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科危急重症中医证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科危急重症中医证治
  • 詹文涛,詹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161361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科危急重症中医证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危急重症中医证治发展概要1

一、内治法治急症的发展1

二、外治法治急症的发展4

三、针灸学治急症的发展4

第二章 危急重症的中医病因学6

一、外感邪毒--六淫之邪和疫疠之邪6

二、内伤病因--情志伤损、正气内虚、内生邪实6

三、意外伤害及中毒7

第三章 内科危急重症的中医发病学8

一、危急重症的一般发病学规律8

(一)以正气内虚发病学说为前提8

(二)以阴阳失调发病学说为基础8

(三)以邪正交急发病学说为特点8

(四)以气化失常的发病学说为变化9

(五)以脏腑经络功能率乱为表现9

二、危急重症的特殊发病学规律10

(一)逆传内陷10

(二)脏器脏真损伤10

(三)恶性因果转换链的形成11

第四章 危急重症的辩证与诊断12

一、指导原则12

二、辩证诊断12

第五章 危急重症中医救治基本法则17

一、顾命17

二、救急17

三、截断18

四、调整18

五、复元18

第六章 截断法在中医危重医学中的应用19

一、邪正交急的病因发病学说是截断法的理论基础19

二、危急重症中恶性因果转换链的形成19

三、截断法的基本思路20

四、截断法的分类20

第七章 伤寒温病学说在危重医学中的应用23

一、伤寒、温病学说是在中医危重医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3

二、伤寒、温病学说将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重放异彩24

三、伤寒、温病学说在危急重症救治中重现特色与优势25

四、伤寒、温病学说的现代化问题25

第二篇 各论27

第一章 高热27

一、基本概念27

二、病因发病学27

三、临床分类与特征28

四、辩证要领30

五、救治思路与方法31

六、治疗方法32

七、现代研究进展36

附:中药新药治疗高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9

第二章 昏迷42

一、基本概念42

二、病因发病学43

三、昏迷的辩证要领45

四、临床证型45

五、救治原则与方法46

六、临床分类证治47

七、急救治疗50

八、几种特殊病因所致昏迷的诊断与治疗52

九、临床体会55

十、方药精选参考55

第三章 抽搐57

一、基本概念57

二、病因发病学57

三、辩证要领与临证思路5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0

五、急救治疗62

六、辩证论治63

七、西医药治疗65

八、癫痫持续状态治疗65

附:中药新药治疗痫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7

第四章 厥脱70

一、基本概念70

二、病因发病学70

三、临床分类与特征71

四、辩证要领73

五、救治思路与方法74

六、厥证治疗75

七、脱证治疗77

八、现代研究进展79

附:中药新药治疗厥脱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2

第五章 暴喘85

一、基本概念85

二、病因发病学85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86

四、中医证治87

五、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9

六、急性肺水肿89

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92

第六章 眩晕94

一、基本概念94

二、病因发病学94

三、临床分类与特征95

四、辩证要领97

五、救治思路97

六、治疗方法98

附: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3

第七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6

一、基本概念106

二、病因发病学106

三、病程病候108

四、证象110

五、诊断113

六、辩证论治114

七、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17

附1: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1

附2:急生心肌梗塞休克的诊断标准125

第八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126

一、基本概念126

二、病因发病学126

三、临床特征与分类127

四、辩证要领129

五、救治思路131

六、治疗方法131

七、现代研究进展135

附1: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37

附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140

第九章 中风143

一、基本概念143

二、病因发病学143

三、临床分类及诊断要点146

四、分期分级150

五、中医证治151

附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156

附2: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60

第十章 败血症165

一、基本概念165

二、病因发病学165

三、临床表现166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6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68

六、治疗169

七、中医急救与证治170

八、中医治疗特别提示172

第十一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74

一、基本概念174

二、病因发病学174

三、临床分期与分型175

四、临床表现及其诊断176

五、中医证治176

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178

第十二章 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179

一、基本概念179

二、病因发病学179

三、临床表现及其诊断180

四、中医证治180

附:受累脏器功能衰竭诊断标准183

第三篇 附录186

一、部分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常用中成药186

二、中枢神经兴奋药193

三、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195

四、正性肌力药物196

五、降压药物199

六、利尿药物201

七、抗心律失常药物202

八、止血药及抗凝药物204

九、抗生素的临床应用207

十、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213

主要参考书目221

后记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