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出版史概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出版史概要
  • 张召奎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17088·17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58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出版史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杨海波1

序言 杨海波1

目录1

目录1

第一节古老的事业新兴的学科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古老的事业新兴的学科3

第二节出版事业史研究的范围9

第二节出版事业史研究的范围9

第三节 出版事业史研究的对象12

第三节 出版事业史研究的对象12

第四节 出版事业史研究的分期14

第四节 出版事业史研究的分期14

第五节研究出版史的现实意义18

第五节研究出版史的现实意义18

第二章我国出版事业的萌芽时期21

第二章我国出版事业的萌芽时期21

源23

第一节我国出版事业的产生与探23

源23

第一节我国出版事业的产生与探23

第二节我国早期书籍的出版30

第二节我国早期书籍的出版30

一 先秦时期的书籍出版36

一 先秦时期的书籍出版36

第三节先秦时期编辑出版概略36

第三节先秦时期编辑出版概略36

二孔子的编辑工作39

二孔子的编辑工作39

三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出版事42

业的影响42

三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出版事42

业的影响42

第三章我国古代出版事业的发展44

第三章我国古代出版事业的发展44

初兴46

第一节两汉魏晋出版事业的46

第一节两汉魏晋出版事业的46

初兴46

一 纸的发明是出版事业大发展的前提47

一 纸的发明是出版事业大发展的前提47

二 西汉书店的出现是我国发行史的开端50

二 西汉书店的出现是我国发行史的开端50

三 两汉魏晋著作家的代表著作53

三 两汉魏晋著作家的代表著作53

第二节印刷术的问世是出版事业65

第二节印刷术的问世是出版事业65

大发展的关键65

大发展的关键65

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出版史上划时代的大事65

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出版史上划时代的大事65

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大革命71

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大革命71

一 写本风行的隋代图书出版76

第三节 隋唐后各代图书出版概述76

第三节 隋唐后各代图书出版概述76

一 写本风行的隋代图书出版76

二 稳步发展的唐代图书出版82

二 稳步发展的唐代图书出版82

三 繁荣兴盛的宋代图书出版93

三 繁荣兴盛的宋代图书出版93

四 别具风格的元代图书出版111

四 别具风格的元代图书出版111

五 不断创新的明代图书出版122

五 不断创新的明代图书出版122

六 由盛到衰的清代图书出版134

六 由盛到衰的清代图书出版134

第四节我国古代出版发行机构的149

第四节我国古代出版发行机构的149

建立与发展149

建立与发展149

一 官刻机构的逐步建立150

一 官刻机构的逐步建立150

二坊刻和家刻的盛行155

二坊刻和家刻的盛行155

三书肆业的发展159

三书肆业的发展159

第四章我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形成163

第四章我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形成163

一 我国印刷术的外传促进世界出版业发展166

一 我国印刷术的外传促进世界出版业发展166

第一节由雕印到铅印的转变166

第一节由雕印到铅印的转变166

二 西方印刷技术的传入推动我国出版业改革170

二 西方印刷技术的传入推动我国出版业改革170

书174

三我国农民革命政权仍用雕版印174

三我国农民革命政权仍用雕版印174

书174

一 外国人在中国的出版活动181

动荡中产生181

一 外国人在中国的出版活动181

第二节近代出版业在社会的激烈181

动荡中产生181

第二节近代出版业在社会的激烈181

二 洋务派的出版动向184

二 洋务派的出版动向184

三维新派的出版简况187

三维新派的出版简况187

四 革命派的书刊出版192

四 革命派的书刊出版192

第三节近代新式印书馆的建立199

第三节近代新式印书馆的建立199

型207

第四节我国近代出版物的新类207

第四节我国近代出版物的新类207

型207

第五章我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兴起214

第五章我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兴起214

转变216

第一节我国书刊宣传方向的划时代216

第一节我国书刊宣传方向的划时代216

转变216

一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217

一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217

二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的早期出版活动219

二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的早期出版活动219

三 宣传马克思主义期刊的223

创办223

创办223

三 宣传马克思主义期刊的223

四 我国最早介绍与译出的马列主义著作228

四 我国最早介绍与译出的马列主义著作228

第二节现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233

