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书院史 增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书院史 增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2961384.jpg)
- 邓洪波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067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81页
- 文件大小:176MB
- 文件页数:702页
- 主题词:书院-教育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书院史 增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书院的起源与初期形态1
第一节 来自民间的文化教育需求2
一、唐代初年民间书院的出现及其缓慢发展2
二、松洲书院:服务公众,传道授业的标志6
三、唐诗描写的书院8
四、唐代各地书院概况20
第二节 源于官府的文化学术传统30
一、丽正、集贤书院的设置30
二、集贤书院的职事设置与组织分工35
三、丽正、集贤书院的文化学术活动38
第三节 乱世考验:五代十国的书院46
第四节 书院的初期形态54
一、关于书院的起源54
二、初期书院的发展阶段与分布特点56
三、初期书院的功能形态59
四、初期书院的教学功能61
五、初期书院的建设特点63
第二章 名扬天下:书院教育功能的彰显65
第一节 北宋书院发展概要66
一、北宋书院基本情况统计68
二、北宋书院的区域分布与特点71
三、北宋书院的时间分布特点与两个发展阶段72
第二节 替代官学的角色与教育功能的强化77
一、书院替代官学的角色78
二、书院教育功能的强化82
第三节 天下四大书院86
一、各家各说“四书院”86
二、与“四书院”并行的“三书院”、“五书院”之说91
三、天下书院三四家94
第四节 官学三兴与书院的流变109
一、兴学运动中书院与官学的互动109
二、北宋后期书院的流变113
第三章 理想与规范:书院制度的确立117
第一节 南宋书院发展概况118
一、南宋书院基本情况统计118
二、南宋书院的区域分布121
三、南宋书院的时间分布123
四、书院建设力量的对比与分析127
第二节 重建伦常:理学家与南宋书院的兴起131
一、理学家掀起的书院运动131
二、理学家追求的书院目标与理想137
第三节 一体化:书院与理学的深度融合144
一、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144
二、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形态150
第四节 书院制度的确立162
一、书院的四大基本规制与六大事业163
二、圣化与规范:书院的制度化建设171
三、书院的管理制度177
四、明道书院:规制最完备的南宋书院184
第五节 教育与学术基地:南宋四大书院191
一、南宋四大书院的缘由191
二、岳麓书院194
三、丽泽书院196
四、白鹿洞书院197
五、象山书院199
第四章 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200
第一节 元代书院发展概况201
一、元代书院基本情况统计201
二、元代书院的区域分布202
三、元代书院的时间分布205
四、元代书院建设力量对比与分析207
第二节 宋遗民兴学与元代的书院政策209
一、宋遗民的书院讲学209
二、元代的书院政策215
第三节 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222
一、南方书院的继续发展223
二、书院向北方地区的推广229
三、理学与书院的同步北移232
四、书院的官学化趋势238
第四节 西湖书院:国家重要的出版中心247
一、西湖书院的历史沿革247
二、西湖书院的规制与组织250
三、西湖书院的刻书事业252
四、《西湖书院重整书目》:刻书事业辉煌的标志257
第五节 元代书院空间的拓展261
一、少数民族的加入:书院建设队伍的扩大261
二、医师、方书与门诊:书院教学内容的扩展264
三、教授与训导:书院制度的革新267
第五章 书院的繁荣与辉煌274
第一节 明代书院发展概况275
一、明代书院基本情况统计275
二、明代书院的区域分布277
三、明代书院的时间分布281
四、明代书院建设力量的对比与分析284
第二节 斯文维系:明代前期书院的生存状态285
一、百年沉寂286
二、近半个世纪的恢复292
第三节 新的一体化:书院与学术的共同辉煌302
一、王守仁的书院实践与书院观303
二、足迹所至必建书院的湛若水316
三、王、湛后学与书院的辉煌320
第四节 走向民众:书院的平民化323
一、面向平民:书院发展的新动向323
二、儒学诠释的平民化:书院讲学的新特点331
第五节 兴盛中的新动向349
一、扩张与普及的努力349
二、新型书院:军事、社团与王府352
三、仕学书院:在职官员的进修之所362
四、修志编书:书院经验的总结372
第六节 走向朝鲜:书院制度的移植(上)377
一、朝鲜书院发展史377
二、朱熹及白鹿洞书院对朝鲜书院的影响388
三、中朝书院的异同394
第七节 禁毁笼罩下的明季书院395
一、明季三毁书院396
二、禁毁笼罩下的明季书院420
三、天下东林讲学书院423
第六章 书院的普及与流变449
第一节 清代书院发展概况449
一、清代书院基本情况统计450
二、清代书院的区域分布451
三、清代书院的时间分布456
四、清代书院建设力量的对比分析459
第二节 晚明遗风与清初政策460
一、清初书院的晚明遗风461
二、清初的书院政策475
第三节 书院的普及性发展484
一、书院的大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484
二、书院的普及497
第四节 省会书院:遍布全国的教育学术中心506
一、省会书院的建立507
二、省会书院的特点512
三、省会书院的新生代518
第五节 乾嘉汉学:书院与学术的再度一体化520
一、书院与乾嘉汉学的昌明520
二、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乾嘉汉学的鼎盛528
第六节 和而不同:书院与科举538
一、创建或修复书院:以科举为目标540
二、书院教学:以八股文为核心543
三、应试和育才的统一:书院的全面科举观549
第七节 东洋、西洋与南洋:书院制度的移植(下)552
一、走向东洋:日本的书院553
二、走向西洋:意大利与美国的书院586
三、走向南洋:东南亚的华侨书院589
第八节 西学东渐:教会书院595
一、中国教会书院概况596
二、教会书院的发展历程与阶段性特征605
三、教会书院的影响610
第九节 书院的改革与改制612
一、旧院新颜:传统书院的改革612
二、新型书院的创立617
三、走向现代:书院的改制629
余论 柳暗花明:二落二起的书院命运659
附录 历代书院统计表668
主要参考书目670
后记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