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菌素产生菌的杂交育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抗菌素产生菌的杂交育种](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2863046.jpg)
- 贺秉坤,刘颐屏合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15063·3157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抗菌素产生菌的杂交育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杂交育种概述5
2.有关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10
2.1.生活史10
2.1.1.无性循环12
2.1.2.有性循环12
2.1.3.准性循环14
2.2.细胞的分裂16
2.2.1.细胞的形态和结构16
2.2.2.有丝分裂18
2.2.3.减数分裂20
2.3.1.形态24
2.3.染色体24
2.3.2.结构26
2.3.3.复制28
2.4.基因30
2.4.1.基因、等位基因和拟等位基因31
2.4.2.顺反子32
2.4.3.操纵子34
2.5.遗传和变异(一)38
2.5.1.基因型和表型38
2.5.2.显性和隐性40
2.5.3.分离和重组41
2.5.4.连锁和交换44
2.5.5.交叉和干扰47
2.6.遗传和变异(二)50
2.6.1.染色体畸变51
2.6.2.基因突变61
2.7.遗传和变异(三)75
2.7.1.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复制75
2.7.2.遗传密码的转录和转译80
2.7.3.遗传物质的传递和体外重组93
3.杂交育种用的标记菌株的筛选107
3.1.标记菌株的种类107
3.2.营养缺陷型的筛选108
3.2.1.营养缺陷型的诱发109
3.2.2.营养缺陷型的浓缩111
3.2.3.营养缺陷型的检出112
3.2.4.营养缺陷型的鉴别114
3.2.5.营养缺陷型的纯化和保存118
3.3.抗药性菌株及双标记菌株的分离方法119
3.4.标记菌株的命名方法与特征119
4.细菌的杂交育种122
4.1.细菌的形态、细胞结构和繁殖方法122
4.1.1.形态和细胞结构122
4.1.2.繁殖方法124
4.2.细菌杂交的发现124
4.3.细菌杂交原理128
4.3.1.结合子的形成128
4.3.2.重组体的形成129
4.4.细菌杂交技术130
5.1.1.形态和细胞结构132
5.放线菌的杂交育种132
5.1.放线菌的形态、细胞结构和繁殖方法132
5.1.2.繁殖方法133
5.2.放线菌杂交原理136
5.2.1.异核现象136
5.2.2.接合现象137
5.2.3.杂合核的形成137
5.2.4.重组体的形成139
5.3.放线菌杂交技术140
5.3.1.混合培养法141
5.3.2.平板杂交法145
5.3.3.玻璃纸转移法145
5.4.1.金霉菌和土霉菌的杂交育种147
5.4.放线菌杂交育种的应用147
5.4.2.灰色链霉菌的杂交育种148
5.5.放线菌的转化和转导150
6.青霉菌的杂变育种152
6.1.青霉菌的形态、细胞结构和繁殖方法152
6.1.1.形态和细胞结构152
6.1.2.繁殖方法152
6.2.青霉菌的杂交原理154
6.2.1.吻合和异核体的形成154
6.2.2.核融合和杂合二倍体的形成156
6.2.3.体细胞交换、单倍化和分离子的形成160
6.3.青霉菌的杂交技术165
6.3.1.异核体的形成和纯化方法165
6.3.2.二倍体的诱发和检出方法171
6.3.3.分离子的诱发、识别、检出和测定方法172
6.4.青霉菌和链霉菌的细胞核、核外遗传物质以及杂交机制的比较176
6 5.青霉菌和链霉菌杂交育种实验过程的比较177
7.链霉菌的质体和基因工程181
7.1.基因工程和质体181
7.2.链霉菌质体的发现过程188
7.2.1.放线菌的基因重组188
7.2.2.放线菌异核体的亲和性190
7.2.3.放线菌性的分化192
7.2.4.正常致育型、超致育型和原始致育型195
7.2.5.新供体型198
7.2.6.质体是致育性的控制体系202
7.2.7.致育性的相互转变是质体分布状况的改变206
7.3.链霉菌质体的基本特性209
7.3.1.放线菌质体所控制的其它表型209
7.3.2.质体的种间转移212
7.3.3.质体能成为转移染色体基因的载体214
7.4.链霉菌基因工程的前景218
8.青霉菌的控制育种223
8.1.控制育种的意义223
8.2.控制育种和常规杂交育种的比较224
8.3.青霉菌控制育种举例225
9.原生质体融合227
附表 常用染色体座位符号和名称230
主要参考资料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