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美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文美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238378.jpg)
- 王钦韶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640X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文美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一个尚未被认真开发的美育领域1
一、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美育界说2
二、人性完善的必经途径——美育的意义6
三、“寓教于乐”——美育的特点11
四、为了人的完善发展——美育的具体任务14
五、综合的美育课堂——语文教学中的美育18
第一章 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23
第一节 自然美23
一、天山景物的启示——自然美的本质23
二、黄山奇观——自然美的特征26
三、日月星辰之美与草木鸟兽之美——自然美的类型29
四、老虎的美与丑——自然美的两重性32
五、“望峰息心”与“窥谷忘反”——自然美对美育的意义35
第二节 社会美38
一、赵州桥的雄姿——社会美的特点38
二、愚公移山的精神——人物美41
三、“英雄含笑上刑场”——社会斗争美44
四、“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阶级社会里劳动美的二重性48
五、普通劳动者的丰采——社会主义时期的劳动美50
第三节 科学美52
一、“五颜六色”的海洋世界——科学研究对象的美52
二、“观察物候”的节奏旋律——科学研究过程的美55
三、“七巧板”似的地球外壳——科学研究结果的美56
四、出自石油的精美产品——科学理论应用的美58
第二章 艺术美长廊的缩影60
第一节 艺术美的特征60
一、美猴王的诞生——艺术美是人的主观创造60
二、“不敢稍加穿凿”——艺术美源于生活64
三、祥林嫂的悲剧与《祝福》的倒叙手法——艺术美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68
四、“惟妙惟肖”与“诗情画意”——艺术美中的“形神兼备”与“情境交融”73
第二节 艺术美的类型76
一、不着耳目的声色之美——文学美76
二、“舍体取面,面中有体”——绘画美80
三、“体面互见之美术”——雕塑美83
四、“重重叠叠,层层楼阁”——建筑美86
五、“自出心裁”的山水——园林美90
六、高超细密的景泰蓝掐丝——工艺美93
七、“主人忘归客不发”——音乐美96
八、“综合的舞台艺术”——戏剧美100
九、银幕上的邝东山、梁大娘——影视美104
第三章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优美与崇高109
第一节 优美109
一、旋律和谐的荷塘月色——优美的特点109
二、“万条垂下绿丝绦”——自然界的优美112
三、孩子们的“乐园”——社会事物中的优美115
四、永远微笑着的莫娜·丽萨——艺术中的优美117
第二节 崇高120
一、“响雷般怒吼”的海潮——崇高的特点120
二、“震撼山谷”的泥石流——自然界的崇高123
三、“浩气四塞”的黄花冈起义——社会斗争的崇高126
四、“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英雄人物的崇高128
五、“招引着人们前进”的雷锋——普通人的崇高131
六、巍巍“巴黎公社社员墙”——艺术中的崇高133
第四章 悲痛之美与欢笑之美——悲剧与喜剧137
第一节 悲剧138
一、三闾大夫的愤怒——悲剧的特点138
二、布鲁诺的殉道——英雄人物的悲剧142
三、窦娥的“埋怨”——普通人的悲剧145
四、孔乙己的命运——旧事物的悲剧147
五、共产党人的困惑——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150
六、烈士遗志的感召——悲剧的作用153
第二节 喜剧155
一、滑稽可笑的“两个神仙”——喜剧的特点155
二、可恶的警官——讽刺性喜剧159
三、聪明的渔夫——歌颂性喜剧162
四、有趣而又意味深长——幽默165
五、“寓庄于谐”——喜剧艺术168
第五章 无所不在的形式美172
第一节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172
一、花儿红为什么就美——美离不开感性形式172
二、迷人的绿——色彩美174
三、“亭亭净植”——线条美176
四、“泰山岩岩”——形体美179
五、“大珠小珠落玉盘”——声音美181
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法则183
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色调——整齐一律183
二、中山陵的布局——对称、均衡185
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手法——对比、调和187
四、“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的有机结合——多样统一188
第三节 文章的形式美191
一、“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文章需有形式美191
二、响彻宇宙的《雷电颂》——文章的语言美194
三、起伏波折的《智取生辰纲》——文章的节奏美200
四、“紧凑而富于变化,错综而有条理”的《猎户》——文章的结构美203
五、清晰、正确、匀称、美观的视觉外貌——文章的文面美208
第六章 简洁而深刻的美的见解211
第一节 美的本质211
一、从看云识天气说起——人对现实的多重关系211
二、土地美不单在土地本身——美离不开主体214
三、樱花的美不单在各个人的心里——美离不开客体217
四、“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人的本质220
五、“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美的本质223
六、“想和做”的结合——美的规律227
七、幼林的美——美与真善230
第二节 美的特征233
一、“两棵奇树”的美——美的形象性233
二、雷锋的美与阿Q形象的美——美的真实性236
三、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之美——美的功利性239
第三节 美与丑241
一、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美与丑相比较而存在241
二、可伤的仲永——美与丑的相互转化244
三、泼留希金的美与丑——生活丑不等于艺术丑246
四、以丑为美的丑石——美的特殊形态248
第七章 可以体会到的美感理论252
第一节 美感的本质252
一、美味不等于美感——快感与美感252
二、人“生而有耳目之欲”——审美感官255
三、从猿到人的变化——美感的社会根源256
四、“悲秋情绪”与“繁荣气象”——美感的本质259
第二节 美感的心理因素262
一、“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感觉与知觉262
二、“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264
三、“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情感267
四、“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理解269
第三节 美感的特征272
一、“美极了”的三峡日出——美感的直觉性272
二、“奇伟”在于“险远”——美感的新奇性274
三、“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美感的哲理性276
四、“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美感的情感性278
第四节 美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281
一、“于我心有戚戚焉”——美感的共同性281
二、唢呐的欢快与凄厉——美感的差异性283
第八章 美学实践的实验场地288
第一节 美学实践的必要准备288
一、先进思想的灌输——理论的指导288
二、典型范例的剖析——榜样的力量290
三、必要规律的掌握——知识的武装295
四、各种思路的开拓——思维的训练297
五、方法过程的叙述——技能的传授301
第二节 不同层次美学实践的内容304
一、阅读与讲解——感受美304
二、观察与调查——发现美307
三、说话与作文——表现美310
四、文艺创作与文艺演出——艺术美创造的初步尝试313
五、班风校风的形成——社会美创造的初步尝试315
六、在校门之外——美育效果的实际检验318
七、为了走向社会——开展多种美学实践活动320
不算结语的结语——为了开发这一美的世界324
一、令人尊敬的美的开发者——语文教师324
1.人的发现者与美的心灵的塑造者325
2.美的传播者327
3.创造美的启迪者330
4.无私的奉献者333
二、一个合格的美的开拓者——语文美育者应有的素质结构336
1.知识结构336
2.能力结构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