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执法全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执法全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236551.jpg)
- 邹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78327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268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1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执法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教育法概论3
第一章 教育法的概念、地位及意义3
第一节 法与教育法3
一、法3
二、教育法7
第二节 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0
一、我国的法律体系10
二、我国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3
第三节 教育法的意义18
一、教育法确保教育优先的战略地位,促使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18
二、教育法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运行机制,促进我国教育改革20
三、教育法促使依法治教,实现教育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管理的高效率22
四、教育法保障教育主体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4
第二章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上)26
第一节 教育法基本原则的概念26
一、什么是教育法基本原则26
二、教育法基本原则与有关原则的区别27
第二节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28
一、“教育优先”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发展战略28
二、“教育优先”是新时代的需要31
三、贯彻“教育优先”原则,落实“教育优先”措施36
第三节 教育机会均等原则37
一、教育机会均等是我国宪法和国际公约确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37
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组成部分39
三、国家扶持残疾人教育事业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特殊内容40
四、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是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的必要措施41
五、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要特别注意保障女子受教育的平等权利42
第四节 继承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原则43
一、继承吸收优秀文化成果是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43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搞好爱国主义教育44
三、吸收入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45
第五节 重视德育原则48
一、重视德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成为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内容48
二、我国的德育规范体系与学校的德育体系51
三、我国德育的任务、原则、目标和内容53
四、实施德育的手段与途径56
第三章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下)58
第一节 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原则58
一、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是办好现代教育的必要条件58
二、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环节60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协调发展原则65
一、教育改革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65
二、教育改革的目的、原则与内容68
三、改革与协调发展相结合,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72
第三节 教育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73
一、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74
二、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76
第四节 鼓励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78
一、教育科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先导78
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的有关规定79
三、《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及实施意见》79
第五节 办学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原则82
一、举办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由教育自身的性质决定的82
二、正确把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的政策界限,鼓励社会力量办学84
第四章 教育法的渊源与体系86
第一节 教育法的渊源86
一、教育法渊源的概念与特点86
二、教育法的具体表现形式90
第二节 教育法律体系115
一、教育法律体系的概念115
二、我国教育法律体系115
第五章 世界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127
第一节 世界教育法的产生与早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法127
第二节 资本主义前期的教育法129
一、英国资本主义前期教育法129
二、美国资本主义前期教育法130
三、法国资本主义前期教育法131
四、日本资本主义前期教育法132
第三节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法133
一、1918年《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134
二、1931年《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135
三、1930年《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136
四、1939年《高等学校标准规程》和《研究生院条例》136
第四节 二十世纪当代教育法136
一、英国战后的教育立法137
二、美国战后的教育立法138
三、法国战后的教育立法140
四、日本战后的教育立法142
五、战后前苏联和俄罗期的教育立法143
六、德国战后的教育立法147
七、巴西战后的教育立法149
八、韩国战后的教育立法149
九、其他国家战后的教育立法150
第六章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教育法152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法152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法157
一、清末教育法157
二、太平天国教育法161
三、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法161
四、北洋军阀政府教育法162
第三节 中国现代教育法163
一、国民党政府的教育法163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法167
第四节 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教育法170
一、台湾地区教育法170
二、香港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法172
三、澳门地区教育法174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发展概况179
第一节 建国奠基期的教育法179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的教育规范179
二、关于接管和改造旧学校的法规180
三、关于教育行政领导的法规181
四、关于发展各类教育的法规181
第二节 初步发展期的教育法186
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基本条款187
二、综合性的教育法规187
三、《高校60条》和其他高等教育法规192
四、《小学40条》、《中学50条》等关于基础教育的法规200
五、关于师范教育的法规204
六、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205
七、关于成人教育的法规206
八、其他有关的教育法规20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教育法制的倒退211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教育法制的发展与完善213
一、文革结束后70年代末在教育法制上拨乱反正和恢复213
二、80年代教育法制的调整、充实和发展215
三、90年代教育立法的快速发展与逐步完善219
第八章 教育法律关系224
第一节 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24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224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224
第二节 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231
一、综合教育法律关系与专类教育法律关系231
二、教育活动中的法律关系与教育管理中的法律关系234
三、教育内部法律关系与教育外部法律关系235
四、教育实体法律关系与教育程序法律关系236
五、教育行政性法律关系与教育技术性法律关系237
六、教育财产法律关系与教育非财产法律关系237
七、教育纵向法律关系与教育横向法律关系238
第二编 教育执法总论241
第一章 教育执法的含义、特点及意义241
第一节 教育执法的含义241
第二节 教育执法的特点243
第三节 教育执法的意义245
一、教育执法有利于强化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245
二、教育执法是教育法制建设的核心和关键246
三、教育执法有利于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与义务的切实享有和履行248
第二章 教育执法与教育法制250
第一节 教育法制的概念250
一、教育法制的提出250
二、教育法制的概念251
第二节 教育执法与教育立法252
一、教育立法的概念252
二、教育执法与教育立法的区别253
三、教育执法与教育立法的联系254
第三节 教育执法与教育司法256
一、教育司法概述256
二、教育执法与教育司法的区别258
三、教育执法与教育司法的联系259
第四节 教育执法与教育守法260
一、教育守法的概念260
二、教育执法与教育守法的关系262
第三章 教育执法与教育政策264
第一节 政策的概念264
第二节 法律与政策的关系265
一、社会主义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区别265
二、社会主义法律与党的政策的一致性267
三、社会主义法律与党的政策的相互作用268
