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材GAP认证实施与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实务全书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材GAP认证实施与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实务全书 第3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2979978.jpg)
-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09534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578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材GAP认证实施与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实务全书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关于印发《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2
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6
中药材GAP认证申请表12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17
第一章 中药材生产企业GAP认证所具备的资质27
第二章 中药材GAP认证实施过程28
第三章 中药材GAP认证管理30
第一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土壤管理35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35
第二节 土壤剖面35
一、自然土壤剖面35
二、耕作土壤剖面37
三、土壤剖面形态特征37
第三节 土壤微生物与中草药生长发育的关系38
一、细菌38
二、豆科根瘤菌及非豆科植物的根瘤与菌根39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及其肥力作用41
一、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及转化41
二、土壤腐殖质42
三、土壤有机质的作用42
第五节 土壤物理性质与中草药发育的关系44
一、土壤质地44
二、土壤结构44
三、土壤的吸收性能45
四、土壤空气与水分47
第六节 土壤酸碱性与中草药生长的关系51
一、土壤酸碱性的基本概念51
二、土壤的酸碱度51
三、土壤酸碱度(pH值)的测定52
四、土壤酸碱性的调节53
第七节 中药材GAP优质高产栽培与肥料的关系54
一、药用植物的基本营养元素54
二、元素对中草药的生理作用55
三、肥料的种类和性质58
四、中药材GAP种植的施肥原则和施肥方法62
第二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光照质量64
第一节 环境与植物的关系64
第二节 太阳光能66
第三节 光与药用植物生长的关系67
一、光强对植物生长的分化类型68
二、光质对植物生长的促抑效应69
第四节 光与植物发育的关系69
一、日照长度对植物发育的反应70
二、光强对植物发育的影响71
第五节 光与光合作用72
一、光强与光合作用的效率72
二、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73
第六节 提高光能利用率与作物产量的探讨73
一、合理密植74
二、实行间套复种75
第三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温度管理76
第一节 温度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76
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76
二、温度对植物发育的影响77
第二节 低温对植物的危害78
一、冻害与霜害79
二、寒害与冷害79
三、防止寒冻的办法79
第三节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80
第四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用水管理与认证81
第一节 药物体内的水分状况及生理作用81
第二节 药物需水量与蒸腾作用82
第三节 药物对水分的适应性83
一、旱生植物83
二、湿生植物84
三、中生植物84
四、水生植物84
第四节 药物合理灌溉的生理学基础84
一、灌溉时间85
二、灌溉量86
三、灌水质量86
四、灌法86
第五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空气质量与认证87
第一节 氧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87
第二节 二氧化碳与药物生长发育的关系88
第三节 空气有毒气体对药物的危害及植物的净化作用89
一、二氧化硫(SO2)89
二、氯及氯化氢89
三、氟及氟化氢90
四、粉尘90
第四节 风与药物生长发育的关系90
一、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90
二、风对植物繁殖的影响91
第六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环境条件认证93
第一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环境规范93
第二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环境认证93
第一章 田间管理作用与意义97
第二章 中草药GAP生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措施98
第一节 几种常用药用植物栽培种植技术98
一、皮类药用植物种植技术98
二、全草类药用植物种植技术121
三、藤、叶、菌类药用植物种植技术162
四、花类175
五、种子果实类193
六、根及根茎类238
第二节 药用植物播种及苗期管理306
