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诺贝尔医学奖与大学生心理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诺贝尔医学奖与大学生心理教育](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2853828.jpg)
- 段志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 ISBN:750741235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诺贝尔医学奖与大学生心理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要重视研究诺贝尔医学奖(代自序)1
前言1
第一章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1
第一节 诺贝尔及其教育价值1
一、诺贝尔1
目录1
二、诺贝尔的教育价值14
第二节 诺贝尔奖及其内涵18
一、诺贝尔奖的设立18
二、诺贝尔奖的内涵23
第三节 诺贝尔医学奖及其教育价值27
一、诺贝尔医学奖的评选27
二、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33
第一节 德育心理概述41
一、科学家的道德责任41
第二章 德育心理研究41
二、责任感问题的提出43
第二节 责任感的理论探讨48
一、责任感的德育学界定及社会实质48
二、责任感的心理学界定及心理实质50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其结构与分类54
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个人责任感的关系56
五、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标志59
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60
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方式64
第三节 责任感的实践分析66
一、求真行为66
二、求实行为68
三、求新行为71
四、求善行为74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76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76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78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突破口86
第三章 学习心理与方法研究91
第一节 学习概述91
第二节 学习观95
一、全面学习观96
二、创造学习观97
三、自主学习观98
四、终身学习观99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方法的实践分析101
一、重视学习103
二、细致观察109
三、大胆想象112
四、灵活方法114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与方法的培养117
一、学会学习117
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118
三、讲究学习策略120
四、重视学习迁移121
五、掌握学习方法123
第四章 创造性思维研究125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概述125
一、创造性与思维概述125
二、创造性思维概述130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分析141
一、直觉思维的分析141
二、灵感的分析143
三、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分析146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50
一、对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150
的认识150
二、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学校培养151
三、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自我培养的具体引导155
一、非智力因素的提出与发展159
第五章 非智力因素研究159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概述159
二、非智力因素的界定160
三、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162
四、非智力因素与学习164
第二节 动机研究165
一、动机概述165
二、动机的实践分析166
第三节 兴趣研究169
一、兴趣概述169
二、兴趣的实践分析170
第四节 情感研究173
一、情感概述173
二、情感的实践分析175
第五节 意志研究176
一、意志概述176
二、意志的实践分析178
第六节 性格研究180
一、性格概述180
二、性格的实践分析181
第七节 当代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84
一、培养高层次需要185
二、发展和调节兴趣185
三、升华学习动机,树立崇高理想186
四、把握情感,陶冶情操186
五、锻炼意志187
六、培养良好的性格187
第六章 人际关系研究189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189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89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内容193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94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功能196
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质量200
一、双人合作201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实践分析201
二、团体合作205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209
一、同学关系的培养209
二、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培养212
第七章 外部因素研究219
第一节 外部因素概述219
第二节 政治因素研究223
第三节 经济因素研究228
第四节 教育因素研究232
第五节 科技因素研究237
第六节 文化因素研究243
第一节 素质概述249
一、素质问题的提出249
第八章 21世纪医学生素质研究249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分析254
三、素质、人文素质及其教育问题257
第二节 21世纪青年医学工作者的责任264
一、别人为何有缘264
二、我们为何失缘266
三、我们如何结缘268
一、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完整三维知识结构270
第三节 21世纪医学生的素质培养270
二、具有积极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掌握与应用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272
三、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术、技巧和创造性地发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73
四、具有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团结协作能力275
五、具有良好的精神、道德和心理品质276
附录一 1901~1999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简况279
附录二 1901~1999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理由与对获奖者的评述293
主要参考文献358
后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