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党政机构和公务员应对WTO改革研讨论点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党政机构和公务员应对WTO改革研讨论点汇集》研讨组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59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党政机构和公务员应对WTO改革研讨论点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邓耀华、周忠:“信息书记”纵论信息化391
曹思源、张汉林等: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的不利条件393
郑秉文、石雪、史寒冰: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机遇大于冲击395
阮成发: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395
俞文华:知识产权协定,进入壁垒与R&D政策396
王景川: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397
王景川:加快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能力建设397
王景川:我国是知识产权大国却不是知识产权强国398
王景川:磨亮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利器”400
戴相龙:农民到信用社柜台就可贷款401
人民政协报:中国电子商务需要脚踏实地401
侯自强:未来新电信:固网运营商必须提供移动服务404
王众孚:侵权要付高代价405
王道平: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并非一路平坦405
王道平:中国发展网络经济的有利条件406
葛兆强:网络经济对传统的货币信用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409
葛兆强:中国银行业对网络经济下金融制度变迁策略410
董文标:非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413
刘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思考414
张恩照:大力发展网络银行服务415
高天红:中国知识产权法必须与国际接轨417
朱镕基:扩大培育内需必须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418
朱镕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419
吴邦国:不折不扣做好社保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再就业419
尉健行:调整劳动关系,解决职工实际困难420
胡鞍钢:为全体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421
胡鞍钢:政府在卫生领域中应当提供哪些公共服务423
迟福林:加快基础领域改革是政府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424
刘翠霄:如何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425
刘伯龙、竺乾威:中国传统保障制度的缺陷427
人民政协报:政协委员关注社保制度建设428
成思危:应当将下岗职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给以保障431
李荣融:就国企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答记者问433
徐滇庆、李瑞:社会保障不能“五龙戏水”434
刘文璞:扶贫工作难点在于脱贫人口的返贫率高436
刘伯龙、竺乾威: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不少437
陈建军:福利房是不会生蛋的鸡439
寻寰中、范学臣、王进杰:城镇住房改革等待政策入室439
吴锦良:完全的货币分房在目前还是一种设想439
周永波:我国目前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及改革阻力441
陈啸宏: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不轻松442
成思危:经济要搞好市民搬新家444
厉以宁:购买第二套住宅已成趋势445
刘志峰:住宅建设必须面向大众445
郑新立:促进住宅与轿车消费的结合445
郭广昌:进一步开放民办医疗机构445
安虎森:落后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将积累贫困446
陈佳贵、和春雷:完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447
张金昌:国有企业退休职工退休金的来源成问题449
王延中:传统医疗卫生体制的主要弊端450
郑海航: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许多问题451
唐钧:建立“综合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54
张金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会增加农民负担454
王延中、沈志渔、杜莹芬:政府应该支持发展社会互助医疗保险455
社评:政府勇担道义社保阵痛可平456
胡一帆:走了20年的政府扶贫之路457
胡一帆:政府扶贫是短视行为458
茅于轼:市场化扶贫才有效率460
宫桂芝:我国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的问题如此之多462
宫桂芝:多种行政区划改革措施的分析比较465
宫桂芝:行政区划改革的如此构想470
张承惠:用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473
许慧玲: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走向474
庞跃辉:构建东西联动机制的大手笔476
李子彬:西部开发亟需加大投资力度478
陈栋生: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布局是这样的478
向春玲:西部大开发的新高起点479
何蕾:更新观念,实现投资思路的大转变480
孙启文:西部大开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481
赵德全:西部开发的目前战略意图483
张晓松:金融机构怎样支持西部大开发485
段应碧: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486
范恒山:西部大开发要着重往四个方面靠487
张素峰:避免西部大开发的三个思维“误区”488
王梦奎: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的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489
