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科医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科医学概论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范关荣,施榕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4391538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科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与全科医师1

(一)全科医学2

(二)全科医疗3

(三)全科医师4

第三节 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基础6

(一)通科医师时代6

(二)专科化发展时代6

(三)专科与全科协调发展的阶段7

(一)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8

第四节 全科医学产生的科学和社会基础8

(二)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9

(三)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10

第五节 国内外全科医学发展状况13

(一)国外全科医学的发展状况13

(二)中国的全科医学15

第六节 医学生学习全科医学的意义17

(一)树立整体医学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17

(二)真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18

(三)激发医务人员从事全科医学的责任感18

(四)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和医德医风18

(五)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18

(一)历史回顾法19

第七节 学习全科医学的基本方法19

(二)哲学剖析法20

(三)实践体会法20

(四)对比学习法20

(五)科学研究法21

第二章 全科医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22

第一节 概述22

第二节 全科医学的整体医学观22

(一)对医学的认识22

(二)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23

第三节 全科医学的系统整体论26

(一)一般系统理论26

(二)还原论与传统的整体论27

(三)系统整体论28

第四节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30

(一)以病人为中心的基层医疗30

(二)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31

(三)以社区为导向的服务32

(四)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32

(五)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33

(六)综合性服务33

(七)持续性服务34

(八)可及性服务35

(九)协调性服务35

(十)团队合作的形式35

第一节 概述37

第三章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37

(一)了解病人就医背景38

第二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基本观点38

(二)全科医师的应诊过程41

(三)医师的作用42

(四)有关健康的价值观51

(五)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决策要素52

第三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诊疗模式53

(一)收集资料53

(二)临床判断56

(三)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模式59

(四)临床判断的新工具-功能状态量表61

(一)病人管理64

第四节 病人管理与病人健康教育64

(二)病人健康教育68

第四章 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73

第一节 概述73

第二节 家庭的定义、结构和功能73

(一)家庭的定义73

(二)家庭的结构74

(三)家庭的功能77

第三节 家庭动力学与家庭系统理论79

(一)家庭动力学79

(二)家庭系统理论80

(二)根据家庭生活周期预测家庭问题82

第四节 家庭生活周期与家庭资源82

(一)家庭生活周期82

(三)根据家庭生活周期提供预防性服务83

(四)家庭资源87

(五)家庭危机87

第五节 家庭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89

(一)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89

(二)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对家庭功能的影响91

第六节 家庭评估92

(一)家庭基本资料92

(二)家系图93

(三)家庭圈93

(四)家庭关怀度指数(家庭功能APGAR表)94

(五)家庭动力学评估95

(六)家庭适应度与凝聚度96

(七)McMaster家庭评估97

第七节 家庭照顾98

(一)家庭咨询98

(二)家庭治疗102

(三)家访105

第五章 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108

第一节 社区及社区环境与健康108

(一)社区的定义及要素108

(二)社区环境与健康108

(一)初级卫生保健110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110

(二)社区卫生服务111

第三节 社区健康的实施114

(一)社区动员114

(二)社区诊断116

(三)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117

(四)制定社区健康的工作计划118

(五)社区健康项目的评价119

第四节 特殊人群的社区保健120

(一)妇女儿童的社区保健120

(二)老年人社区保健124

第一节 概述126

第六章 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126

第二节 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优势与观念127

(一)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观念127

(二)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优势129

(三)全科医师提供预防医学服务的流程130

第三节 临床预防医学的方法130

(一)免疫接种131

(二)生长发育评价132

(三)早期诊断133

(四)周期性健康检查135

(五)健康危险因素评价144

(一)常见疾病的筛检146

第四节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146

(二)与职业有关的预防保健148

(三)健康促进150

(四)自我保健155

第七章 人际交往与医患关系157

第一节 概述157

第二节 人际交往157

(一)人际认知157

(二)人际印象160

(三)人际吸引161

第三节 人际沟通163

(一)人际沟通163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164

(三)人际沟通技能166

第四节 医患关系169

(一)医患关系的模式169

(二)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169

第五节 医患关系的沟通171

(一)沟通的作用171

(二)沟通的要求171

(三)沟通的形式171

(四)医患沟通的途径173

(五)需特别沟通的病人173

第二节 全科医疗的作用和地位176

(一)全科医疗是以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的新型卫生服务176

第一节 概述176

第八章 全科医疗机构的组建与管理176

(二)全科医疗是满足人们基本卫生需求的理想的服务模式177

(三)全科医疗机构是初级卫生保健的组织中心177

(四)全科医师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骨干力量177

(五)全科医疗体现了“大卫生”的观念177

第三节 全科医疗的组建178

(一)全科医疗的组建原则178

(二)全科医疗机构的设备178

第四节 全科医疗的管理182

(一)全科医疗的目标管理182

(二)全科医疗的人事管理183

(三)全科医疗的质量管理184

(四)全科医疗的财务管理186

第九章 全科医疗中的居民健康档案188

第一节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及方式188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与意义188

(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几种方式189

第二节 个人健康档案190

(一)个人健康问题记录190

(二)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192

(三)会诊和转诊记录193

(四)免疫接种计划表193

第三节 家庭健康档案193

(一)家庭基本资料194

(三)家庭评估资料195

(二)家系谱(图)195

(四)家庭主要问题目录196

(五)家庭成员健康资料196

第四节 社区健康档案197

(一)社区基本情况197

(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197

(三)社区卫生服务情况198

(四)社区居民健康状况198

第五节 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与管理202

(一)应用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全科医疗服务202

(二)应用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全科医疗教学202

(三)应用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全科医疗研究203

附表一 上海市某街道60岁以上老人健康调查表204

附表二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入网体检表206

第十章 全科医学教育207

第一节 概述207

第二节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207

(一)全科医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208

(二)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学科教育210

(三)全科医学的毕业后教育211

(四)全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212

第三节 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途径213

(一)中国发展全科医学的意义213

(二)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途径214

第四节 全科医学教学内容和方法217

(一)全科医学教学内容218

(二)教学环境与方法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