第三节 教育执法与教育政策的关系270
一、党的教育政策270
二、教育执法和教育政策的关系272
第四章 教育执法主体275
第一节 教育执法主体概述275
一、教育执法主体的含义275
二、教育执法主体资格的取得、转移与丧失276
三、教育执法主体的种类277
第二节 教育执法主体的职权与职责278
一、教育执法主体职权、职责的一般原理278
二、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的教育执法职权279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教育执法职权281
四、与教育执法有关的非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教育执法职权282
五、被援权的其他组织的教育执法职权283
第五章 教育执法的原则284
第一节 教育执法原则概述284
一、教育执法原则的含义的与特征284
二、确定教育执法原则的依据285
三、教育执法原则的作用285
第二节 教育执法原则的内容和要求286
一、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286
二、依法办事的原则287
三、公正、合理的原则288
四、民主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289
五、权责统一的原则290
六、自觉接受监督的原则291
七、保护并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原则292
八、维护受教育者正当权益的原则292
第六章 教育执法的方式294
第一节 教育行政措施294
一、行政措施的概念294
二、教育行政措施的概念295
三、教育行政措施与教育行政立法的区别295
四、教育行政措施的种类296
第二节 教育行政决定297
一、教育行政决定的概念297
二、教育行政决定的构成要素298
三、教育行政决定的种类300
第三节 教育行政监督303
一、教育行政监督的概念303
二、教育检查监督304
三、教育督导监督307
四、教育审计监督311
第四节 教育行政处罚313
一、教育行政处罚的涵义313
二、教育行政处罚的原则314
三、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316
四、教育行政处罚的程序318
第五节 教育执法的其他方式321
一、教育行政许可321
二、教育行政征收和集资322
三、教育行政物质帮助323
四、教育行政奖励324
五、教育行政强制325
第七章 教育执法保障326
第一节 教育执法的制度保障326
第二节 教育执法的思想保障329
第三节 教育执法的经济保障333
第四节 教育执法的队伍保障338
第八章 教育执法争议与救济340
第一节 执法争议340
一、执法争议的概念340
二、执法争议的分类340
三、执法争议的处理341
第二节 行政复议345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345
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346
三、行政复议范围348
四、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机构350
五、行政复议管辖352
六、复议参加人353
七、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354
八、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与行政复议决定356
第三节 行政赔偿359
一、国家赔偿的概念359
二、行政赔偿的概念和行政赔偿范围359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义务机关361
四、行政赔偿程序362
五、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364
六、其他规定366
第九章 违反教育法的法律责任368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368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种类370
一、行政法律责任370
二、民事法律责任372
三、刑事法律责任373
第三节 违反教育法的法律责任374
一、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374
二、违反教育法的民事法律责任382
三、违反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责任383
第三编 教育执法分论389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与教育基本制度38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的教育基本大法38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389
二、制定教育法的必要性391
三、教育法的指导思想和法律依据393
四、我国教育法的特点394
五、我国教育法的调整范围395
第二节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395
一、学校教育制度396
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400
三、职业教育制度400
四、成人教育制度401
五、国家教育考试制度402
六、学业证书制度403
七、学位制度405
八、扫盲教育制度409
九、教育督导制度410
十、教育评估制度411
相关法规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416
国家教季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424
第二章 学前教育制度428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428
第二节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430
一、学前教育的方针430
二、学前教育的目的与任务431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原则432
第四节 学前教育的办学体制434
第五节 学前教育的内容与课程设置435
一、学前教育的内容435
二、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437
第六节 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438
一、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审批程序439
二、幼儿入园与编班440
三、幼儿园的园舍与设备440
第七节 学前教育工作人员441
一、幼儿园园长的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441
二、幼儿园教师的任职资格、职业特点和主要职责442
三、幼儿园保育员的任职资格和主要职责444
四、幼儿园医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主要职责444
第八节 幼儿园的经费444
相关法规445
幼儿园管理条例4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448
幼儿园工作规程449
国家教委关于正式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意见456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的通知457
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458
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458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459
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459
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463
学前班保育与教育的基本要求465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民政部、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意见466
国家教委关于颁发《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的通知467
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468
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469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的通知471
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471
第三章 初等教育法律制度475
第一节 初等教育与初等教育法制的产生与发展475
一、世界初等教育与初等教育发展概况475
二、我国初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477
第二节 初等教育的性质任务学制和培养目标483
一、初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483
二、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484
三、初等教育的学制485
第三节 初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与领导体制486
一、初等教育的管理体制486
二、初等学校的领导体制488
第四节 小学入学及学籍学生管理制度490
一、小学入学制度490
二、小学学籍管理制度491
三、小学生行为规范491
四、对学生管理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493
五、小学的少先队的工作494
第五节 小学教育教学制度494
一、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制度494
二、小学德育制度498
三、小学的体育卫生工作499
四、小学美育工作501
五、小学劳动教育工作501
第六节 小学教学辅助与后勤保障制度501
一、小学实验设备的规划与管理制度501
二、小学图书馆(室)规程503
三、小学校舍、设备及经费管理制度504
四、小学校舍与设备管理制度506
第四章 中等教育法律制度507
第一节 中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法律制度507
一、外国中等教育历史概况507
二、我国中等教育的历史回顾508
三、新中国中等教育法制概况及特点511
第二节 我国中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和学制513
一、我国中学教育的任务和办学模式513
二、我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制513
第三节 中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514
一、中学教学计划与内容514
二、中学考试制度518
三、中学教材管理规定520
四、中学图书馆管理制度522
五、中学实验室管理制度522
六、中学特级教师评选规定526
第四节 中学德育工作规范528
一、加强中学德育的措施528
二、中学德育大纲与爱国主义实施纲要531
三、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规定538
四、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541
第五节 中学体育、卫生制度542
一、中学体育制度542
二、中学卫生制度545
第六节 中学行政与校园管理制度549
一、中学行政领导体制549
二、中学校园管理551
第七节 深化中学教育改革的规定553
一、搞好普通高中建设553
二、加强薄弱高中建设555
三、示范性高中验收制度557
四、中学素质教育规定558
相关法规5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56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566
国家教委关于在九十年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实施意见572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制订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的通知577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制订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的通知578