一、播种方法307
二、苗床307
三、播种期307
四、播种方式307
五、播种量308
六、播种深度308
七、播后管理308
第三节 田间管理技术309
一、间苗、定苗309
二、中耕、除草和培土309
三、追肥311
四、灌溉与排水311
五、整枝与修剪312
六、打顶、摘蕾313
七、支架314
八、覆盖与遮荫314
九、防寒冻315
第三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立体种植管理317
第一节 GAP立体种植317
第二节 立体种植的优越性318
一、有利于一地多用,开展多种经营318
二、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进一步挖掘优质高产潜力318
三、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增强作物抗灾能力318
第三节 中草药GAP立体种植的经营模式319
一、药材与农作物间套种模式319
二、药材与林(果)混交种植模式319
三、药材与药材混种模式320
第四章 中药材GAP生产施肥、灌溉管理321
第一节 追肥321
第二节 灌溉和排水321
第五章 中药材GAP生产育种繁殖管理323
第一节 种子繁殖323
一、种子的采收、处理和贮藏323
二、种子的特性324
三、种子的鉴定326
四、种子处理328
五、播种330
第二节 GAP中药种苗的传统营养繁殖技术333
一、分离繁殖333
二、压条繁殖334
三、插条繁殖335
四、嫁接繁殖337
第六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田间管理认证339
第一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田间管理规范339
第二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田间管理认证339
第一章 中草药植物病害343
第一节 病害的基本概念343
一、病状343
二、病症344
第二节 病原物344
一、真菌344
二、细菌346
三、病毒346
四、线虫347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348
第三节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348
一、病害的发生过程348
二、病害流行的条件349
三、病害的侵染循环350
第二章 中草药植物虫害352
第一节 害虫的形态特征352
一、害虫的头部353
二、害虫的胸部353
三、害虫的腹部353
四、害虫的体壁353
第二节 害虫的繁殖和发育354
一、害虫的繁殖354
二、害虫的发育354
三、害虫的变态357
四、害虫的世代和生活史357
第三节 害虫的生活习性358
一、食性358
二、假死性359
三、趋性359
四、休眠359
第四节 害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359
一、气候因子360
二、生物因子360
三、土壤因子361
四、人为因子361
第五节 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362
一、农药的种类及其性质362
二、农药的使用方法364
第三章 中草药GAP生产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366
第一节 植物检疫366
第二节 农业防治366
一、合理轮作和间作367
二、选育和利用抗病虫品种367
三、除草及清洁田园367
四、深耕细作368
五、调节播种期368
六、合理施肥368
第三节 物理、化学及生物的防治368
一、物理防治368
二、化学防治369
三、生物防治369
第四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认证372
第一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规范372
第二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372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使用管理条例375
第二章 常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83
第一节 杀虫剂383
第二节 杀菌剂403
第三节 除草剂423
第四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458
第三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农药选用468
第一节 农药的作用方式和机理468
一、杀虫剂的作用方式468
二、杀虫剂的作用机理469
三、杀菌剂的作用方式472
四、杀菌剂的作用机理473
五、除草剂的选择性475
六、除草剂的作用方式477
七、除草剂的作用机理478
第二节 农药毒性与人体健康479
一、化学农药的毒性参数480
二、农药的急性毒性与人体健康482
三、农药的慢性毒性与人体健康486
四、农药的特殊毒性与人体健康488
第三节 合理安全使用农药490
一、合理使用农药的一般性措施491
二、防治作物农药污染的对策和措施492
三、防治农药对环境因素污染的措施494
第四章 农药污染及其控制降解498
第一节 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498
一、农药对水质的污染与危害498
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危害499
三、农药对大气的污染500
四、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影响和污染502
第二节 农药对农作物的污染508
一、农作物的农药起始残留浓度509
二、农药在作物上的降解及其速度513
三、大棚农作物的农药污染特点519
四、农作物农药污染的预测评价525
第三节 农药污染控制对策和措施530
一、积极贯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方针530
二、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37
