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权行为法 第一册 基本理论一般侵权行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侵权行为法 第一册 基本理论一般侵权行为](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2992960.jpg)
- 王泽鉴著 著
- 出版社:
- ISBN:957973085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侵权行为法 第一册 基本理论一般侵权行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本理论1
第一节 危害事故、损失补偿:问题及研究课题1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的机能7
第三节 归责原则12
第四节 侵权行为法与其他损害补偿制度26
第五节 侵权行为法的未来38
第二章 侵权行为法在比较法上的观察41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侵权行为法42
第二节 英美侵权行为法55
第三节 比较法与我国侵权行为法62
第三章 侵权行为的意义、类型及侵权责任的限制或抛弃66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意义66
第二节 侵权行为的类型68
第三节 侵权责任的限制或抛弃72
第四章 民法第一八四条的结构分析74
第一节 政策、体系及功能74
第二节 请求权基础思考方法81
第三节 侵权行为在民法体系上的地位84
第五章 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民法一八四条第一项前段—97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三层结构97
第二节 行为99
第三节 侵害他人的权利108
第四节 损害207
第五节 因果关系211
第六节 违法性及违法阻却事由260
第七节 故意或过失287
第六章 故意以背於善良风俗之方法加损害於他人—民法第一八四条第一项后段—319
第一节 规范功能及适用范围319
第二节 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325
第三节 背於善良风俗加害的具体化及案例类型330
第七章 违反保护他人法律—民法第一八四条第二项规定341
第一节 独立侵权行为类型的肯定及其规范功能341
第二节 请求权基础的再构成346
第三节 保护他人的法律及其保护范围348
第一节 危害事故、损失补偿:问题及研究课题1
第一款 问题的提出1
一、危害事故与社会成本1
二、两个重要问题4
第二款 研究课题及方法5
一、研究课题5
二、研究方法6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的机能7
第一款 填补损害8
一、填补损害的机能与侵权行为法的发展8
二、损害移转与损害分散8
第二款 预防损害10
第三节 归责原则12
第一款 法律政策与归责事由12
第二款 过失责任13
一、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13
二、过失责任的客观化15
三、过失责任的举证及推定16
第三款 危险责任(无过失责任)17
一、危险责任的理论基础17
二、现行法上的危险责任18
第四款 衡平责任21
一、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衡平责任21
二、雇用人的衡平责任22
第五款 归责原则体系的构成23
第四节 侵权行为法与其他损害补偿制度26
第一款 三阶层的损害赔偿或补偿体系26
一、问题的说明26
二、社会安全保障的建立27
三、无过失补偿制度28
第二款 多种损害赔偿或补偿制度的适用关系32
一、基本问题32
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与其他补偿制度的併存及抵充34
三、代位求偿35
四、保险竞合36
第五节 侵权行为法的未来38
一、侵权行为法机能的评估38
二、赔偿补偿体系的调整38
三、侵权行为法的存在意义39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侵权行为法42
第一款 罗马法42
一、十二铜表法42
二、lex Aquilia43
第二款 法国民法45
一、自己行为责任45
二、非自己行为责任46
三、无过失责任48
第三款 德国法49
一、德国民法上的不法行为49
二、危险责任51
第四款 日本法52
一、一般不法行为53
二、特殊不法行为55
第二节 英美侵权行为法55
第一款 英国侵权行为法55
第二款 美国侵权行为法60
第三节 比较法与我国侵权行为法62
一、侵权行为法的解释适用62
二、法律政策与法律技术63
三、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变迁及其基本问题64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意义66
第二节 侵权行为的类型68
第一款 民法上的侵权行为68
第二款 特别法上的侵权行为69
一、关於侵权行为的特别法69
二、法律适用关系71
第三节 侵权责任的限制或抛弃72
第一节 政策、体系及功能74
第一款 法律政策及规范模式74
一、法律政策74
二、规范模式75
第二款 体系构成77
第三款 规范功能79
一、区别性的权益保护79
二、社会规范的机制:市场、社会道德及政治80
第二节 请求权基础思考方法81
一、三个请求权基础81
二、最高法院五一年台上字第一一零七号判决(空头支票案件)82
第三节 侵权行为在民法体系上的地位84
第一款 侵权行为与民法债编的适用84
第二款 请求权竞合85
第一项 侵权行为与契约85
一、侵权责任与契约责任的不同86
二、竞合的理论88
三、法条竞合说的适用89
四、请求权竞合说的肯定91
第二项 侵权行为与无因管理94
第三项 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94
第四项 例题解说95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三层结构97
第二节 行为99
第一款 行为的意义及自己行为责任99
一、行为的意义100
二、自己行为责任原则100
三、行为人及被害人101
第二款 作为101
一、作为的意义与不作为的区别101
二、实例分析:本权消灭后的无权占有102
第三款 不作为103
