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2/32866226.jpg)
- 傅伯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9401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1
一、景观与景观生态学1
(一)景观1
(二)景观生态学4
二、景观生态学的发展7
(一)景观综合思想的萌芽7
(二)景观生态学学科思想的巩固9
(三)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初创9
(四)景观生态学的全面发展11
三、景观生态学的展望13
(一)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与范式研究13
(二)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13
(三)面向实际问题,拓展应用领域13
参考文献14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6
一、系统论与景观生态学16
(一)系统论16
(二)景观生态学与系统论的关系17
二、自然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19
(一)自然等级理论19
(二)尺度效应22
三、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异质种群27
(一)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27
(二)异质种群29
(三)异质种群与岛屿生物地理学30
四、渗透理论31
五、地域分异规律33
(二)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34
六、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与核心概念34
(一)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34
参考文献39
第三章 景观结构42
一、景观发育42
二、斑块43
(一)斑块起源43
(二)斑块大小45
(三)斑块形状46
(四)斑块镶嵌47
(五)斑块化与斑块动态47
三、廊道54
(一)廊道起源54
(三)廊道分类55
(二)廊道结构特征55
四、基质56
(一)基质的判定57
(二)孔隙度和边界形状57
五、景观异质性58
六、景观空间格局59
(一)斑块、廊道和基质的构型59
(二)景观构型的确定60
(三)景观对比度60
(四)景观粒径61
(五)附加结构61
七、网络62
(一)廊道网络63
八、生态交错带65
(二)斑块网络65
(一)边缘效应66
(二)生态交错带66
参考文献71
第四章 景观生态过程73
一、干扰与景观格局演变73
(一)干扰类型与常见的干扰现象74
(二)干扰的性质77
(三)干扰的生态学意义79
二、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81
(一)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的概念81
(二)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的特征83
(三)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的生态学意义85
(一)景观中物种运动的方式与类型87
三、景观中的物种运动87
(二)景观中的动物运动88
(三)景观中的植物运动90
四、景观中的水分和养分运动92
(一)景观中水分和养分运动的形式与特征92
(二)景观结构与水分和养分运动94
五、景观中的人文与文化过程99
(一)人类文化与景观建设99
(二)农田景观101
(三)城市景观102
(四)乡村景观104
(五)城乡过渡景观106
参考文献106
(一)景观稳定性的概念111
一、景观稳定性111
第五章 景观动态变化111
(二)景观要素的稳定性114
(三)景观稳定性的尺度问题115
(四)景观稳定性的定量探讨116
二、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117
(一)自然驱动因子117
(二)人为驱动因子120
三、景观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126
(一)景观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127
(二)景观变化对土壤的影响128
(三)景观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129
(四)景观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130
(一)景观变化动态132
四、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132
(二)景观变化模拟的步骤134
(三)景观变化动态模型135
(四)几个景观动态模拟的实例研究138
(五)景观动态模拟的发展趋势144
参考文献145
第六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149
一、景观生态分类149
(一)土地分类方法评价149
(二)景观生态分类150
(三)景观生态分类体系与指标选取151
(四)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152
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评价154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154
(二)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四条基本原则155
(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156
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162
(一)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162
(二)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原则163
(三)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164
四、生态系统综合评价166
(一)生态系统评价的概念166
(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166
参考文献171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173
一、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173
(一)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过程173
(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趋势176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内涵177
二、景观生态规划177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178
(三)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179
(四)景观生态规划的类型184
(五)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192
三、景观生态设计的原理与类型196
(一)景观生态设计原理196
(二)景观生态设计类型197
(三)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的关系199
参考文献200
第八章 景观生态学数量方法202
一、景观空间格局指数202
(一)景观单元特征指数202
(二)景观异质性指数203
二、景观格局分析模型207
(一)空间自相关分析208
(二)地统计学方法209
(三)空间局部插值212
(四)波谱分析213
(五)小波分析214
(六)聚块方差分析216
(七)趋势面分析217
(八)分维分析218
(九)亲和度分析224
(十)细胞自动机228
三、景观模拟模型229
(一)零假设模型230
(二)景观空间动态模型231
(三)景观个体行为模型232
(四)景观过程模型233
参考文献233
第九章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37
一、生物多样性237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37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求239
二、景观多样性240
(一)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划分240
(二)斑块多样性及其生态意义240
(三)类型多样性及其生态意义241
(四)格局多样性及其生态意义242
三、景观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43
(一)斑块与生物多样性244
(二)廊道与生物多样性246
四、景观破碎化与异质种群动态247
五、物种多样性与景观格局多样性的关系249
(一)物种多样性249
(二)景观格局多样性249
六、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区设计251
(一)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过程251
(二)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区研究252
(三)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255
(四)自然保护区景观结构设计案例研究261
参考文献266
第十章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持续利用269
一、景观生态学与土地持续利用评价269
(一)土地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269
(二)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270
二、土地质量指标体系279
(一)土地质量指标的基本概念280
(二)土地质量指标体系281
三、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287
(一)生态指标体系288
(二)经济指标体系289
(三)社会指标体系290
(四)环境效应指标体系291
(五)景观指标体系292
四、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与过程293
(一)一般问题293
(二)初步商讨294
(三)土地利用方式评价295
(四)土地利用系统评价297
(五)景观或区域评价303
(六)综合评价、成果与监测304
参考文献305
第十一章 景观生态学与全球变化310
一、全球环境变化310
(一)森林锐减310
(二)荒漠化311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312
(四)水资源短缺313
(五)全球气候变化313
二、景观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314
(一)景观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315
(二)景观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315
(一)气候变化对景观的影响322
三、景观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322
(二)景观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326
四、景观生态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331
(一)景观尺度上全球变化研究332
(二)全球变化下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334
参考文献335
第十二章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342
一、遥感技术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342
(一)遥感技术基本原理、类型与特征343
(二)遥感图像处理及其在景观分类中的应用348
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351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发展过程351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与功能352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355
参考文献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