国家教委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581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和改善企事业单位兴办中小学工作的意见584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企业办中小学工作的几点意见587
国家教委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589
国家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591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594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594
中央组织部、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的通知600
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600
国家教委关于颁发《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的通知602
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试行)603
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604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的通知605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加强薄弱普通高级中学建设的十项措施(试行)》的通知607
加强薄弱普通高级中学建设的十项措施(试行)607
国家教委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610
国家教委关于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工作的意见612
国家教委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614
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验收标准(试行)615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几点意见617
国家教委关于颁发《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618
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619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621
国家禁毒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将《禁毒教育读本》列为中学生课外读物的通知624
关于严肃查处参与滥编滥印乱用复习资料人员的通知625
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教材选用工作的意见625
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普通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规定》的通知627
普通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规定627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复习辅导资料管理的意见628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630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630
中、小学校实验室工作的规定633
加强中学实验教学的暂行办法636
“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实验室工作的意见638
普通中小学音像教材出版复录发行管理规定643
中小学校电化教育规程644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关于普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通知647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649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654
国家教委关于正式颁发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659
中学德育大纲660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668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669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672
国家教委关于调整和完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的通知673
国家教委关于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意见674
国家教委关于颁发《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的通知677
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678
关于在普通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若干问题的通知681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在中小学校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的意见682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的通知683
中学生守则684
国家教委关于正式颁发《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通知685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687
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试行稿)688
关于高中建立学生档案的暂行规定690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691
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693
关于中学少先队工作的若干规定695
全国优秀少年先锋队辅导员奖励条例(试行)696
关于中学共青团工作几个具体问题的规定697
第五章 高等教育法律制度700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与现行教育体制700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700
二、我国高等院校的设置与层次703
三、我国高等院校的学位制度704
四、我国高等院校的领导体制705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与方针707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707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708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709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律制度713
相关法规716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716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719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719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出版社评估暂行办法》等文件的通知724
高等学校出版社评估暂行办法725
国家教委关于成立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及有关事宜的通知726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727
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727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深化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730
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深化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730
国务院关于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通知732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733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监察工作的意见736
国家教委关于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的通知738
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治理整顿中几个政策性问题的通知739
国家教委关于成立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的通知740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推动联合办学和校际协作若干问题的意见741
关于高等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任免的实施办法744
高等学校校长任期制试行办法745
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746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749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749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的通知753
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753
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合作办学中有关问题的意见756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意见的通知757
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757
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有关文件的通知763
关于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等学校深化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764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767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769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772
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775