王珏:西部开发的基本措施492
贾春峰:西部特色经济是绿色产品优势493
江小涓:西部大开发重在发挥优势494
伍先华: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压力与动力496
傅自应:加快发展西部地区边境贸易志在必得497
范恒山: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投入数年一贯制499
国家计委: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实施细则将出台499
王子彬:西部大开发要投资3000亿建12个大工程500
王园:西部开发为民企提供商机501
王挺革:用“企业化政府”界定乡镇政府职能503
王挺革:乡镇机构改革当务之急要大刀阔斧地精减机构503
闫会勤:如何对乡镇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调整与完善504
何增科:县乡关系中矛盾和摩擦增多506
厉有为:进一步深化吏制改革有很大积极意义507
李全茂:村民自治尚不完善508
曾庆红:“两推一选”办法可借鉴509
李建华:要始终突出党管干部原则509
夏长勇:现实的需要时代的必然510
顾金池:依法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511
张建光:基层乡村政府需动大手术512
昌平:人民的权利在哪里513
胡永佳:村民自治的历史可圈可点可喜可贺515
胡永佳:村民自治的四重困境516
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与中国民主政治相辅相抵519
金太军、董磊明:乡镇政权研究回顾521
皮晓辉:我国乡级权力体系的弊症524
王寿林:村民自治是生长点还是突破口526
张晓燕:村民自治直接推动党的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528
张晓燕:在村民自治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528
彭心安: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关系的思路529
周多礼:公共财政改革的实践531
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困难的财政体制性诱因有三533
贾康、白景明:如何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535
贾康、白景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七个一”原则536
张宝亮:建设县级财政要在“发展”二字上下功夫539
楼继伟:取消任何无效、低效的开支都要斗争540
余知鹏:政府不能扮演“全能角色”541
余知鹏:招商引资不是华山一条路542
余知鹏:品牌体现地方经济实力543
陈延凯:县域特色经济大有可为543
包驰:城镇化发展面临几多难点545
新华文摘: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漫长的变迁546
新华文摘:世界主要国家户籍管理办法547
王太元、任波:户籍改革的经济学思考549
佳希:户籍制度改革新动向553
杨友明:户籍制度的变革及其理由556
李振东:关于落后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思考559
费伟伟: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小城镇560
张奎燕、纪秀琴:加快小城镇建设可提高农民收入561
杨金云、马雪辉:小城镇建设的模式分析562
杨金云、马雪辉: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563
杨金云、马雪辉:小城镇建设的对策564
朱镕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566
温家宝:深化国企改革加快结构调整567
江小涓:吸引外资最利于国企改革567
吴敬琏:经济改革将向哪个方向发展568
徐滇庆、李瑞:不能把农村改革的经验搬到工业改革上来570
厉以宁:企业的活力首先来自产权的明确572
莫童:国有企业改革的四大难点574
徐滇庆、李瑞: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哪里575
杨继绳:上市“向国有企业倾斜”是政府和国企联合起来套取老百姓的钱577
张卓元:国企改革任重道远578
韩玉军:国企怎样作“主导”581
徐滇庆、李瑞:把企业的权力和责任交还给企业582
李国璋:理顺国企收入分配关系势在必行584
张维迎:把股票市场看作是国企解困的一种办法的指导思想大有问题585
韩玉军:股份制改革面临五大难关586
吴敬琏: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重587
周光春:国有企业困难的原因,首先是谬论的误导589
唐中龙:“防止一股就灵”挫伤了基层政府抓国企改革的积极性590
李斌:“放小”并非就是卖国企、搞私有化590
宗寒:出售国有小企业造成90%以上的国有资产流失591
袁新友:国企增效要减官592
杨启先:既然政府掏钱,养企业不如养人593
张良:现在是让一些无法挽救的国企“安乐死”的时候了594
厉以宁: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只能走股份制这条路595
董辅礽:应将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进行597
宋世如:国有企业改制有三道“门槛”难过598
王琢:解决国企问题要“下围棋”,不要“捉麻雀”599
蒋黔贵:培育大集团要政府推进、市场运作600
袁思桢:国有企业改革出路在于国有民营600
田纪云: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走富民强国之路601
韩德强:民营企业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补充601
周叔莲、王延中: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602
戴园晨:高薪技术青睐民营企业603
厉以宁:民企竞争力在于体制和技术创新相结合604
人民政协报:民营投资三大领域遇阻605
谢圣明:民营企业抓住六大发展机遇605
苏红平:鼓励扶持民企走出去606
郭占春:民营企业要做蓄水池607
南存辉:启动民间资本要落到实处607
王守彬:改善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608
经叔平、马桂宁、保育钧:民营为啥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608
吴敬琏:民间资本被寄予厚望609
严炳洲:民企健康发展呼唤“一体保护”609
刘为钢:政府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611
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出口的扶持措施612
王子先、李文峰:WTO对中国政府经济规制有要求615
冯飞:WTO下垄断性产业改革走势616
韩玉军:民族工业是否需要救亡运动617
曹普:民族工业怎么办620
杨帆:必须发展战略产业621
周叔莲、王延中:推动资产重组,优化产业组织624
