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放射肿瘤剂量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海超,杨天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00274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放射肿瘤剂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电离辐射剂量学基础1
第一章 电离辐射概述1
第一节 原子结构和按衰变1
一、原子结构1
二、原子核结构1
三、核衰变2
四、核衰变规律4
第二节 治疗用辐射源简述4
一、远距离~(60)Co治疗机4
二、X射线治疗机5
三、医用电子加速器6
一、带电粒子的能量在物质中的转移7
第三节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7
二、光子(X或γ射线)的能量在物质中的转移14
第二章 辐射量和单位23
第一节 辐射量和单位23
第二节 常用辐射量单位间的换算25
第三章 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26
第一节 照射量计26
一、照射量计概述26
二、照射量计的正确使用30
第二节 硫酸亚铁化学剂量计〔弗里克(Fricke)剂量计〕33
一、测量原理和方法33
二、硫酸亚铁化学剂量计溶液及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34
第三节 热释光剂量测量法35
一、测量原理35
二、热释光元件的基本特性36
三、热释光(TL)读出仪表37
四、用热释光剂量计(TLD)进行的~(60)Coγ射线水中吸收剂量测量的邮寄比对38
第四节 量热法39
第五节 胶片剂量测定法40
第六节 小结40
第四章 射线质的测定43
第一节 引宫43
第二节 γ射线能谱43
第三节 常规X射线质的测定44
一、常规X射线及过滤44
二、X射线质——半值层45
三、半值层的测量方法46
二、电子束能量的测量49
第四节 加速器射线能量的确定49
一、电子束能量的概念49
三、加速器高能X射线质的测量50
四、加速器能量常规监测52
第五章 吸收剂量测量的标准方法53
第一节 引言53
第二节 有关术语简介53
第三节 测定吸收剂量前的预备程序56
一、射线束的恒定性56
二、射线束的准直56
三、照射野的均匀性及半影57
第四节 吸收剂量的测量57
一、测量仪表及设备57
二、水体模中校准点吸收剂量的测定58
三、百分深度剂量63
四、等剂量分布64
五、参考点吸收剂量D?o的计算65
六、在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再转换为水体模中吸收剂量的测量方法66
七、其他测量方法——邮寄比对和测量服务67
八、吸收剂量测定概要67
九、吸收剂量测定的计算举例67
第五节 定期校准和监测70
一、监测器或定时器的校准70
二、吸收剂量的定期校准72
二、有效数字和舍入法则73
一、名词和术语73
第一节 基本知识73
第六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73
三、偶然误差74
六、误差传递76
四、系统误差77
五、粗差及判别方法77
七、线性回归80
第二节 吸收剂量测量的不确定度82
第二篇 临床剂量学85
第七章 临床剂量学概论85
第一节 临床剂量学原则85
第二节 辐射源种类、照射方法和基本类型88
一、辐射源种类88
第三节 各种射线的特性和选择依据89
三、远距离照射的类型89
二、照射方法89
一、低能和中能X射线物理参数的选择90
二、高能X射线和γ射线的特性93
三、高能电子束的特性和选择95
四、两种射线混合照射的应用98
第四节 各种治疗机的临床应用100
一、接触治疗机的应用范围100
二、深部X射线治疗机的应甩范围101
三、~(60)Co远距离治疗机的应用范围101
四、医用加速器的应用范围101
五、新型粒子束治疗机101
三、靶吸收剂量104
二、照射几何条件104
一、射线质104
第五节 治疗计划、记录和报告的几点要求104
四、其他105
第八章 射线束轴百分深度剂量及组织空气比106
第一节 常用术语106
一、照射参数106
二、组织空气比106
三、反散射因子107
四、百分深度剂量107
五、组织体模比与组织最大比107
第二节 射线束轴百分深度剂量表及其使用108
