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亚洲地区流域开发治理 技术和策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亚洲地区流域开发治理 技术和策略
  • 约翰 B.多莱特(John B.Doolette),威廉 B.麦格雷斯(William B.Magrath)著;祝瑞祥等译 著
  • 出版社: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ISBN:7806210059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亚洲地区流域开发治理 技术和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流域开发治理中的策略问题1

第一节 导言1

第二节 问题和对策3

一、流域中的主要问题3

二、对策10

第三节 上下游间的相互关系13

一、上下游间的自然联系13

二、上下游间的经济关系16

三、上下游间的政治联系17

第四节 投入方式对上下游相互关系及对解决流域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19

一、发展上游地区农业的技术20

二、增强上游地区农业生产能力的基本方法21

三、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具体措施21

四、非农耕地上的投入24

五、林地的治理25

六、解决问题的办法26

七、鼓励积极参与流域的治理开发29

第五节 流域开发治理的几点建议31

一、洪水和泥沙的治理32

二、投资分摊和投资回收33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3

四、效益分析方法34

五、资金的使用35

六、必要的承诺35

第二章 水土保持技术的文献述评39

第一节 导言39

第二节 关于治理措施影响的有关研究42

第三节 水保措施对土壤水分和地表径流的作用43

一、农地清理43

二、植物与耕作措施44

三、工程措施46

第四节 水保措施对侵蚀速率和产沙量的影响47

第五节 对生产率和产量的影响52

第六节 进行标准化研究的必要性58

第三章 水土保持技术的经济分析89

第一节 概念89

第二节 模拟侵蚀和水保措施的影响90

一、四组数据90

二、假设90

三、结论90

第三节 数据91

一、作物预算与两种水保技术91

二、侵蚀和生产力下降92

三、水保措施与作物产量94

四、两种技术的成本对比95

一、可行性比较99

第四节 分析结果99

二、土地使用权问题101

三、成本和效益分配103

四、对香根草草根收获的研究104

第五节 结论105

一、结构经济分析的价值105

二、需要更多的资料对假设进行完善106

第四章 农田外水保工程的经济分析110

第一节 概念110

一、投资目的110

二、水库的动态110

第二节 实例分析——印尼绿化项目112

一、拦沙坝的经济效益评估112

二、物质效益114

三、经济效益115

第三节 策略118

第一节 引言121

第五章 植被恢复技术121

第二节 植被恢复技术的主要内容122

一、切实可行的规划122

二、植物种类的选择124

三、苗圃技术128

四、土地准备129

五、种植方法135

六、种植设计138

七、防护139

八、管理142

第三节 结论144

第六章 小流域开发中的土地使用权问题146

第一节 引言146

一、小流域开发项目的基本目标146

二、小流域开发项目中的土地使用权问题147

三、亚洲山区的土地使用权形式148

四、人口压力和土地使用权150

五、掩盖土地使用权对小流域项目影响的因素151

六、改进土地使用权因素的分析方法152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的变化及其影响153

一、土地使用权对应用新技术的影响153

二、土地的租用形式对治理措施的影响154

三、土地所有权的影响155

四、土地证书或土地租用157

五、土地改革和土地的重新分配158

六、特殊问题:林区的部落居民的土地使用权158

第三节 公有资源管理的范畴159

一、逐渐形成的原则159

二、公有资源管理中有关问题的讨论160

三、公有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162

第四节 国有林地的土地使用管理164

一、将控制权转移给当地的社区165

三、增强林业产品管理权166

二、社区与林业管理部门效益共享模式166

四、增强地使用权的团哥亚(Taungya)模式167

五、将林地出租给联合体或协会167

六、小型林业企业的发展潜力169

第五节 选择有效的项目措施169

一、支持服务170

二、增加收入的机会170

三、调解作为一种推广服务的方式170

四、民间组织171

第六节 结论171

第七章 流域开发治理项目的计划、监测、评价机构174

第一节 计划、监测和评价的定义174

第二节 世界银行在流域开发治理项目中的经验174

第三节 计划、监测、评价的理论依据177

第四节 流域开发治理项目计划、监测、评价部门的基本任务179

一、技术档案的管理179

二、地理信息和绘图180

三、村级水平的信息管理181

四、小流域的长期开发治理规划181

五、实地开发治理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182

六、实施过程的监测184

七、质量的监测185

八、效益监测185

九、项目的中间评价185

十、有形治理的效果评价186

十一、报告的编写(内部/外部)186

第五节 结束语186

第八章 水土保持技术参考资料189

表8.1 水土保持技术对土壤水分和地表径流的影响189

表8.2 水土保持技术对侵蚀和泥沙的影响212

表8.3 水土保持技术对产量及生产力的影响252

表8.4 全球水土保持技术有关研究资料目录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