王歧山:中国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的重大举措625
王文斌、王锡岩、孙建斌:中国机械工业面临的影响627
陶建幸:入世后中国制造业的三大优势和三大发展模式628
郑秉文、石雪、史寒冰: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压力有多大629
郑秉文、石雪、史寒冰:中国纺织工业劣势与优势630
周忠:中国汽车业缺乏竞争力630
鲁志强:调整中国汽车工业的六个战略选择631
莫童:为振兴轿车工业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632
曹思源、张汉林等:石油石化业的一声叹息633
钱晋群、张毅、叶小忠:电信重组和政府政策取向635
郑秉文、石雪、史寒冰:中国电信服务业的6项对策636
高展军:空调价格联盟与市场发展背道而驰637
曲维枝:我国彩电行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639
吕政:加入WTO,中国家电业将面临十大挑战640
于军:中国铁路重组模式在即640
余晖、高世楫:垄断行业改革有诸多经验教训641
张承惠:怎样才能加快高新技术发展643
周叔莲、王延中:健全科技新体系才能促进科技进步644
何清涟:中国的金融风险隐患是韩国式、墨西哥式与泰国式的混合645
高尚全:国有投资公司不能蜕化为另一类政府部门647
徐颂陶、徐理明:政府在创新激励中的作用648
周忠:技术创新能力差距究竟有多大649
吴敬琏: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上政府能够做些什么650
阮成发:迅速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652
人民日报:科技部决定实施专利战略653
杜占元:以国家大战略应对全球大趋势653
冯锋:科技发展能力的内涵655
徐冠华:我国决定实施三大科技战略656
李秀川:移动通信业迫切需要创新657
民建中央:加快发展民间高科技企业657
董文标: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的提升659
陈巨余:民间资本进军高科技领域不是奢望660
张涛:如何看待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660
吕炜:技术创新的特点是高风险性662
吕炜:风险投资机制的运作特点663
刘理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664
王忠禹: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关键665
张学忠:实施人才战略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667
陈至立: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变化看好669
张学忠:实施人才战略推进队伍建设670
宋林飞: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671
姜万军:激活人力资本,迎接WTO挑战676
万学远:引八方人才促经济发展677
张维迎、高群耀等:打造人才大舞台679
陈鹏:人才战略当与时俱进681
胡友林:提高劳动者素质应对入世挑战682
李丽辉:保险开放人才告急683
舒惠国: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685
张柏林: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686
祖月:加入世贸先育才688
杨启先:加薪可刺激消费690
周天勇:增加工资是弊大于利的下策691
戴光前: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势在必行691
《中国经济时报》:41.2%的人认为不该给公务员加薪693
刘选国:公务员加薪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吗?694
夏畅:广东公务员人均每月多加薪80元697
古镜:浅谈公务员加薪697
羊城晚报:加薪,今年可否派个大利市698
专家预计:明年我国公务员有可能再加薪30%700
于强国:公务员加薪应该怎么加701
《武汉晚报》:“两会”代表委员谈公务员加薪702
王思:公务员工资制度要淡化“官本位”思想703
刘尚希、贾康:公务员再次加薪的社会示范作用705
王宪堂:政府工作人员廉洁奉公的几项措施707
尹蔚民: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为重点,推动公务员制度的完善707
徐伟新:学习需要全方位的文化理念开放708
万鄂湘:涉外法官的知识面亟需拓宽709
尹蔚民:强化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水平710
陈至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711
尹蔚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化培训制度711
杨建国、孙洪杰:培训产业担不起沉重的使命713
李文成:项目管理要重视人才培训715
朱镕基:2002年的廉政建设三个重点716
尉健行: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反腐败形势717
尉健行:体制转换时期反腐斗争新特点718
杨龙:腐败所带来的国有资产的损失是最大的718
刘迎秋:权力资本的存在和恶性发展严重损害中国经济720
黄密:某些“领导干部”是“公有制被削弱的得益者”721
韩绍凤等:受贿怎可能是帕累托改进722
郑思:彻底的私有化就能消灭腐败吗723
樊纲:清除腐败根本的办法是改体制,减少公权724
左大培:利用一切法律手段打击国企内的贪污腐败724
吴鹏森:警惕白色腐败725
李雪慧、李雪勤:中国警惕十种腐败现象725
郑和平: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败基本制度726
杨帆:整顿金融,杜绝金融“空手道”728
易欧:审计大出击腐败大曝光730
胡力士:构成部门利益的“白色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731
朱健国:中国当代资本原始积累源于权钱交易732
杨帆:对中国“地下经济”的粗略估计733
吴敬琏:“以权谋私”根源何在734
何清涟:谁是最大的获利者736
胡鞍钢:腐败已对中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738
胡鞍钢:中国腐败的五种类型739
张五常:防止腐败要坚决实施私人产权制度740
郑利平: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反腐的根本保障742
牟新生:走私滋生腐败,腐败助长走私743
张湛彬:高薪养廉是否可行744
李建华:在我国高薪养廉是不妥的746
戴俭明:源头治腐话教育747
王沪宁:寻租的危害剖析748
李元、顾云昌、周大力:从制度上保证政府的廉洁749
宋惠昌:政治腐败从“假”字开始751
郑利平:以体制创新防治腐败751
陈福今:强化政府责任推进依法行政754
魏尚进:腐败是一种额外的税收756
胡鞍钢:乱收费是掠夺性的腐败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