第四节 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和降解537
一、影响农药残留降解的因素538
二、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模式546
三、农药在环境中降解的机制558
第五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农药使用认证564
第一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农药使用规范564
第二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农药使用认证564
第一章 药用动物养殖概述567
第一节 药用动物及其发展前景567
一、中药与药用动物的基本概念567
二、动物药的分类、特点与功能效用568
三、药用动物的分类系统与类群576
四、药用动物的发展方向与前景584
第二节 药用动物应用养殖的发展与特点585
一、药用动物应用与养殖的发展585
二、药用动物养殖的主要特点591
第二章 药用动物饲料使用管理597
第一节 药用动物的生活习性与习性调查597
一、药用的动物的食性调查研究597
二、药用动物的生境调查研究598
三、药用动物的行为调查研究599
第二节 药用动物的饲养与饲料使用管理与认证600
一、药用动物的饲养特点与饲养方式600
二、药用动物的饲料组成与饲料供给601
三、药用动物的饲养管理与注意事宜606
四、药用动物饲养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609
第三章 药用动物饲养环境管理612
第一节 药用动物养殖生态系统612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612
二、药用动物养殖与生态系统的关系613
第二节 药用动物养殖与动物地理分布619
一、动物区系与动物地理区划620
二、中国药用动物区系与地理分布623
第四章 患病、中毒动物的处理626
第一节 药用动物养殖与动物生理626
一、药用动物的营养626
二、药用动物的呼吸629
三、药用动物的排泄630
四、药用动物的免疫机制631
五、药用动物的感应活动632
六、药用动物的行为637
第二节 药用动物的患病处理与认识640
一、药用动物常见疾病的分类与致病因素640
二、药用动物常见疾病的防治641
第五章 药用动物驯化管理644
第一节 药用动物的引种644
一、引种的重要意义644
二、引种药用动物的捕捉644
三、引种药用动物的检疫与运输645
第二节 药用动物的驯化646
一、驯化的重要意义646
二、药用动物驯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646
三、药用动物驯化的具体措施647
第六章 中药材GAP生产的动物饲养认证650
第一节 中药材GAP生产的动物饲养规范650
第二节 中药材GAP生产的动物饲养认证650
第一章 无公害中药材发展前景655
第一节 中药在世界医药学中的地位及21世纪的展望655
一、中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宝贵财富655
二、中药出口创汇优势与21世纪的发展前景655
三、中药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与质量挑战657
第二节 加快发展GAP无公害中药,全面拓展国际市场659
第三节 无公害绿色食品与无公害中药的概念660
第四节 绿色食品与无公害中药的标准660
第五节 转基因工程生产无公害中药的优势661
第二章 肥料无公害使用管理664
第一节 化学肥料概述664
第二节 化学肥料的污染与危害665
一、施用化肥对药材作物病虫害的影响665
二、施用化肥对作物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的影响666
第三节 无公害中药栽培的施肥技术668
一、无公害中药生产对肥料的要求668
二、无公害中药生产的施肥技术674
第四节 拯救污染的无公害“EM”生物技术676
一、神奇的EM技术简介677
二、EM活菌剂系列产品在国外应用情况简介678
三、E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试验情况679
第三章 中药加工无公害管理682
第一节 中药无公害加工炮制682
第二节 中药采制加工工艺中的污染683
一、水制污染683
二、熏制污染684
三、制药工艺生产环节的污染684
四、包装容器引起的污染687
第三节 中药无公害加工炮制工艺688
一、水飞法和微量重金属688
二、水提法和微量重金属688
三、煅法及煅淬法与微量重金属689
四、辅料制法与微量重金属689
五、无公害炮制法降低有毒元素含量的现代理论探讨689
六、有害微量重金属的检测与限度控制690
第四节 中药加工无公害管理实例691
甘草691
甘遂696
白术698
白芍701
白附子706
第四章 无公害中药栽培工厂化708
第一节 无公害中药的组织培养709
一、作用与意义709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710
三、以组织培养繁殖无公害中草药716
四、利用组织培养生产无公害有效药物717
第二节 无公害中药的细胞培养722
一、悬浮细胞培养技术723
二、中药细胞培养的成功典例725
第三节 无公害中药栽培工厂化726
一、绿色中药的无土栽培727
二、无公害中药栽培的自动化滴喷灌技术728
三、无公害中药栽培的计算机自动化环境控制729
四、无公害中药植物工厂的生产设施及生产方式732
五、无公害中药植物工厂的发展现状733
第五章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无公害种植认证736
第一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无公害种植规范736
第二节 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无公害种植认证736
第一章 中药材GAP生产采摘管理739
第一节 中草药植物形态术语图说739
一、根739
二、茎739
三、叶742
四、花747
五、果实751
第二节 中药的采收753
一、确定合理的采收期753
二、采收时期和采收方法754
第二章 中药材GAP生产加工管理756
第一节 中药加工的目的756
第二节 中药加工的方法756
一、根和地下茎类756
二、皮类757