关于深化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改革的若干意见777
国家教委关于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扩大直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780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教委直属高校贯彻(纲要),加快九十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实施意见》的通知783
国家教委直属高校贯彻《纲要》,加快九十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实施意见783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国家教发直属高校积极推行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790
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积极推行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791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文件的通知79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795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贷款偿还办法的补充通知799
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充实整顿验收工作的通知800
国家教委关于清理整顿普通高等学校分校(分院、教学点)的通知802
国家教委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充实整顿工作中加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803
国家教委关于实施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通知805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实施细则(试行)806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意见》的通知810
关于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意见810
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816
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理科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试行)819
关于制定高等理科本科专业基本培养规格、教学基本要求和修订教学计划的意见821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当前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823
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824
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824
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工作的通知831
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工作的意见831
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833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837
《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838
国家教委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通知840
国家教委关于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841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8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委员会令844
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844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的通知847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授予名誉教授称号的补充通知848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当前聘请名誉教授问题的通知849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849
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850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考试部分)实施意见》的通知854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考试部分)实施意见8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8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861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865
关于审定学位援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869
关于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暂行规定871
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几点意见873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874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874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879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务规则887
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暂行规定889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审批硕士学位援权学科、专业的试行办法892
关于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试行办法894
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省级人民政府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统筹权的意见897
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898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900
高等学校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暂行规定90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国外有关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暂行规定904
毕业研究生分配工作暂行办法90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若干问题通知909
关于发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91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暂行规定912
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暂行规定915
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分配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的通知918
人事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分配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918
人事部、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争取优秀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的通知919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的意见》等文件的通知921
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921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925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925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的报告的通知928
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的报告928
关于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暂行规定931
关于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的几点意见932
国家教委印发《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的通知934
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意见934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工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试行)》等两个文件的通知936
普通高等学校工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试行)937
国家教委关于成立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938
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理科教育科学改革的若干意见939
国家教委、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安全保卫、保密工作的通知942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的通知943
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944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945
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946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948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953
国家教委关于严格高等学校考试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955
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励试行条例956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管理意见958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国家教委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材建设的意见》的通知959
