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2853865.jpg)
- 欧阳平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2372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及其应用1
1.2 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2
1.3 结论4
2 过滤5
2.1 过滤的基本概念5
过滤前物料的预处理6
2.2 关于过滤的一般情况15
2.2.1 不可压缩滤饼16
2.2.2 可压缩滤饼17
2.3 连续旋转式真空抽滤机的操作原理20
2.3.1 滤饼的形成20
2.3.2 滤饼的洗涤21
2.4.1 过滤设备的分类23
2.4 过滤的设备及其结构23
2.4.2 过滤设备的选择24
2.4.3 过滤介质25
2.4.4 典型过滤设备的种类和结构26
习题33
3 离心与沉降35
3.1 颗粒的沉降35
3.2 重力沉降式液固分离设备38
3.2.1 矩形水平流动池39
3.2.2 圆形水平流动池39
3.2.3 垂直流动式沉降池40
3.2.4 斜板式沉降池40
3.3 离心式沉降分离设备及其原理41
3.3.1 管式离心机44
3.3.2 碟片式离心机45
3.4 离心分离过程的放大49
3.5.1 离心过滤分离过程分析52
3.5 离心过滤分离过程分析及其设备52
3.5.2 离心过滤设备55
习题58
4 细胞破碎59
4.1 细胞壁60
4.2 化学破碎法62
4.2.1 渗透冲击62
4.2.2 增溶法64
4.2.3 脂溶法65
4.3 机械破碎65
4.4 其他破碎方法70
习题72
5 萃取73
5.1 萃取分离原理73
5.1.1 萃取分离基本方程75
5.2 单级萃取79
5.3 多级萃取过程83
5.4 微分萃取操作86
5.4.1 微分萃取设备简介86
5.4.2 微分萃取过程的解析计算法87
5.5 带静止相的萃取(克雷格萃取)90
5.6 液-液萃取设备与流程91
5.7 固体浸取94
5.7.1 固体浸取的原理与计算94
5.7.2 浸取设备97
5.8 超临界萃取101
5.8.1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101
5.8.2 超临界萃取的应用105
5.9 双水相萃取110
5.9.1 双水相萃取法概述110
5.9.2 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115
5.9.3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121
5.10 反微团萃取124
习题126
6 吸附与离子交换128
6.1 吸附类型128
6.1.1 物理吸附128
6.1.2 化学吸附129
6.1.3 交换吸附129
6.2 常用吸附剂129
6.2.1 活性炭129
6.2.2 活性炭纤维131
6.2.3 球形炭化树脂131
6.2.4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132
6.3 吸附等温线136
6.4 影响吸附的因素138
6.4.1 吸附剂的性质138
6.4.2 吸附质的性质138
6.4.5 盐的浓度139
6.4.4 溶液pH值139
6.4.3 温度139
6.4.6 吸附物浓度与吸附剂用量140
6.5 亲和吸附140
6.5.1 亲和吸附原理140
6.5.2 亲和吸附的特点141
6.5.3 亲和吸附载体141
6.5.4 影响吸附剂亲和力的因素150
6.6 间歇吸附152
6.7 连续搅拌吸附153
6.8 固定床吸附过程分析155
6.9 离子交换161
6.9.1 离子交换的基本概念161
6.9.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163
6.9.3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179
6.9.4 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180
6.9.5 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186
6.9.6 离子交换过程理论192
6.9.7 离子交换的选择性202
6.9.8 偶极离子吸附210
6.9.9 离子交换操作方法211
6.9.10 软水与无盐水的制备217
6.9.11 离子交换提取蛋白质220
习题223
7 色谱分离225
7.1 色谱分离法分类225
7.2 色谱分离基本概念226
7.2.1 分配系数227
7.2.2 阻滞因数Rf228
7.2.3 洗脱容积Ve229
7.2.4 色谱法的塔板理论229
7.2.5 色谱分离回收率和纯度230
7.3.1 吸附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34
7.3 吸附色谱法234
7.3.2 吸附剂235
7.3.3 展开剂241
7.3.4 应用举例245
7.4 分配色谱法245
7.4.1 载体245
7.4.2 分配色谱的展开剂选择246
7.5 离子交换色谱法247
7.4.3 应用举例247
7.5.1 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树脂的要求248