第二节现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233

一 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机构的初建234

一 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机构的初建234

二期刊杂志的空前繁荣244

二期刊杂志的空前繁荣244

三期刊编辑的楷模恽代英、萧278

楚女278

三期刊编辑的楷模恽代英、萧278

楚女278

四 马列主义著作和社会科学书籍的出版286

四 马列主义著作和社会科学书籍的出版286

五我国商业性出版企业的新贡献295

五我国商业性出版企业的新贡献295

六 反动统治者对进步书刊的查禁302

六 反动统治者对进步书刊的查禁302

一 国民党争夺出版阵地307

争夺战307

第三节国共两党在出版事业上的307

第三节国共两党在出版事业上的307

争夺战307

一 国民党争夺出版阵地307

二共产党书刊转入地下出版313

二共产党书刊转入地下出版313

三党领导左翼文化团体坚守岗位319

三党领导左翼文化团体坚守岗位319

四 鲁迅的编辑与校对工作326

四 鲁迅的编辑与校对工作326

五 战斗在白区的三家进步书店337

五 战斗在白区的三家进步书店337

六 首次在红色政权下印行的351

书刊351

六 首次在红色政权下印行的351

书刊351

第六章我国现代出版业的成长360

第六章我国现代出版业的成长360

中壮大361

第一节人民出版事业在民族战争361

中壮大361

第一节人民出版事业在民族战争361

一解放区书刊在抗战中兴起362

一解放区书刊在抗战中兴起362

二 国统区书刊在斗争中发展374

二 国统区书刊在斗争中发展374

行390

行390

三 沦陷区抗日书刊在逆境中印390

三 沦陷区抗日书刊在逆境中印390

四 人民出版家邹韬奋394

四 人民出版家邹韬奋394

五抗战时期革命文艺书籍的出版405

五抗战时期革命文艺书籍的出版405

六新华书店的建立和发展410

六新华书店的建立和发展410

第二节我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全面416

第二节我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全面416

变革416

变革416

一 毛泽东等著作的发表指明了变革的方向417

一 毛泽东等著作的发表指明了变革的方向417

二 解放战争初期我国出版业的变化424

二 解放战争初期我国出版业的变化424

三新华书店由分散到统一经营432

三新华书店由分散到统一经营432

四 我国出版事业进入为人民服务的新时期437

四 我国出版事业进入为人民服务的新时期437

第三节 我国现代印刷业概况及科445

第三节 我国现代印刷业概况及科445

技书籍出版445

技书籍出版445

一现代印刷技术的改进446

一现代印刷技术的改进446

二 印刷工人的经济生活和政治454

斗争454

二 印刷工人的经济生活和政治454

斗争454

三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科技书籍的466

出版466

三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科技书籍的466

出版466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476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476

一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出版方针480

第一节新中国的出版发行方针与480

一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出版方针480

政策480

第一节新中国的出版发行方针与480

政策480

二 对私营出版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486

二 对私营出版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486

三我国现行的稿酬制度490

三我国现行的稿酬制度490

长495

长495

第二节社会主义出版物的急剧增495

第二节社会主义出版物的急剧增495

一居重要地位的社会科学著作497

一居重要地位的社会科学著作497

二 空前繁荣的新文艺作品的出版504

二 空前繁荣的新文艺作品的出版504

三 大幅度增长的科技读物和教科书521

三 大幅度增长的科技读物和教科书521

四 逐年增多的少年儿童读物532

四 逐年增多的少年儿童读物532

版业539

五卓有成效的古籍整理和民族出539

版业539

五卓有成效的古籍整理和民族出539

六 数量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期刊印行543

六 数量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期刊印行543

第三节我国书刊发行网的形成547

第三节我国书刊发行网的形成547

一 我国书刊发行的主渠道——新华书店548

一 我国书刊发行的主渠道——新华书店548

二 书刊发行的支渠道——供销社售书点554

二 书刊发行的支渠道——供销社售书点554

三 书刊发行的分渠道——集体个体书店557

三 书刊发行的分渠道——集体个体书店557

装备562

第四节我国印刷业采用先进技术562

装备562

第四节我国印刷业采用先进技术562

一现代书刊印刷生产能力的不断563

提高563

提高563

一现代书刊印刷生产能力的不断563

二 书刊印刷质量和装帧艺术的逐步改进565

二 书刊印刷质量和装帧艺术的逐步改进565

道路570

第八章结语570

第一节我国出版事业经历的曲折570

第一节我国出版事业经历的曲折570

第八章结语570

道路570

第二节我国出版事业发展史上的575

三大特点575

三大特点575

第二节我国出版事业发展史上的575

第三节我国出版事业在改革中前579

进579

进579

第三节我国出版事业在改革中前579

后记588

后记5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