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德市志 1978-2005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建德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4243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686页
- 主题词:建德市-地方志-1978~200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德市志 1978-2005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建置政区127
第一章 建置127
第一节 沿革127
附一:建德市(县)建置沿革127
附二:严州沿革129
附三:建德撤县设市专记129
第二节 乡镇、街道建置131
附四:2007年建德市行政村规模调整情况137
第二章 政区140
第一节 境域141
第二节 城区143
第三章 街道 乡镇144
第一节 新安江街道145
第二节 更楼街道148
第三节 洋溪街道150
第四节 梅城镇152
第五节 寿昌镇155
第六节 乾潭镇158
第七节 大同镇161
第八节 三都镇163
第九节 杨村桥镇165
第十节 下涯镇169
第十一节 大洋镇171
第十二节 大慈岩镇174
第十三节 航头镇176
第十四节 李家镇178
第十五节 莲花镇180
第十六节 钦堂乡182
第二编 自然环境187
第一章 地质187
第一节 地史188
第二节 构造188
第三节 地层189
第四节 岩石190
第二章 地理191
第一节 地貌191
第二节 气候199
第三节 水文204
第四节 土壤206
第三章 自然资源207
第一节 土地资源207
第二节 水资源210
附一:建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估211
第三节 矿产资源214
附二:建德市碳酸钙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17
第四节 动植物资源220
第四章 自然灾害247
第一节 水、旱、风、雹灾247
第二节 地质灾害250
第三编 人口253
第一章 数量与分布253
第一节 人口数量253
第二节 人口分布255
第三节 人口普查256
附:建德市统计局关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56
第二章 人口构成259
第一节 性别构成259
第二节 年龄构成260
附:百岁老人调查260
第三节 民族构成264
第四节 姓氏构成与分布265
附一:建德市同姓氏300人以上村分布图277
附二:建德市姓氏一览277
第三章 人口变迁280
第一节 迁徙280
第二节 流动282
第四章 婚姻家庭283
第一节 婚姻283
第二节 家庭286
第五章 计划生育287
第一节 政策法规287
第二节 宣传教育288
第三节 技术服务289
第四节 计划生育成果289
第六章 人口素质290
第一节 身体素质290
第二节 文化素质298
第四编 居民生活303
第一章 经济收入303
第一节 农村居民收入303
第二节 城镇居民收入303
第三节 城乡居民收入比较304
第二章 资产积累305
第一节 固定资产305
第二节 流动资产305
第三章 消费支出306
第一节 日常生活消费306
第二节 教育文化消费307
第三节 医疗保健消费308
第四节 时尚爱好消费308
第五节 旅游休闲消费308
附一:四个村农民生活状况调查312
附二:一户城镇中等收入家庭30年收支明细账319
第五编 环境保护329
第一章 环境质量329
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330
第二节 降水质量331
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质量332
第四节 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333
第五节 声环境质量334
第二章 污染防治336
第一节 工业污染状况336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337
第三节 水污染治理339
第四节 噪声污染治理340
第五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342
第三章 生态保护与建设344
第一节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44
第二节 生态乡镇建设345
第三节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347
第四章 环境监测349
第一节 常规监测349
第二节 自动监测351
第三节 环境计量认证及标准化建设351
第四节 应急监测351
第五章 环境保护管理352
第一节 建设项目管理352
第二节 污染源监督管理353
第三节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354
第四节 环境执法355
第五节 创建绿色家园358
第六编交通建设361
第一章 公路361
第一节 高速公路361
第二节 国道362
第三节 省道365
第四节 县、乡道与专用公路366
第五节 康庄(通村)公路371
第六节 公路养护与绿化381
第七节 公路客货运输382
第八节 交通服务设施385
第二章 水路386
第一节 航道386
第二节 码头渡口388
第三节 水路客货运输389
第三章 铁路 机场391
第一节 铁路391
第二节 千岛湖通用机场393
第四章 桥梁 隧道393
第一节 新安江、富春江桥梁394