国家教委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材建设的意见960
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963
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963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九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通知969
关于“九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969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出版社评估暂行办法》等文件的通知974
高等学校出版社评估暂行办法974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通知975
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976
教学仪器设备研究补助费使用管理办法98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援予医学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987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立项、管理办法988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991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992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993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开放研究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997
高等学校开放研究实验室管理办法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1001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1001
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005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暂行办法1008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专利工作的几点意见1014
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决定》的通知1016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决定1016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有关文件的通知1019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基础性研究的意见1020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见1023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教育系统科教兴农的意见1026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的通知103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1031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035
国家教委关于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1041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041
中共国家教委党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049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104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的通知1056
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1056
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059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060
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国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作为教学纲要的通知106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1066
关于扩大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工作权限的规定1073
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计划管理意见1076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处罚暂行规定1079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校招生监察机构职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082
关于普通高校招生监察机构职责的暂行规定1083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10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1085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处罚暂行规定1085
农业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农业院校招收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生的暂行办法”的通知1089
高等农业院校招收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生的暂行办法1090
农业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农业院校对口招收农业职业高中、农业中专、农业广播学校应届优秀毕业生暂行办法”的通知1092
高等农业院校对口招收农业职业高中、农业中专、农业广播学校应届优秀毕业生暂行办法1093
关于华侨、台湾、港澳青年进入普通高等学校进修、插班、旁听学习的暂行规定1095
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奥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简章》的通知10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简章1098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名单1100
开设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1102
开设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单1102
国家教委关于推荐应届职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有关问题的通知1102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与地方共建或联合办学有关定向招生问题的通知1104
高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暂行办法1104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1106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上组织的“人才招聘会”活动等有关问题的通知1108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1109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1110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1117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重申高校在校学生不得参与营销活动的通知1118
普通高教关于高等学校学生退学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1119
关于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办法》的通知1119
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1121
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办法1123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1124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修改《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办法》部分条款的通知1125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学金办法》的通知1126
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学金办法1127
国家教委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1128
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国家教委直属院校学生贷款办法的通知1129
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本、专科学生贷款暂行办法1129
第六章 义务教育法律制度1131
第一节 义务教育法1131
一、义务教育1131
二、义务教育法1132
第二节 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内容1134
一、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和目标1134
二、义务教育的学制和年限1135
三、义务教育的对象1136
四、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1136
五、义务教育的经费与收费1137
六、义务教育的师资1139
七、义务教育的学校设置1140
八、义务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1140
九、义务教育法中有关方面的权利与义务1141
十、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1143
第三节 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1144
一、认清当前义务教育的形势和任务,坚持教育工作中“两基”为“重中之重”的方针。1144
二、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1145
三、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1146
四、抓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工作。1148
第七章 职业教育法律制度1150
第一节 职业教育法概述1150
一、职业教育概述1150
二、职业教育法概述115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154
第二节 职业学校制度1159
一、我国职业学校的现状及设置条件1159
二、初等职业学校1159
三、中等职业学校1160
四、高等职业学校1162
第三节 职业培训等其他职业教育制度1163
