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科学研究论著提要 1994年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科学研究论著提要 1994年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2906243.jpg)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科研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科学研究论著提要 1994年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民族理论和政策1
关于”社会主义民族”的探讨和商榷&杨荆楚1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的必然选择&果洪升2
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果洪升4
世界新格局与民族的发展&华辛芝4
少数民族山区经济发展探微&李家秀5
试谈民族发展意识与国家整体观念&齐犁6
理想模式的追求&陈建樾6
中国宪法与政府&陈建樾钱之强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陈建樾9
道器之间&陈建樾9
民族学11
改革开放与中国少数民族&满都尔图11
达斡尔族&满都尔图12
泰国山区少数民族族经济开发考察&曹成章12
大理白族的婚俗和族规村约&詹承绪13
桑植白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詹承绪14
怒江州碧江县洛本卓区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詹承绪 刘龙初 修世华15
浅谈纳西族同汉族的通婚(日文)&李近春16
中国少数民族婚丧风俗&严汝娴17
民族婚姻&严汝娴18
中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与社会进步&严汝娴19
浙江畬族的葬俗初析&王承权21
永宁摩梭人的阿注婚&王承权22
海南苗族的习俗与文化&王承权23
小泉畲族的文化习俗&王承权24
樟树岭畬族的文化习俗&王承权25
江孜手工业调查材料&陆莲蒂25
托吉豀卡调查材料:婚姻与家庭&陆莲蒂26
传统藏剧和新藏剧&陆莲蒂27
乌拉差役与西藏的”人权”&陆莲蒂28
对酗酒问题的思考&王昭武29
下雷壮族的“霜降节”&王昭武30
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亲缘关系&刘龙初31
兰坪维西白族那马人的婚丧与节日&刘龙初31
佤族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特点问题&罗之基32
傣族的传统教育及其影响&张元庆33
邦外景颇族浪速支的风俗习惯&萧家成 雷道龙34
梁河阿昌族的文化习俗&萧家成35
陇川阿昌族的文化习俗&萧家成 滕茂芳36
宝石岭岗景颇族勒期支的风俗习惯&萧家成37
论民族学术语及其体系&萧家成38
从四十年巨大变化看西藏人权&杜荣坤39
班禅大师返藏与《十七条协议》&姚兆麟40
乾隆二十九条藏内善后章程考略&姚兆麟42
论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基本特点&姚兆麟43
?马卡豀卡调查报告&姚兆麟44
《达赖喇嘛传》及其作者牙含章&姚兆麟45
西藏封建庄园与西欧中世纪社会&张江华46
《十六法》与十六世纪初期的藏族社会&诺布旺丹47
大译师仁青桑布与藏传佛教护法神小考&诺布旺丹48
活佛转世思想考述&诺布旺丹48
西藏封建农奴制研究概述&吴从众49
《西藏封建农奴制论研究文选》一书的《序论》&吴从众50
日喀则艾马岗和牛豀卡调查报告&吴从众51
江孜康马县下涅如地区调查报告&吴从众51
中国维吾尔族脱贫致富的对策&任一飞52
都市邻里关系—北京四合院邻里关系的演变&李彬53
龙族的图腾&何星亮54
官名的起源与图腾&何星亮55
中国各族的图腾神话&何星亮55
象形文字的产生与图腾&何星亮56
图腾崇拜与法的起源&何星亮57
图腾文化与人类诸文化的起源&何星亮57
海南回族的风俗&张继焦58
域外学者对海南语言的研究&张继焦59
加强国际交流促进都市人类学研究&杜荣坤60
都市人类学&阮西湖 任一飞61
苏联民族共和国的国语运动的城市语言问题&阮西湖62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阮西湖63
当前外国民族理论的主要流派&阮西湖63
初析坦桑尼亚的民族过程一体化&葛公尚64
都市人类学&陈鹏65
文化人类学与都市化问题&陈鹏66
东南亚民族的立体分布与“排挤论”&陈鹏67
东南亚各国民族与文化&陈鹏68
古罗马时期欧洲的民族过程&穆立立69
苏联民族危机探源&穆立立69
关于苏联民族问题的思考&穆立立70
民族历史72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史金波72
积极开展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研究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史金波73