第二节 铁路桥梁、隧道395
第三节 公路桥梁、隧道395
第五章 体制改革405
第一节 投资体制改革405
第二节 经营机制改革405
第三节 管理体制改革406
第七编 能源建设413
第一章 水力发电工程413
第一节 新安江水力发电站增容改造413
第二节 小型水电站开发建设415
第二章 热电站418
第一节 热电联产电厂419
第二节 余热发电厂419
第三节 石煤综合利用电厂420
第三章 输变电工程421
第一节 新安江电厂升压站421
第二节 输变电系统422
第三节 农村电网改造425
第四节 输变电管理426
第四章 生态能源开发利用426
第一节 沼气技术推广应用427
第二节 太阳能利用429
第三节 省柴灶推广普及431
第四节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432
第五章 能源消费434
第一节 综合能源消费量435
第二节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435
第三节 电能消费436
第八编 城乡建设443
第一章 建设规划443
第一节 城市规划443
第二节 村镇规划444
第三节 规划管理445
第二章 市政建设445
第一节 公共设施446
第二节 园林绿化452
第三节 环境卫生453
第四节 路网改造454
第五节 市政工程队伍与设施管理456
第六节 墙体材料改革457
第七节 主要建筑457
第三章 小城镇建设459
第一节 乾潭镇459
第二节 梅城镇460
第三节 寿昌镇462
第四节 其他集镇463
第四章 小康村建设464
第一节 小康村建设达标464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468
第三节 小康村典型469
第五章 重点工程与新区开发472
第一节 重点工程472
第二节 新区开发474
第六章 城市管理476
第一节 市容管理476
第二节 城市执法管理477
第三节 城区河道管理478
第四节 城镇房屋拆迁478
第九编 经济总情484
第一章 经济总量484
第一节 生产总值486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490
第三节 工业总产值492
第四节 农业总产值494
第五节 第三产业增加值497
第二章 经济质量497
第一节 节能减排497
第二节 绿色工业与高新技术工业产值498
第三节 资本效率500
第四节 资本转速501
第五节 产值效益强度502
第六节 劳动效率502
第七节 实收资本503
第三章 经济结构504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505
第二节 产业结构508
第三节 经济外向度509
第四节 工业行业结构510
第五节 农村经济结构512
第四章 固定资产投资514
第一节 投资规模515
第二节 投资结构515
第三节 重点项目517
第四节 房屋竣工面积520
附:建德市社会经济综合指数横向比较521
第十编 经济体制改革531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531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改革532
第二节 农业经营机制改革534
第三节 农业管理体制改革535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539
第二章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539
第一节 企业管理体制改革540
第二节 企业经营机制改革541
第三节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544
第三章 商业经济体制改革554
第一节 经营机制变革555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557
第三节 商品流转与价格管理体制改革560
第四节 局属商业企业变革567
第四章 供销合作体制改革569
第一节 经营机制改革569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571
第三节 专营商品流通体制改革575
第四节 供销新型业态576
第五节 市社属企事业单位变革578
第十一编工业584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结构584
第一节 国有工业588
第二节 县属集体工业589
第三节 乡镇工业590
第四节 民营工业591
第二章 工业行业592
第一节 化工医药业595
第二节 建材水泥业596
第三节 冶金加工业597
第四节 纺织服装业598
第五节 电子电器业598
第六节 轻工机械业599
第七节 五金工具业600
第八节 食品饮料业600
第九节 煤炭采掘业600
第三章 企业类型601
第一节 上市公司601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602
第三节 规模企业603
第四节 境内中央、省、杭州市属企业609
第四章 工业开发区610
第一节 省级经济开发区611
第二节 有机硅特色产业基地612
第三节 乡镇工业功能区613
第五章 企业管理615
第一节 基础管理616
第二节 环境保护管理617
第三节 安全生产618
第四节 人才培训与职称评定620
第五节 协会管理621
第六章 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622
第一节 新产品开发与专利、发明622
第二节 技术改造626
第三节 市场拓展627
第四节 技术中心627
附:名牌产品与著名商标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