7.5.2 应用举例248
7.6 凝胶色谱法249
7.6.1 基本原理249
7.6.2 凝胶色谱的特点250
7.6.3 凝胶的结构和性质251
7.6.4 应用举例260
7.7.1 滤纸261
7.7 纸色谱法261
7.7.2 展开剂262
7.7.3 纸色谱操作方法263
7.8 薄层色谱法265
7.8.1 薄层色谱法的特点265
7.8.2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267
7.9 高压液相色谱271
7.9.1 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271
7.9.2 制备性高压液相色谱273
7.10 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274
7.10.1 免疫亲和色层分离法274
7.10.2 疏水作用色层分离法275
7.10.3 金属螯合色层分离法277
7.10.4 共价作用色层分离法279
习题281
8.1 盐析282
8 沉析282
8.1.1 盐析原理283
8.1.2 盐析用盐的选择285
8.1.3 影响盐析的因素287
8.1.4 盐析操作289
8.2 有机溶剂沉析291
8.2.1 有机溶剂沉析原理291
8.2.2 沉析溶剂的选择292
8.2.3 影响有机溶剂沉析的因素292
8.3 等电点沉析法294
8.3.1 等电点沉析原理294
8.3.2 等电点沉析操作295
8.4 其他沉析法296
8.4.1 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析剂296
8.4.2 生成盐类复合物的沉析剂297
8.4.4 离子型多聚物沉析剂299
8.4.5 氨基酸类沉析剂299
8.4.3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99
8.4.6 分离核酸用沉析剂300
8.4.7 分离粘多糖的沉析剂300
8.4.8 选择变性沉析法300
8.5 大规模沉析301
8.5.1 初步混合302
8.5.2 起晶302
8.5.3 扩散控制晶体生长阶段302
8.5.4 对流沉析303
8.5.5 絮凝阶段305
习题307
9 膜分离和电泳308
9.1 概述308
9.1.1 膜分离及应用简介308
9.1.2 渗透压309
9.1.3 蛋白质的支链310
9.2.1 超滤的传质方程311
9.2 膜分离和电泳过程的传质动力学311
9.2.2 电泳的传质方程313
9.3 超滤316
9.3.1 超滤膜317
9.3.2 超滤装置323
9.3.3 超滤过程分析330
9.3.4 超滤的应用333
9.4 电泳336
9.4.1 平板电泳337
9.4.2 连续凝胶电泳340
9.4.3 等电聚焦电泳340
9.4.4 连续流动电泳341
9.4.5 无载体电泳342
9.5 电渗析过程及装置345
习题347
10.1 结晶过程的分析349
10 结晶349
10.2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352
10.2.1 热饱和溶液冷却352
10.2.2 部分溶剂蒸发352
10.2.3 真空蒸发冷却法352
10.2.4 化学反应结晶方法353
10.2.5 盐析法353
10.3 晶核的形成353
10.3.1 临界半径及形核功354
10.3.2 临界半径与过冷度355
10.3.3 成核速度356
10.3.4 工业起晶法358
10.3.5 晶种控制360
10.4 晶体的生长360
10.4.1 晶体生长的扩散学说及速度361
10.5 晶体纯度的计算363
10.4.2 影响晶体生长速度因素363
10.6 晶体大小分布364
10.6.1 晶体群体密度365
10.6.2 连续结晶过程的晶群密度分布366
10.6.3 晶体大小367
10.7 间歇结晶过程分析372
10.8 提高晶体质量的方法375
10.8.1 晶体大小375
10.8.2 晶体形状377
10.8.3 晶体纯度377
10.8.4 晶体结块378
10.8.5 重结晶379
习题381
11 干燥383
11.1 干燥的基本概念383
11.1.1 干燥操作的流程383
11.1.2 物料内所含水分的种类384
11.2 干燥过程分析386
11.2.1 干燥曲线386
11.2.2 干燥速率曲线387
11.2.3 恒速干燥阶段388
11.2.4 降速干燥阶段388
11.3 干燥过程基本计算388
11.3.1 水分蒸发量389
11.3.2 干燥空气用量的计算390
11.4 干燥的副作用394
11.5 干燥设备的分类与选择原则395
11.5.1 干燥设备分类的目的395
11.5.2 干燥装置的不同分类法395
11.5.3 干燥设备选择的原则398
11.6 干燥设备400
11.6.1 厢式干燥设备401
11.6.2 气流干燥设备402
11.6.3 喷雾干燥设备406
11.6.4 液化床干燥设备407
11.6.5 红外线干燥408
11.6.6 微波干燥409
11.6.7 喷动床干燥设备410
11.6.8 冷冻干燥器412
11.6.9 适用于膏糊状物料干燥的设备415
12 辅助操作420
12.1 水质及热源的去除420
12.1.1 水质与洪水420
12.1.2 热原及其去除方法424
12.2 溶剂回收426
12.3 废物处理427
12.4 生物安全性428
参考文献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