一、职业培训制度1163
二、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1168
三、普通中学的职业教育内容1168
四、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168
第四节 职业教育的领导体制与办学体制1169
一、职业教育的领导体制1169
二、职业教育办学体制1170
第五节 职业教育的保障制度1172
一、职业教育经费保障1172
二、职业教育的教师1176
三、职业教育的生产实习基地保障1176
四、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保障1177
相关法规117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117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1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118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183
国家教委关于评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通知1187
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标准1189
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1191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1192
国家教委关于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领导体制问题的通知1195
技工学校工作条例1195
关于技工学校深化改革的意见1201
国家教委关于发布《全国职业中学校长主要职责及岗位要求(试行)》的通知1203
全国职业中学校长主要职责及岗位要求(试行)1203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205
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1206
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1208
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1208
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1209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的通知1213
国家教委关于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的规定的通知1214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规划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通知1215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规划工作的意见1215
关于建立两级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审定组织的意见1217
关于职业技术学校教材选用工作的意见1218
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规程1219
国家教委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1223
国家教委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财经、政法类专业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1224
劳动部关于加强技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的通知1226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227
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1228
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1233
国家教委关于颁发《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233
职业高级中学学生籍管理暂行规定1234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1237
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1238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通知1240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1240
劳动部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通知1246
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1246
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1247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暂行规定1251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管理暂行办法1255
水利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水利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有实践经验人员的暂行办法》的通知1257
水利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有实践经验人员的暂行办法1258
劳动部关于颁发《技工学校招生规定》的通知1261
技工学校招生规定1261
关于改革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等问题的意见1265
国家教委关于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1266
第八章 成人教育法律制度(上)1269
第一节 成人教育法律制度概述1269
一、成人教育法律制度的概念及特征1269
二、成人教育法律制度的地位1273
三、成人教育的任务及职能1277
四、成人教育的历史回顾1278
五、台湾成人教育的概况1286
第二节 扫盲教育法律制度1289
一、扫盲教育法律制度的概念1289
二、扫盲教育的领导和管理1289
三、扫盲教育教材选编原则1290
四、脱盲标准1291
五、扫盲教育验收制度1292
六、验收的组织领导1292
七、扫盲教育的经费1294
第三节 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制度1295
一、《县办农民技术学校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1295
二、《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1297
第四节 岗位培训法律制度1299
一、岗位培训制度概述1299
二、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1300
三、干部岗位培训制度1301
第五节 成人中等教育法律制度1303
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设置规定1304
二、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法律制度1311
第六节 成人教育法律制度的实施1316
一、成人教育法律制度实施的主体1316
二、成人教育法律制度实施的对象1319
三、成人教育法律制度实施的形式1320
四、成人教育法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321
第九章 成人教育法律制度(下)1328
第一节 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1328
一、《关于各类成人高等学校评估工作的意见》的主要内容1328
二、《成人高等学校评估的基本内容和准则》的主要内容1329
三、《成人高等学校设置的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的主要内容1331
四、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1334
第二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制度1339
一、自学考试的性质和目的1340
二、考试机构1340
三、开考专业1341
四、考试办法1342
五、考籍管理1344
六、社会助学1346
七、考试经费1349
八、奖励与处罚1349
九、免考课程1350
第三节 终身教育法律制度1351
一、终身教育的涵义、产生及其社会背景1351
二、终身教育的思想观点1352
三、成人教育在发展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354
四、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终身学习的区别1355
相关法规1357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的通知1357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135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367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1367
国家教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农业部、林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关于建立扫盲领导机构联合开展扫盲工作的通知1369
国家教委关于农村成人学校和中小学参加扫盲工作的通知1371
国家教委关于试行《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考核验收办法》的通知1372
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考核验收办法(试行)1372
个人脱盲考试内容1375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印发《扫盲工作先进地区奖励办法》的通知1376
扫盲工作先进地区奖励办法1376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中华扫盲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1378
“中华扫盲奖”评选奖励办法1378
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暂行规定1380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程》的通知1382
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程1383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试行办法的通知1385
教育部关于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试行办法1386
县办农民技术学校暂行办法1388
高等学校举办干部专修科,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干部、职工中专班的试行办法1390
关于职工高中文化教育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393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暂行条例1395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成人高中教育的意见1398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岗位规范(试行)》的通知1400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岗位规范(试行)1400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中等专业教育的意见》的通知1402
