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比较教育
  • 马健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9318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比较教育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比较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比较教育是什么?1

第一节 比较教育的定义2

第二节 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和领域3

一、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3

二、比较教育的学科领域4

第三节 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作用7

一、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7

二、比较教育的作用9

三、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11

第二章 比较教育的历史沿革——我是如何成长的?14

第一节 比较教育的“史前阶段”15

第二节 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18

第三节 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23

第四节 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26

一、发展期(20世纪50至60年代)26

二、高原期(20世纪70年代)27

三、反省期(20世纪80年代)28

四、扩展期(20世纪90年代)29

第三章 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我的家族都有谁?31

第一节 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31

一、库森的比较教育思想32

二、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35

三、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38

四、汉斯的比较教育思想44

第二节 比较教育的方法47

一、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47

二、诺亚与埃克斯坦的科学与量化方法53

三、霍姆斯的问题法56

四、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方法论59

第四章 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谁影响着我的存在?65

第一节 功能主义理论65

一、功能主义理论概述66

二、结构功能主义与比较教育69

第二节 冲突理论73

一、冲突理论概述73

二、冲突理论与比较教育76

第三节 依附理论79

一、依附理论概述80

二、依附理论与比较教育85

第四节 世界体系理论90

一、世界体系理论概述90

二、世界体系理论与比较教育95

第五章 比较教育的研究机构——哪里是我的家园?101

第一节 比较教育研究的国际机构102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2

二、世界银行109

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13

四、欧洲联盟115

第二节 比较教育学会与比较教育研究122

一、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122

二、地域性比较教育学会122

三、各国的比较教育学会123

第三节 比较教育的重要期刊125

一、《比较教育评论》125

二、《比较教育》125

三、《比较》126

四、《教育展望》126

五、《比较教育研究》126

六、《全球教育展望》126

七、《外国教育研究》126

第六章 幼儿教育——人生神圣的起点128

第一节 幼儿教育的历史沿革129

一、幼儿教育的初创时期129

二、幼儿教育的本土化时期130

三、幼儿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时期132

第二节 幼儿教育的当代发展133

一、美国幼儿教育的当代发展133

二、英国幼儿教育的当代发展136

三、法国幼儿教育的当代发展139

四、德国幼儿教育的当代发展142

五、俄罗斯幼儿教育的当代发展145

六、日本幼儿教育的当代发展150

第三节 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52

一、树立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观152

二、扩展幼儿教育的内容153

三、提高幼儿教育师资水平153

第七章 基础教育——未来的希望155

第一节 基础教育的历史沿革156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基础教育156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基础教育157

第二节 基础教育的当代发展158

一、美国基础教育的当代发展158

二、英国基础教育的当代发展162

三、法国基础教育的当代发展165

四、德国基础教育的当代发展168

五、俄罗斯基础教育的当代发展172

六、日本基础教育的当代发展175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问题与改革177

一、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178

二、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179

第八章 高等教育——社会的轴心182

第一节 大学的产生与发展182

一、近代中世纪大学的产生182

二、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发展184

第二节 各国高等教育概况186

一、美国高等教育186

二、英国高等教育188

三、法国高等教育191

四、德国高等教育193

五、日本高等教育195

六、俄罗斯的高等教育198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变革201

一、高等教育为谁服务——使命问题201

二、高等教育能否回避历史——传统问题202

三、象牙塔还是服务站——理念问题205

第九章 终身学习与成人教育——一生的“事业”208

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论的产生208

一、现代终身教育理论的产生209

二、终身教育理论的发展210

第二节 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213

一、美国终身教育的实践213

二、日本终身教育的实践215

三、英国终身教育的实践216

四、德国终身教育的实践218

五、法国终身教育的实践219

第三节 终身教育的变革与发展220

一、从“理念”到“实践”220

二、终身教育发展的多样化趋势221

三、从“终身教育”到“学习化社会”223

第十章 教师教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227

第一节 教师教育的理论概述228

一、教师教育的内涵228

二、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229

三、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231

四、教师教育的培训体制232

第二节 教师教育的当代发展234

一、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234

二、英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238

三、法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243

四、德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247

五、日本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250

六、俄罗斯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254

第三节 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257

一、教师教育培养和培训的一体化258

二、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258

三、教师教育观念方面的新要求259

四、教师教育的国际化发展259

第十一章 教育管理——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261

第一节 教育管理的理论概述262

一、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262

二、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263

三、教育管理的内容构成265

第二节 各国教育管理的发展状况266

一、美国教育管理的发展状况266

二、英国教育管理的发展状况271

三、法国教育管理的发展状况275

四、德国教育管理的发展状况279

五、日本教育管理的发展状况284

六、俄罗斯教育管理的发展状况288

第三节 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292

一、新公共管理视野中的教育改革运动292

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分权化和专业化293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改革模式293

四、“公立学校私营化”的改革模式294

五、“校本管理”的改革模式294

第十二章 启示录——当前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96

第一节 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96

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297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297

三、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改革与发展299

四、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99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301

一、办学体制改革301

二、管理体制改革302

三、投资体制改革304

四、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06

第三节 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在中国307

一、有关终身教育的政策307

二、终身教育的实践308

第四节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312

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313

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313

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316

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318

第十三章 比较教育理论的分歧与争论——我究竟是谁?323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比较教育理论界的争论324

一、关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的争论324

二、关于教育依附理论的争论326

三、关于比较教育意识形态的争论327

第二节 中国学术界关于比较教育身份议题的争论329

一、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329

二、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及出路331

第十四章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比较教育研究——我将到哪里去?337

第一节 全球化、知识经济与比较教育研究338

一、全球化与教育竞争339

二、创新与国家竞争力340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战争”341

第二节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新使命342

第三节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新课题345

一、教育绩效与教育公平——以美国NCLB法案的发展为例345

二、致力于教育均衡——以美国特许学校运动的发展为例352

三、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德国大学“卓越计划”为例361

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