第三节 贸易纯理论470

第四节 论技术许可贸易484

第五节 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结构调整507

第六节 本章小结510

第十三章 论贸易谈判512

第一节 引言512

第二节 贸易谈判的“核”515

第三节 完全信息下贸易合同的谈判模型519

第四节 非对称信息下贸易合同的谈判博弈模型525

第五节 贸易自律合同的战略谈判模型534

第六节 本章小结和模型的应用含义538

第四篇 知识应用与经济发展543

第十四章 论不确定性经济增长543

第一节 引言543

第二节 主要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成就回顾545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缺陷562

第四节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569

第五节 不确定性经济增长571

第六节 经济增长率的发散和差距拉大现象593

第七节 本章小结596

第十五章 论就业、收入分布和人才流动599

第一节 引言599

第二节 论就业、失业和工资差距604

第三节 收入的分层现象和明星现象615

第四节 人才流动和流失625

第五节 本章小结636

第十六章 论企业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637

第一节 论企业性质637

第二节 企业主要生产要素和要素所有者的经济地位641

第三节 论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三次飞跃648

第四节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662

第五节 本章结论和现实意义668

本书总结671

主要参考文献696

后记7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