一、道德与法律:好撒马利亚人103
二、不作为之成立侵权「行为」104
三、不作为的因果关系107
第三节 侵害他人的权利108
第一款 权利与纯粹经济上损失108
第一项 权利109
第二项 纯粹经济上损失(纯粹财产上损害)110
一、问题的提出110
二、故意侵害他人的粹财产上利益111
三、因过失侵害他人的纯粹财产上利益112
第二款 人格权115
第一项 概说115
第二项 生命权117
第三项 身体权、健康权119
一、身体权、健康权的侵害119
二、出生前的侵害120
三、Shock Cases121
四、与身体分离部份在侵权行为法上的保护121
第四项 名誉权125
一、最高法院八二年台上字第二○○号判决:花心县长候选人案件126
二、侵害名誉的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127
三、名誉的侵害与违法阻却128
四、救济方法131
第五项 自由权132
一、身体行动自由133
二、精神的自由134
第六项 姓名权136
一、姓名权的意义136
二、姓名权的侵害138
三、被害人的救济方法139
第七项 信用权141
一、信用权的意义141
二、信用权的侵害142
三、被害人的救济方法142
第八项 贞操权143
第九项 隐私权145
一、美国法上的right to privacy146
二、隐私权与宪法148
三、隐私权在侵权行为法上的保护150
四、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153
第十项 其他人格权155
第十一项 Wrongful Conception、Wrongful Birth及Wrongful Life158
一、问题的提出158
二、分析讨论162
第三款 身分权166
第一项 身分权的意义及其侵害166
第二项 侵害身分权与非财产上损害赔偿(慰抚金)167
一、最高法院见解的变迁168
二、民法修正172
第四款 物权175
第一项 所有权175
一、所有权的意义及其侵害176
二、侵害所有权或纯粹经济上损失?178
第二项 其他物权、占有、期待权186
一、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及准物权186
二、占有189
三、期待权191
第五款 智慧财产权192
第六款 社员权196
第七款 债权196
一、债务不履行197
二、侵害他人债权198
第八款 营业权:商业经济利益的权利化?202
一、问题的提出与比较法上的观察202
二、我国法上的解释适用205
第四节 损害207
一、损害与赔偿207
二、损害之赔偿208
三、因受诈欺而为之买卖与侵权行为209
第五节 因果关系211
第一款 思考模式的再构成212
第二款 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与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212
一、学说与判例213
二、两种因果关系的区别214
第三款 相当因果关系217
第一项 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结构217
第二项 条件关系218
一、意义及功能218
二、特殊形态的因果关系220
三、条件因果关系的认定:案例类型上的观察223
四、举证责任228
第三项 因果关系的相当性230
第一目 概说230
一、规范功能230
二、判断基准231
三、举证责任233
第二目 责任成立上的相当因果关系234
一、寄放的炸药因电线走电引燃爆炸案件234
二、旅客於连环车祸中跳落桥下伤亡案件234
三、堆置的保利龙因焚烧冥纸引起火災案件235
四、诬指他人窃取杂志致司法警察查扣杂志案件235
五、被害人的特殊体质237
六、第三人对侵权行为被害人的救助238
七、Nervous shock241
八、伤害与死亡246
第三目 责任范围上的相当因果关系248
一、悬红寻牛248
二、律师费用248
三、伤害诊断书费用249
四、车祸受伤残废,丧失升迁机会250
五、特别护士看护费、掛号费及看病计程车资250
第四项 法规目的说与相当因果关系251
第一目 法规目的说的意义及机能251
第二目 法规目的说的适用252
一、责任成立与法规目的253
二、责任范围与法规目的254
第三目 法规目的说的继受256
第四款 结语257
第六节 违法性及违法阻却事由260
第一款 违法性260
一、违法性之概念260
二、结果不法说与行为不法说261
三、举证责任264
第二款 违法阻却事由264
一、正当防卫265
二、紧急避难269
三、自助行为270
四、无因管理272
五、权利行使272
六、被害者的允诺273
第三款 医疗行为上的违法性、医生的告知说明义务与病患的同意279
一、由医疗过误到说明义务的违反279
二、医生的说明义务与病人的同意281
三、医生说明义务的范围及所谓医生医疗上的特权284
四、举证责任286
第七节 故意或过失287
第一款 概说287
一、故意或过失责任287
二、侵权行为法上的「故意或过失」与契约责任上的「可归责之事由」289
第二款 故意291
第三款 过失293
一、过失的意义及功能293
二、过失的客观化294
三、过失认定的考量因素297
四、过失的经济分析299
五、实务案例类型301
第四款 故意或过失的举证责任310
一、被害人的举证责任310
二、举证责任的减轻312
三、举证责任的转换312
第五款 责任能力313
一、责任能力制度313
二、识别能力315
三、衡平责任317
四、举证责任318
第一节 规范功能及适用范围319
一、规范功能319
二、以民法第一八四条第一项后段作为慰抚金的请求权基础?322
三、竞合关系324
第二节 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325
第一款 构成要件325
一、侵害他人行为326
二、背於善良风俗326
三、侵害的故意328
四、举证责任329
第二款 法律效果330
第三节 背於善良风俗加害的具体化及案例类型330
第一款 善良风俗的具体化及类型化330
第二款 案例分析331
一、婚姻及性之关系331
二、侵害他人债权332
三、诈欺336
四、诉讼制度的滥用338
五、借用他人名义输入物品逃漏税捐340
第一节 独立侵权行为类型的肯定及其规范功能341
第一款 第三种独立的侵权行为类型342
一、现行民法的解释342
二、民法第一八四条第二项的修正草案344
第二款 规范功能345
第二节 请求权基础的再构成346
第三节 保护他人的法律及其保护范围348
第一款 保护他人法律的概念349
一、判断基准349
二、实务案例350
第二款 保护范围353
一、人的保护范围353
二、物的范围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