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通信](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2875241.jpg)
- 戴善荣,叶家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8204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数字通信的演进1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1
1.3 信源及信息度量3
1.3.1 信源的数学模型3
1.3.2 信息的度量3
1.4 信道及其容量6
1.4.1 信道模型6
1.4.2 信道容量9
第二章 信源编码11
2.1 信号数字化技术11
2.1.1 引言11
2.1.2 时域波形编码11
2.1.3 频域波形编码23
2.1.4 基于模型的信源编码28
2.2 数据源的无失真压缩编码30
2.2.1 变长度编码与唯一可译性30
2.2.2 霍夫曼编码31
2.2.3 算术码32
2.2.4 Lempel-Ziv码34
2.3 视频信号编码标准35
2.3.1 引言35
2.3.2 JPEG标准35
2.3.3 会议电视编码标准H.26140
2.3.4 MPEG编码标准44
2.4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53
2.4.1 语音数字编码标准53
2.4.2 高保真立体声音频编码标准53
2.4.3 杜比AC-3介绍55
第三章 数字基带传输57
3.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构成57
3.2 数字基带信号58
3.2.1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58
3.2.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61
3.3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67
3.3.1 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67
3.3.2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69
3.3.3 部分响应系统75
3.4 数字基带传输的差错性能80
3.5 扰码与解码82
3.5.1 m序列的产生和性质82
3.5.2 扰码与解扰原理87
3.6 眼图88
3.6.1 什么是眼图88
3.6.2 眼图的基本原理88
3.6.3 眼图的模型90
3.7 均衡技术91
3.7.1 时域均衡原理91
3.7.2 时域均衡器的实现95
3.7.3 二维基带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97
第四章 数字载波调制105
4.1 二进制数字调制105
4.1.1 二进制数字调制及其频谱特性106
4.1.2 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22
4.1.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的比较131
4.2 多进制数字调制133
4.2.1 波特率与频带利用率133
4.2.2 多进制幅移键控系统(MASK)134
4.2.3 多进制相移键控系统(MPSK)137
4.2.4 多进制频移键控系统(MFSK)147
4.2.5 多电平正交幅度调制技术(MQAM)149
4.3 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163
4.3.1 多载波调制163
4.3.2 最小频移键控系统(MSK)164
4.3.3 平滑调频(TFM)168
4.3.4 高斯预滤波的最小频移键控(GMSK)170
第五章 复用技术173
5.1 时分复用(TDM)173
5.1.1 TDM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73
5.1.2 TDM系统中的帧结构与调整174
5.1.3 群路复接概念175
5.1.4 TDMA概念176
5.2 频分复用(FDM)178
5.2.1 FDM工作原理和信号特性178
5.2.2 FDM的过调制门限181
5.2.3 交叉干扰183
5.3 CDMA原理及应用186
5.3.1 扩频通信基本原理186
5.3.2 功率控制190
5.3.3 CDMA原理及应用191
第六章 最佳接收194
6.1 最佳接收机问题的提出194
6.2 输出信噪比最大195
6.3 概率的方法197
6.4 匹配滤波器的特性202
6.5 匹配滤波器设计205
6.6 维纳滤波器206
第七章 同步原理210
7.1 载波同步的方法212
7.1.1 直接法(自同步法)212
7.1.2 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214
7.1.3 载波同步方法的比较218
7.2 码元同步218
7.2.1 常见的码元同步技术219
7.2.2 内插法同步的原理224
7.3 帧同步(群同步)229
7.3.1 起止式同步法230
7.3.2 插入式同步法230
7.3.3 帧同步保护技术236
7.4 网同步237
7.4.1 网同步方法238
7.4.2 SRTS法240
第八章 差错控制编码245
8.1 线性分组码245
8.1.1 基本概念245
8.1.2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与译码249
8.1.3 双明码的监督矩阵252
8.1.4 循环码252
8.1.5 纠突发氏错措施--交错码257
8.1.6 BCH码和RS码258
8.2 卷积码259
8.2.1 卷积码概念259
8.2.2 维特比译码262
参考文献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