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中等专业教育的意见1402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1405
国家教委关于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1406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制订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试行)的通知1408
关于制订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试行)1408
成人高等学校设置的暂行规定1410
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函授、夜大学办学资格审批和专业备案工作的通知1415
成人高等专科教育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1416
关于《成人高等学校设置的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1418
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1420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举办成人高等教育非师范类专科起点本科班招生计划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1423
关于举办成人高等教育非师范类专科起点本科班招生计划管理的暂行办法424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举办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成人高等学校试办“双招”专科学历教育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425
关于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举办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的实施意见1425
关于成人高等学校举办“双招”专科学历教育班的实施意见1427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统一印制及加强管理的若干规定1428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院(校)院(校)长岁位规范(试行)1429
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处(学院)处(院)长岗位规范(试行)1431
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成人教育处处长岗位规范(试行)1433
县成人教育办公室主任(科、股长)指导性岗位规范(试行)1436
企业职工教育处处长(培训中心主任、教育科长)参考性岗位规范(试行)1437
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部门教育处处长参考性岗位规范(试行)1439
关于成人高等学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1441
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1443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辅导站暂行规程》的通知1447
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辅导站暂行规程1447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规划》的通知1452
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规划145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145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管理办法1461
全国自学考试考籍管理试行办法1465
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课程的试行规定1467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规定1468
国家教委转发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关于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专业考试计划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47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关于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专业考试计划的几点意见1472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制订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意见》的通知1475
关于制订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意见1475
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暂行规定1477
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意见1480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483
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工作的意见148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管理试行办法1486
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开展远程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1491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关于修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49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关于修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几点意见1492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进行落实“教考职责分离”原则发挥主考学校作用试点的通知1494
关于落实“教考职责分离”原则发挥主考学校作用的意见(试行)1495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不经国家教委批准不得利用自学考试名义处理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违反规定招生遗留问题的通知1496
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1497
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1501
关于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设置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15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1506
电视师范教育管理办法(试行)1506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对电视师范教育高师和中师专业自学收看生考试问题的通知1508
国家教委关于设立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通知1509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510
关于进一步加强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工作的意见1510
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函授中等专业教育管理的意见1512
国家教委关于转发《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的通知1515
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1515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广播电视大学招收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1519
国家教委关于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专升本”教育试点的通知1525
试点学校名单1525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扩大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试点学校的通知1526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对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必修课程考试实施监督检查的意见1527
国家教委、劳动部、人事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开展岗位培训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1528
关于开展岗位培训若干问题的意见1528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岗位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530
关于加强岗位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1531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532
关于加强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1533
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1535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537
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暂行规定1538
第十章 师范教育法律制度1541
第一节 师范教育法律制度概述1541
一、师范教育法律制度概念1541
二、师范教育历史发展1542
三、香港、台湾师范教育概况1544
四、我国师范教育体系1545
五、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546
六、师范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1549
第二节 中等师范教育1550
一、中等师范教育的任务1550
二、中等师范教育的内容1551
三、中等师范教育管理1552
第三节 高等师范教育1555
一、高等师范教育的任务1555
二、高等师范教育的内容1555
三、高等师范教育管理1556
第四节 成人师范教育1559
一、成人师范教育概况1559
二、加强教育学院建设的规定1561
三、电视师范教育管理办法1562
相关法规1564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564
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1564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意见》的通知1570
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