三、叶类和全草类757
四、花类758
五、果实类758
六、种子类758
第三节 中药的干燥758
一、干燥的方法758
二、干燥的标准759
第三章 药用动物捕捉、泡制与保管760
第一节 药用动物的合理捕收760
一、合理捕收的重要意义760
二、药用动物的合理捕收761
第二节 药用动物的产地加工技术764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意义764
二、产地加工的常用方法764
第三节 动物药材的炮制技术766
一、动物药材炮制的目的、意义766
二、动物药材炮制的常用方法768
第四节 动物药材的保管技术776
一、动物药材合理保管的重要性776
二、常用动物药材的保管技术776
第四章 药材GAP生产采摘与加工认证782
第一节 药材GAP生产采摘与加工规范782
第二节 药材GAP生产采摘与加工认证782
第一章 中药材检验方法787
第一节 中药材检验概述788
一、传统的中药检验方法788
二、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概况788
三、中药现代质量控制的重要性790
四、中药现代质量控制研究思路791
第二节 中药材检验方法792
第二章 中药材检验管理793
第一节 几种常用中草药材的检验793
一、溪黄草研究进展793
二、苦木的研究进展795
三、穿心莲的成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概况797
第二节 动物类贵重药材的检验799
一、熊胆和熊胆粉799
二、麝香813
二、牛黄821
四、海马和海龙828
五、蛇类和蛇胆836
第三章 中药材储藏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综合运用845
第一节 贮藏与保管845
一、贮藏保管中药材常见的变质现象845
二、贮藏保管的注意事项846
第二节 综合利用847
一、扩大药用部位,增加产品847
二、充分利用所含各类化学成分,开发药物新品种847
第四章 中药材检验与储存认证849
第一节 中药材检验与储存规范849
第二节 中药材检验与储存认证850
第一章 中药材防霉、防潮包装技术853
第一节 霉腐微生物及其营养特性853
一、常见的霉菌及其危害853
二、霉菌细胞的化学组成854
三、霉菌的营养特性854
第二节 影响物品霉腐的主要因素855
一、物品的组成成分对物品霉腐的影响856
二、物品霉腐的外界因素856
第三节 商品防霉腐包装技术857
一、化学药剂防霉腐包装技术857
二、气相防霉腐包装技术858
三、气调防霉腐包装技术858
四、低温冷藏防霉腐包装技术859
五、干燥防霉腐包装技术859
六、电离辐射防霉腐包装技术860
七、紫外线、微波、远红外线和高频电场860
第四节 防霉腐包装设计861
一、防霉包装的等级861
二、机电产品的防霉腐包装设计861
三、食品的防霉腐包装设计862
第五节 中药材防湿包装技术863
一、湿空气及其表达方式863
二、产品的吸湿及其危害868
三、影响包装品湿度变化的因素870
四、防湿包装的等级与方法872
五、防湿包装技术设计875
第二章 中药材防虫害包装技术879
第一节 害虫的分类及其危害879
一、食品害虫的分类与危害879
二、木材害虫的分类与危害880
三、仓库害虫的种类及其危害880
第二节 影响物品虫蛀的因素881
一、害虫的种类及其发育时期881
二、物品的化学组成882
三、温度对害虫的影响883
四、湿度对害虫的影响885
第三节 防虫害包装技术886
一、高温防虫害包装技术886
二、低温防虫害包装技术886
三、电离辐射防虫害包装技术887
四、微波与远红外线防虫害包装技术888
五、化学药剂防虫害包装技术888
第四节 防虫包装的设计要点889
一、防虫包装对包装材料的基本要求889
二、防虫包装结构的合理选择890
三、包装容器防虫结构的特殊要求891
四、包装容器内部环境条件的控制891
第三章 中药材无菌包装技术892
第一节 无菌包装概述892
一、无菌包装技术的定义892
二、食品无菌包装分类892
第二节 被包装物品的灭菌技术893
一、超高温短时间灭菌技术893
二、巴氏灭菌技术894
第三节 包装容器(或材料)的灭菌技术894
一、药物灭菌技术895
二、紫外线灭菌技术895
第四节 无菌包装系统897
一、无菌罐装包装系统897
二、塑料瓶无菌包装系统898
三、塑料袋无菌包装系统899
第四章 装盒、装箱、装袋及裹包技术900
第一节 装盒技术900
一、纸盒的种类及选用900
二、装盒方法901
三、装盒设备选用903
第二节 装箱技术904
一、瓦楞纸箱的基本形式904
二、装箱方法904
三、瓦楞纸箱和装箱设备的选用908
第三节 裹包技术909
一、裹包方法909
二、柔性包装材料的选择914
三、裹包机的选用916
第四节 装袋技术916
一、袋的分类916
二、装袋方法919
三、装袋设备的选用要点920
第五节 充填技术921
一、概述921
二、液体物料的充填922
三、固体物料充填932
第五章 中药材GAP生产包装质量认证941
第一节 中药材GAP生产包装质量规范941
第二节 中药材GAP生产包装质量认证941
第一章 中药材生产人员综合素质要求945
第一节 知识型人才945
第二节 能力型人才945
第三节 高素质型人才946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人员专业技术要求947
第三章 中药材GAP生产人员制度管理与认证949
第一节 中药材GAP生产人员应具备的条件949
第二节 中药材GAP生产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949
第一章 半年收获的药材GAP生产栽培与认证953
一、冬虫夏草953
二、灵芝965
三、西红花971
四、红花976
五、水蛭982
六、青天葵984
七、地黄987
八、广金钱草992
九、金钱草997
十、板蓝根1000
十一、绞股蓝1004
十二、穿心莲1009
十三、补骨脂1014
十四、五倍子1017
十五、急性子1020
十六、半枝莲1023
十七、半边莲1026
十八、苦草1028
十九、泽泻1031
二十、甜菊1036
第二章 一年收获药材GAP生产栽培与认证1040
一、广藿香1040
二、太子参1056
三、浙贝母1060
四、天麻1064
五、柴胡1078
六、桔梗1082
七、防风1086
八、山药1089
九、瓜蒌1093
十、郁金1097
十一、白芷1101
十二、白术1107
十三、石斛1116
十四、茯苓1120
十五、魔芋1124
十六、半夏1146
十七、水半夏1150