一、百分深度剂量表的选用原则108
二、照射野大小的确定108
三、矩形照射野、圆形照射野和方形照射野的等效互换109
四、百分深度剂量和组织空气比的关系110
五、不同源-表距时百分深度剂量的换算111
六、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表的选用112
第九章 等剂量图和吸收剂量分布图114
第一节 等剂量图114
第二节 等剂量图的获得115
第三节 几种典型的等剂量图116
第四节 多野等剂量曲线的复合117
第五节 有关吸收剂量分布图的几个概念119
一、靶区119
第六节 病人吸收剂量分布图120
六、热点120
五、最大、最小和平均靶吸收剂量120
四、关键器官120
三、照射区120
二、治疗区120
第十章 静止照射野照射技术122
第一节 单照射野照射技术122
一、单照射野剂量分布特点和临床应用范围122
二、单照射野照射技术123
第二节 二,四,六照射野照射技术125
一、两照射野照射的临床应用范围和剂量分布特点126
二、二,四,六照射野照射的临床应用的主要类型127
第三节 三照射野照射技术131
第四节 病人表面倾斜或弯曲的修正133
第五节 组织不均匀性的修正135
一、散射空气比137
第六节 不规则形状照射野的剂量计算137
二、大面积不规则照射野剂量的计算138
第七节 挡铅块照射野的剂量计算139
第八节 相邻照射野的设计139
第十一章 运动照射野照射技术141
第一节 运动照射野的应用141
第二节 旋转治疗剂量的计算143
一、剂量计算步骤143
二、剂量计算举例144
第一节 全身照射145
一、临床应用范围145
二、治疗方法145
第十二章 几种特殊临床照射技术146
一、临床应用范围147
三、半身照射147
第二节 全淋巴结照射147
二、照射方法148
三、全淋巴结照射的定位方法148
四、全淋巴结照射的剂量计算149
五、广泛的淋巴结照射151
第三节 全腹照射151
一、临床应用范围151
二、照射技术152
第四节 全中枢神经系统照射156
一、临床应用范围156
二、照射技术和剂量157
一、楔形板160
第二节 术语和定义160
第一节 楔形板的用途160
第十三章 楔形板照射技术160
二、楔等剂量曲线161
三、楔形角φ161
四、楔形因子?162
第三节 楔形板使用中的一些问题162
第四节 楔形板的设计和制作163
第五节 楔形照射野的设计165
一、单一楔形照射野165
二、多个楔形照射野联合照射166
三、楔形照射野设计中的一些问题169
第十四章 放射治疗的时间-剂量-分次数间关系(标称标准剂量NSD及其应用)171
第一节 标称标准剂量(NSD)的概念171
一、治疗达到最大耐受剂量的情况172
第二节 NSD的计算172
二、计算表格的使用174
三、治疗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的情况(部分耐受剂量)174
第三节 应用举例175
一、已知NSD值设计治疗方案175
二、未知NSD值时治疗方案的比较和修改——TDF简易法178
三、治疗方案的ret值分析180
四、在组织间放射治疗及腔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182
第四节 小结184
第十五章 组织间和腔内放射治疗201
第一节 引言201
第二节 辐射源201
一、γ辐射源——~(226)Ra及其替换物201
三、中子辐射源——~(252)Cf203
二,β辐射源——~(90)Y203
一、点辐射源204
二、线辐射源204
第三节 封闭辐射源的剂量计算204
三、封闭辐射源的等剂量分布206
第四节 封闭辐射源的分布法则206
一、Quimby系统206
二、Manchester系统208
第五节 组织间插植治疗210
一、单平面插植211
二、双平面插植212
三、立体插植213
四、插植胶片修正法215
一、~(137)Cs216
第六节 镭的替换物——~(127)Cs,~(60)Co.?Ta,~(192)Ir216
二、~(60)Co217
三、?Ta217
四、~(192)Ir217
第七节 永久植入217
第八节 腔内放射治疗施用器218
第九节 后装技术219
附录221
Ⅰ.肿瘤定位方法——模拟定位机221
Ⅱ.CT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223
Ⅲ.附表——常用X射线及电子束的束轴百分深度剂量、组织空气比及组织最大比等数据224
Ⅳ.常用常数、公式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