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白马寺与中国佛教 海法一滴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白马寺与中国佛教 海法一滴集
  • 释海法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 ISBN:780543538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867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9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白马寺与中国佛教 海法一滴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导论: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白马寺与佛教的中国化 1

第一章 汉代佛教——白马西来与佛教在华初传情况 17

第一节 永平求法与白马西来 19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祖庭——白马寺 21

第三节 中国第一古塔——白马寺塔 27

第四节 清凉台、腾兰墓、焚经台 31

第五节 汉代佛经翻译事业(上)——《四十二章经》36

第六节 汉代佛经翻译事业(中)——安世高之译经(附:安玄、严佛调)39

第七节 汉代佛经翻译事业(下)——支娄迦识之译经 43

第八节 汉代佛教之传播(上)——佛教的早期影响 45

第九节 汉代佛教之传播(中)——从明帝求法到桓帝并祭佛老 47

第十节 汉代佛教之传播(下)——笮融事佛 50

第十一节 佛教与汉代社会 52

第十二节 汉代佛教的演进——《理惑论》的划阶段意义 59

第二章 三国西晋佛教62

第一节 玄风大盛:佛教义学发展的历史契机 65

第二节 昙柯迦罗之译经——中国戒律之始 67

第三节 支谦之译经——般若学流行之始 70

第四节 康僧会之译述——佛教与儒学求同之倡始 74

第五节 朱士行与《放光般若经》——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中国佛教徒77

第六节 竺法护:西晋最大的译经家 80

(附:聂承远、聂道真、帛远等)第七节 三国西晋时期的蜀地佛教 86

小结 89

第三章 东晋十六国佛教(上) 91

第一节 佛图澄的弘法与救世 93

第二节 释道安大弘佛法(上)——道安居河北弘法 96

第三节 释道安大弘佛法(中)——道安居襄阳弘法 98

第四节 释道安大弘佛法(下)——道安居长安弘法 113

第五节 鸠摩罗什与后秦佛教 118

第六节 佛经翻译史上的里程碑——鸠摩罗什之译经 122

第七节 僧肇之学——融会佛玄的佛学理论 131

第八节 昙无识与《大般涅槃经》138

第四章 东晋十六国佛教(下)143

第一节 佛法与玄风之南渡144

第二节 东晋帝王与佛教 150

第三节 般若学的盛行和六家七宗 154

第四节 释慧远与东晋佛教 164

第五节 『内外之道,可合而明』——慧远法师调合佛儒168

第六节 释慧远居庐山弘法 172

第七节 释慧持入蜀弘法 184

小结 188

第五章 南北朝佛教(一)——求法与传译 191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佛教之东传 193

第二节 晋宋之际的西行求法运动 196

第三节 释法显西行求法 198

第四节 南北朝之西行求法者 202

第五节 南北朝——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盛的时期 205

第六节 南朝之译经 210

第七节 北朝之译经 219

第六章 南北朝佛教(二)——南朝佛教 223

第一节 刘宋朝廷与佛教 225

第二节 南齐朝廷与佛教 229

第三节 梁代朝廷与佛教 233

第四节 陈代朝廷与佛教 240

第五节 南朝士大夫与佛教 246

第六节 南朝佛儒道关系 253

第七章 南北朝佛教(三)——北朝佛教 261

第一节 北魏前期的佛教 264

第二节 北魏孝文帝与佛教 275

第三节 北魏后期的佛教 278

第四节 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的佛教 283

第五节 北朝僧伽 289

第六节 北朝石窟造像 293

第八章 南北朝佛教(四)——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著述和诸种师说 304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著述 306

第二节 三论学与摄山诸师 311

第三节 竺道生与涅槃学 313

第四节 毗昙学 325

第五节 成实学 328

第六节 地论学 332

第七节 摄论学 336

小结 342

第九章 隋唐佛教(一)——隋唐佛教概况 347

第一节 隋代佛教 349

第二节 唐高祖与佛教 357

第三节 唐太宗与佛教 360

第四节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佛教 366

第五节 唐玄宗时期的佛教 379

第六节 唐后期的佛教 385

第七节 会昌法难 392

第八节 唐代儒释道关系 397

第九节 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传播 403

第十节 中国佛教的外传 411

第十章 隋唐佛教(二)——求法、翻译与著述 424

第一节 玄奘——伟大的西行求法者 426

第二节 义净、悟空之西行 432

第三节 隋代之译经 436

第四节 玄奘——中国佛教史上最大的翻译家 441

第五节 义净及其他译经者 445

第六节 隋唐佛教著述 452

第十一章 隋唐佛教(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 458

第一节 天台宗(一) 460

第二节 天台宗(二)464

第三节 天台宗(三)474

第四节 三论宗(一)478

第五节 三论宗(二)482

第六节 法相宗(一) 489

第七节 法相宗(二)495

第十二章 隋唐佛教(四)——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宗 505

第一节 华严宗(一) 506

第二节 华严宗(二)512

第三节 华严宗(三)524

第四节 律宗 529

第五节 净土宗 538

第六节 密宗 547

第十三章 禅宗 558

第一节 唐以前之禅学 560

第二节 达磨西来 571

第三节 慧可与僧璨 578

第四节 道信与弘忍 586

第五节 神秀与北宗禅 592

第六节 慧能生平 597

第七节 略说《坛经》602

第八节 慧能禅宗要义 606

第九节 神会弘传慧能禅法 633

第十节 中国禅宗的传承 640

小结 655

第十四章 五代宋元佛教(一)——五代两宋佛教 660

第一节 五代十国佛教(一)——北方佛教 662

第二节 五代十国佛教(二)——南方佛教 668

第三节 两宋佛教概况 678

第四节 宋代佛教的新趋向 689

第五节 宋代禅宗 706

第十五章 五代宋元佛教(二)——辽金元佛教 735

第一节 辽代佛教 736

第二节 金代佛教 738

第三节 元代佛教与社会 748

第四节 元代禅宗 755

第五节 元代洛阳白马寺 763

第六节 十世纪后半期至十四世纪的西藏佛教 772

小结 779

第十六章 明清佛教 782

第一节 明代佛教与政治 783

第二节 清代佛教与政治 791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西藏佛教 800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禅宗 807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洛阳白马寺 829

馀论 841

后记:洛阳白马寺的复兴 8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