第三章 两年及两年以上收获药材GAP生产栽培与认证1153
一、人参1153
二、八角莲1167
三、三七1170
四、乌头1180
五、西洋参1185
六、西红花1191
七、百合1196
八、除虫菊1201
九、黄连1205
十、黄芪1210
第四章 木本药用植物GAP生产栽培与认证1216
一、山茱萸1216
二、天师栗1233
三、木瓜(皱皮木瓜)1236
四、月季1240
五、玉兰1244
六、杜仲1254
七、连翘1269
八、吴茱萸1275
九、牡丹1279
十、忍冬1283
十一、玫瑰1288
十二、单叶蔓荆1293
十三、细梗胡枝子1297
十四、枸杞1302
十五、栀子1309
十六、厚朴1314
十七、黄皮树1326
十八、银杏1339
第五章 药用真菌GAP生产栽培与认证1355
一、冬虫夏草1355
二、古尼虫草1360
三、蛹虫草1362
四、金耳1364
五、银耳1370
六、黑木耳1376
七、猴头菌1386
八、榆耳1390
九、云芝1394
十、隐孔菌1399
十一、灰树花1400
十二、猪苓1405
十三、槐耳1412
十四、茯苓1414
十五、灵芝1420
第六章 常见药用动物GAP生产与认证1429
第一节 海生类1429
一、珍珠贝1429
二、鲍1436
三、蚶1441
四、牡蛎1444
五、海马1448
第二节 河生类1457
一、水蛭1457
二、河蚌1462
三、河蟹1469
四、青虾1474
五、鳗鲡1477
六、鲤鱼1480
七、泥鳅1484
八、乌鳢1488
九、黄鳝1491
十、鳜鱼1496
第三节 两栖爬行类1500
一、林蛙1500
二、蟾蜍1509
三、蛤蚧1513
四、蛇1522
五、中华鳖1536
六、乌龟1541
第四节 鸟类1546
一、乌骨鸡1546
二、肉鸽1550
一、附录1559
药用植物栽培有关数据及资料1559
二、相关法律法规1576
国务院批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1576
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通知1579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1583
关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外使用中国药品检验总所名称的批复1588
关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司流通规则管理处增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广告审查办公室牌子的通知1589
关于换发《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工作安排的通知1590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通知1618
关于药品异地生产和委托加工有关规定的通知1632
关于延长药品监督管理许可证使用期限的通知1634
关于印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635
关于印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641
关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1646
关于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1648
关于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的通知1650
关于对原药品GMP认证与达标企业复核工作安排的通知1664
关于实施《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有关工作的通知1666
关于重申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的通知1668
关于公布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及管理规定的通知1670
关于查处不合格进口药品有关问题的通知1671
关于印发药品零售跨省连锁试点企业条件的通知1676
关于印发《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的通知168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692
关于印发《药品质量监督抽合检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705
关于下发“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的通知171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意见的通知172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1725
药品政府定价办法1728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管理办法(试行)1731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1734
关于加强进口药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744
药品行政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746
药品临床研究的若干规定1751
药品行政保护复审办法1753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1756
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1764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1777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1784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1788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1796
