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球与空间科学观测技术进展 庆贺秦馨菱院士八十寿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球与空间科学观测技术进展 庆贺秦馨菱院士八十寿辰](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2853506.jpg)
- 陈运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1265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66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6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球与空间科学观测技术进展 庆贺秦馨菱院士八十寿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庆贺秦馨蔡菱院士八十寿辰1
喜贺馨菱八十岁生日14
第一部分 地震观测系统19
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的发展19
国际地震中心(ISC)简介24
全球地震监测系统29
我国遥测地震台网发展历程的回顾39
中国地震基本台网的发展与现状42
中国的数字化地震观测技术51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及其二期技术改造68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数据文件系统74
华北地区遥测地震台网联网:数据共享的有效手段94
强震流动观测台网的建设100
怀来无线传输数字地震台网105
模拟地震信号计算机连续采集系统108
地震基本参数的自动测定114
地震数据库系统121
CSDINET网络及其应用——初步报告131
遥测地震台网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139
PTY-8系列地震遥测设备143
长周期拾震器的进展154
我国长周期地震观测技术的进展165
JD-2型深井地震观测系统173
65型拾震器的设计与应用183
HS海底数字地震仪190
论维歇尔地震仪及其对我国地震事业之重要贡献201
第二部分 地球物理实验221
石英丝和石英弹簧之制作221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26
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岩石超声波测试采集系统236
ULF和VLF地震电磁辐射的观测与研究243
电磁波法中的岩样参数测定252
第三部分 综合地球物理263
地震减灾工作的现状与发展263
地壳地震学研究进展272
中国东部大陆和边缘海域岩石圈结构与板块运动283
引力场及其反演研究297
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及其展望308
我国大陆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312
地震灾害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建立319
直接测定震源谱高频趋势的一种方法331
微震分析水压致裂的破裂过程337
中国地磁基本台网348
地磁台站观测系统及其现代化问题358
单片机在质子旋进式磁力仪中的应用研究363
零磁空间及其在弱磁测量中的应用369
中国地面总强度磁异常的计算与分析376
古地磁标本测量监控程序和古地磁标本数据库384
当代绝对重力测量,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和发展动向389
磁通门磁力仪397
从固体物理学中的象力观点讨论铲状断层的形成405
第四部分 勘探地球物理413
多参数双频道激电研究413
电磁波层析技术在煤矿探测中的应用422
矿山地震的观测与应用435
地球物理勘查通用的场方程447
EW-1型电磁波CT仪的设计455
对金矿层析图象的综合分析466
深井小口径高频地震仪的研制及其在水力压裂裂缝方位测定中的应用474
激电法找油前景及油气激电异常特色481
SWG全自动面波勘探仪488
第五部分 空间科学497
探空火箭遥测系统497
我国无控探空火箭跟踪定位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前景502
LS-J型机载微波散射计及其配套陆基散射计系列508
LS-X4陆基雷达散射计的系统设计514
伴月(Lunar Partner)飞行设想概要518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524
国际气象卫星发展状况529
气-5雷达天线放大器537
BCH码在卫星延时遥控中的应用540
适用于空间探测飞行体上的双“F”型椭圆极化天线546
第六部分 地震预报555
中国地震预测研究进展555
中国地电学与震电关系研究的发展561
场效应管大气电位计及其在唐山的观测569
中国立体地震地电观测系统577
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与地震预报582
第七部分 回 顾597
秦馨菱院士597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记秦馨菱先生在清华求学事601
我国探空遥测事业的开拓者——秦馨菱先生604
秦馨菱先生是中国核地球物理学的开拓者60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开拓者秦馨菱院士609
中国地球物理探矿的开拓者611
地震观测与研究一段历史的补遗615
秦馨菱先生在我国恢复国际地震资料交换中的贡献617
秦先生和超再生应答机619
谢恩师623
秦馨菱院士在灾害性降水观测方面的贡献625
在秦馨菱先生的教导之下626
陶熔鼓铸言传身教629
楷模、导师——忆与秦先生在一起工作的年月631
秦先生的学生们在美国634
秦馨菱先生二三事638
谆谆的教诲,难忘的回忆642
在秦馨菱先生身边工作的点滴回忆644
谆谆教诲,孜孜不倦646
执著育人耕耘不息650
一丝不苟严谨治学652
绿荫653
细微之处见精神655
记秦馨菱先生教唱英文歌657
听秦馨菱先生讲故事659
育人之倾注仁爱之广博661
栉风沐雨赤子情666
题录667
后记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