论少数民族近、现代史研究&史金波74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综述&史金波75
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考释&史金波76
柯尔克孜族&杜荣坤 安瓦尔77
维吾尔族简史&任一飞 程溯洛78
王静如先生对契丹文字研究的学术贡献&刘凤翥79
辽钱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刘凤翥80
刘备的后裔在契丹&刘凤翥82
契丹王朝何时何故改称大辽&刘凤翥82
契丹大?大银钱和契丹小字小铜钱&刘凤翥83
无字碑上字最奇&刘凤翥84
论元代畏兀儿人桑哥与 哲笃的理财活动&罗贤佑85
瓦刺史&白翠琴86
论北魏对周边民族的政策——魏晋南北朝民族政策探究之四&白翠琴87
《蒙古游牧记》浅论&蔡家艺88
何秋涛的西北史地研究&蔡家艺89
阿玉奇汗&蔡家艺90
噶尔丹&蔡家艺90
拉藏汉&蔡家艺91
回族对祖国科学文化的贡献&黄庭辉92
从风俗习惯看回族文化特点&范玉梅93
中国象征词典&范玉梅93
清廷统治游牧民族旗的初期政策&傅克东94
清代的满汉通婚及有关政策&滕绍箴95
满乡巨变——叶赫满族镇调查报告&滕绍箴96
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流域各族与中原关系史&古清尧96
也谈“澶渊之盟”的形成的原因&李大龙98
西汉西域都护略论&李大龙99
西藏地方与达赖喇嘛&常凤玄100
关于波密土王甘南木第巴的调查资料&常凤玄100
关于吐蕃摩崖碑的调查资料&常凤玄101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西藏人民获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伍昆明101
康区土司建制述评&孟庆芬102
论西藏封建庄园的内、外“差”剥削&郭冠忠103
略谈西藏社会的巨变&郭冠忠104
明朝对苗族地区的民族政策&王慧琴105
跨越太平洋的苗族在迁徙&王慧琴106
南诏商业交换关系简论&管彦波108
唐初西洱河蛮的原始习惯规范&管彦波109
佛教禅宗兴盛于大理的复合因素&管彦波109
南诏文化积淀中的一种积极因素拟唐试论&管彦波110
南诏对?地的征服及其别都拓东之设置&管彦波111
商代政治疆域与商文化影响范围&宋新潮112
商代青铜面具小考&宋新潮112
殷商文化区域研究&宋新潮113
习惯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周勇114
民族语言116
第二战略目标与民族语言研究&道布116
说后缀&道布116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孙宏开117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图&孙宏开118
从词汇比较看西夏语与藏缅语族羌语支的关系&孙宏开119
运用底层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欧阳觉亚120
蒙古语科尔沁土语的语气词&查干哈达121
从《民族语文》刊载的论文看中国蒙古语族语言研究&孙竹122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孙竹123
梵藏汉对照词典&安世兴124
藏文藻饰词释难&安世兴125
寺院—历史上藏族文化的中心&安世兴126
道孚藏语双擦音声母的声学分析&孔江平127
藏语拉萨话元音、韵母的长短及其与声调的关系&孔江平128
道孚藏语双塞音声母的声学性质&孔江平129
塔吉克语句子结构&高尔锵131
句子主要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维吾尔语言看句法的共性&高尔锵132
维吾尔语罗布话名词的领格和宾格&米海力133
关于突厥语族语言元音和谐性质问题的探讨&吴宏伟134
突厥语族语言元音和谐的类型&吴宏伟135
哈萨克语格的演变&吴宏伟135
中国双语教育的发展与问题&周庆生136
中国双语教育类型&周庆生137
西双版纳傣语亲属称谓语义成分分析&周庆生138
锡伯语的藻饰词&李树兰139
朝鲜语方言调查报告&宣德五 赵习 金淳培140
论鄂温克语的词组结构&朝克141
鄂温克语基本词汇集&朝克142
索伦语基本例文集&朝克143
论蒙古语和鄂温克语共有词元音关系(日文)&朝克145
彝文及彝文图录&武自立146
彝语支调类诠释&陈康147
米必苏语初探&李永燧148
哈尼文和模糊语言学&李永燧149
云南民族语言调查的新收获:米必苏语及其他&李永燧150
傈僳族音节文字的研究及发展发掘工作&木玉璋151
傈傈族首领木必入怒江史迹考&木玉璋152
景颇族的姓名&徐悉艰153
勒期语&徐悉艰154
浪速语&徐悉艰155
布朗族民歌格律初探&颜其香156
壮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古壮字字典》读后&郑贻青157
壮汉语序的异同与双语教学&李旭练158
中国拉祜语方言地图集&金有景159
英文目录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