戒毒药品管理办法1806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809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18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1826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83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8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849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18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86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1864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1877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1881
关于规范医疗广告活动加强医疗广告监管的通知1884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888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892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189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1904
两部门公布首批禁止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的处方药1914
国家药监局:农村用药有六个隐患1915
我国对医疗机构制剂配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1916
药品监督管理统计管理办法颁布施行1917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违法刊播广告1918
国家药监局:整顿药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1919
我国对医疗机构制剂室配制品种进行规范1920
国家药监局确定药品市场秩序重点治理范围1921
药监局撤销中药企业和医院的药品批准文号1922
国家药监局将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1923
国家药监局宣布:将定期公告违法药品广告1924
国家药监局下令封杀“黄柏胶囊”1925
药监局:网站不得擅自搞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1926
国家药监局提出我国今年药品安全监管重点1927
让古老的中药更快走向国际市场中国药监局:中国将按统一标准生产中药材1928
药监部门首次专项抽验中药材市场1929
药监局:进一步整顿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1930
国家药监局:药监人员必须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执法193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取消中成药地方标准1932
国家药监局: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介发广告1933
国家药监管理局:药品必须标注有效期1934
五部委局紧急通知:防非典中药应附使用说明1935
对非典药物审批方面的报道要严格掌握1936
国家将对全国中药材市场进行专项整治1937
药监局: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试点目标确定1938
抽验显示:中药材专业市场三成药材不合格1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940
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版)1953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1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9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1966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1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88
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1997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2004
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办法2008
中医师、士管理办法(试行)2011
关于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暂行规定2015
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2018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21
三、国外中药相关法律法规2030
欧共体药审委(EMEA)2030
欧共体医药法规2037
欧共体对植物药的法律规定2059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和医药技术协调会议(ICH)2097
美国植物制品法规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