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日血战三部曲 第1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宏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60224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日血战三部曲 第1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华北和沪京杭的沦陷,八路军四大战略支点的建立(1937年7月--12月)3
第一节 平津失守与华北的危机3
(一) 事变前的军事形势3
1、日本方面3
2、中国政府方面9
(二) 芦沟桥事变及其南京政府的态度16
1、事变爆发,日本“现地解决”的阴谋16
2、共产党的抗战宣言和蒋介石的庐山谈话21
3、日寇占领平津及其夺取全华北的准备24
(三) 南口、张家口的失守,华北的危机32
1、南口--张家口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33
2、战前敌我态势34
3、共产党的战略计划37
4、国民党军南口战役的失败38
(四) 华北的军事形势41
第二节 “八一三”国民党军在上海的抵抗53
(一) 不设防的上海53
(二) 虹桥事件--上海之战的导火线57
(三) 上海之战爆发60
1、最初的十天(8月13日--22日)60
2、决定性的四十天(8月23日--10月2日)63
第三章 国民党军华北战线的崩溃,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73
(一) 日寇的战争计划与山西的战略地位73
(二) 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77
(三) 日军的两翼迂回79
1、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与红军改编87
(四) 共产党的战略决策87
2、党中央战略部署的变更93
3、八路军平型关大捷97
(五) 太原失陷,国民党军华北战场解体106
1、日寇大本营的十月方略106
2、忻口战役,八路军与阎军联合作战109
3、国民党军在河北平原的失利118
4、太原失陷120
5、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正规战在华北解体127
第四节 上海、南京的陷落129
(一) 上海抗战后期及淞沪撤退(10月3日--11月12日)129
(二) 蒋介石的妥协,南京的陷落134
(三) 日寇南京大屠杀143
(二) 八路军的四大战略支点151
(一) 日军兵力配置151
第五节 八路军的分兵 四大战略支点的建立151
(三) 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153
(四) 八路军以山西为中心的分兵155
第二章 国民党军临汾、徐州的撤退,八路军十大战略区的创立(1938年1月--6月)168
第一节 南京失陷后的军事形势168
(一) 中日双方的战略态势168
(二) 关于国民党军战略得失的分析177
(三) 共产党的战略建议180
1、日寇的战略企图180
2、中共中央向国民党的战略建议180
第二节 同蒲路之战184
(一) 第一阶段:国民党丧失晋南184
(二) 第二阶段:八路军收复十八县187
(一) 战前形势194
第三节 津浦路之战194
(二) 敌酋矶谷廉介冒险深入196
(三) 国民党军仓促布防201
(四) 台儿庄战役204
(五) 台儿庄战役的经验教训210
第四节 徐州会战213
(一) 日寇徐州作战的准备213
(二) 国民党军对徐州会战的准备与筹划216
(三) 第5战区主力主动后撤218
(四) 国民党军炸开黄河大提放水拒敌220
第五节 八路军在华北实施全面战略展开,游击战争在敌后广泛发展222
(一) 晋察冀边区223
(二) 平西、冀东游击区231
(三) 晋西北根据地232
(四) 晋察绥边游击区236
(五) 晋冀豫根据地236
(六) 冀南游击区240
(七) 冀鲁边游击区240
(八) 豫北游击区240
(九) 晋西根据地241
(十) 山东游击区243
第三章 武汉、广州失陷,国民党军正规战全面失利,敌后战场形成,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250
第一节 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全面失利250
(一) 武汉失守250
1、日寇侵占武汉的战略目的250
2、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255
3、武汉战役262
(1) 第一阶段,国民党军的战略失误263
(2) 第二阶段,武汉失守273
4、武汉战役的历史教训292
(二) 广州陷落296
1、华南之战的国际背景296
2、中日双方兵力部署297
3、广州失守299
第二节 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300
(一)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300
(二) 八路军华北五大根据地的建立304
1、晋察冀边区306
2、晋绥边区314
3、晋冀鲁豫区318
4、晋西根据地325
5、山东根据地326
(三) 新四军挺进大江南北329
1、新四军的编成329
2、党中央的战略部署333
3、新四军挺进敌后337
(1) 江南敌后茅山根据地的初创337
(2) 江北皖中地区的游击战争341
(3) 豫皖苏边的游击战争344
(四) 武汉、广州敌后游击战争的准备346
1、鄂豫地区346
2、东江地区347
第三节 广州、武汉失守后的军事形势347
(一) 敌我态势347
(二) 相持阶段的到来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