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朱东润文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东润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7412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987页
- 文件大小:257MB
- 文件页数:1065页
- 主题词:朱东润(1896~1988)-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朱东润文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遗远集叙录(代自序)1
第一编 中国文学批评论集3
论刘勰3
司空图诗论综述20
《沧浪诗话》参证38
《沧浪诗话》探故55
述方回诗评83
何景明批评论述评100
述钱谦益之文学批评109
王士禛诗论述畧125
李渔戏剧论综述142
袁枚文学批评论述评158
古文四象论述评176
第二编 中国文学论集195
《公羊》探故195
《左传选》前言211
诗人吴均220
杜甫的《八哀诗》235
杜诗的两个高峰242
关于梅尧臣诗的一些议论248
梅尧臣诗的特点257
梅尧臣作诗的主张272
黄庭坚的政治态度及其论诗主张281
陆游诗的转变303
陆游的创作道路312
宋话本研究335
《水浒》人名考374
元杂剧及其时代400
说“衙内”431
《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440
读《桂之华轩诗集》450
第三编 传叙文学论集465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述论465
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辞482
传叙文学与史传之别487
中国传叙文学的过去与将来495
传叙文学与人格510
传叙文学的前途521
论传叙文学底作法——兼评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529
论自传及《法显行传》541
传叙文学的嘗试551
为什么我要提倡传叙文学561
我为什么写《张居正大传》569
传叙文学底真实性577
漫谈传记文学588
论传记文学592
传记文学能从《史记》学到些什么602
我怎样写作《张居正大传》的609
我学习传记文学的开始622
第四编 楚辞探故633
楚歌及楚辞——《楚辞》探故之一633
《离骚》底作者——《楚辞》探故之二637
淮南王安及其作品——《楚辞》探故之三641
《离骚》以外的“屈赋”——《楚辞》探故之四652
“帝高阳之苗裔兮”疏证666
《史记·贾谊传》疏证668
说女嬃675
第五编 文学杂论及其他681
文章的标准681
文学底形式和内容694
知识与修养703
对于大学中国文学系的一点希望711
和湛若讨论文学底定义716
惟名主义724
对于政治的两点认识729
为考生呼籲733
评马君玠《北望集》737
评吴组缃著《山洪》750
现实主义是在什么时代成熟的754
诗教761
怎样读《诗经》768
读《魏公子列传》志疑778
《欧西报业举要》译辑者自序781
《波兰遗恨录》译者自序782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1932年本)题记784
林东海《诗法举隅》序785
黄世中《李商隐无题诗校注笺评》序787
《乔大壮书画篆刻集》序789
一点感想——《建安文学研究文集》代序790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序792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读后感794
书法的境界800
说历代篆书805
关于书法809
第六编 师友瑯琊馆杂著819
一、师友瑯琊馆诗存819
秋风 九年819
杂诗十年820
美人风筝 十三年820
曲溪词820
落日820
南通杂诗 十四年820
读史杂诗821
深林 十五年822
渡江漫成十绝句822
拟古饮马长城窟行823
南征十首823
弃妇词824
西征五首824
乞仁溥治私印825
题画十六年825
夜行即景825
投鞭826
病忆雪堂826
得家书卻寄826
瀹水煮茗州人呼为翠儿茶诗以记之826
王师826
避兵居葫芦洲827
出奔827
危城827
明月828
乍入828
金陵杂感828
出都五十韵829
任港道中829
壮岁830
寄邵渐逵830
新年 十七年830
新雨屋漏830
射诗行830
献岁831
农家二首831
八年以还川中鼎沸时议割为四省分俾诸将感而有作832
南通校景五首832
游公园 十八年833
周节妇哀词833
舟中833
寄城中诸友834
谣传834
夜坐834
荆门834
得家书834
从军十二首835
空斋十九年837
国事837
同游珞珈山838
古意二十首838
饮酒839
得家书邑中大乱欲归未得839
舟中839
夜间骤雨839
东楼839
看菊840
雨后漫书840
雨后一律840
为人书扇840
淞沪战事十年840
夜来风雨闻明口沪案协定签字840
夜车过京841
九江夜泊841
病足841
杂感二首841
武昌风雪841
题吴淞砲台遗迹842
新岁杂诗842
乍得十四年842
重有感843
秋老 二十六年843
舟中一律843
到家 二十七年843
夜占843
詠苹二首844
四十三岁初夏844
己卯新年844
十丈844
河内845
入河口845
入云南845
杂诗十二首 二十八年845
闻盗846
发乐山846
过武侯祠846
过望江楼847
正南江847
中岁847
九日舟中847
萧萧847
新阴847
移居遇雨有感848
投荒848
木芙蓉歌848
收南宁848
谪居三十年849
庚辰除夕849
步月849
闻金沙岸茔树被伐849
题《读诗四论》849
得家书卻寄849
四十六岁生日850
千里850
闻香港被围850
登楼850
有感851
琉璃诗一首851
赠林公用琉璃体851
鹢首851
旧馆 三十二年851
杂题851
山堞 三十三年852
得家书卻寄852
游双龙桥852
寄内852
七载三十四年853
中秋月853
读史二首 三十五年853
杂题 三十六年853
秋日读《春秋》853
读《后汉书》三十七年854
读史二首1950年854
过茹经亭854
塔坊桥怀旧854
江南854
斋坐855
散步855
漫成855
题夏仲昭朱竹855
老去1951年855
素魄856
大地856
迎春856
读放翁诗856
祁连1960年856
入燉煌857
发红柳857
青海行857
发西宁857
过到唐河见青海857
西宁二月858
银川承天塔858
中宁中卫道中858
吴忠市858
贺兰山858
长安858
秦岭859
九十1985年859
二、师友瑯琊馆诗缉860
步出东门遂至怡园 六年 苍梧860
再至怡园860
登东山山前为砲壘其南赵光埋剑处也860
寄东启861
春水 七年861
深宵861
饮守玄阁 八年861
北山诗861
久雨初晴同陈君冯君出游遂至乡村861
忆昔862
江游之作意有未尽再读陈君所著遂效其体862
再泛桂江遂至大荔口863
系龙洲歌863
吾生 八年秋 南通864
二十四年864
初秋游西郊864
秋月864
残荷864
忆昔 十年864
霜夜小饮864
前意未尽复成一绝865
春归 十一年865
暮春雨865
落日865
天涯十二年865
泛舟865
天竹866
杂诗866
高寒 十三年866
过天星桥866
雨后重有感866
读《宣和遗事》866
校前柳树为人所伐867
晚霁远眺867
竹867
短堤867
数日不过博物苑玉兰已谢867
望门867
东风868
读义山集868
狼山868
客中送别868
饮后夜归868
雀语868
惜惜词869
闻皖军解合肥之围遂克六合869
读苏秦传869
寄冯振心869
江南869
倦倚 十四年870
题《桂之华轩遗集》870
南通杂诗870
杂诗870
秋间三过城中学舍871
三十杂感871
泊江渚872
军发淮上872
战伐872
故使君872
荆楚873
读史杂诗873
题缃绮楼书启873
读《姑娄巴遗事》十五年873
闻长儿就傅有感873
怀叔鼐874
题陈效韩兄山水874
小塘874
读碑874
小楼875
别沪上诸友875
归舟875
夜坐875
过广福寺875
七月十五预庆中秋875
西风876
寄闺876
饥寒876
秋尽876
投壶876
除夕877
思母877
题梅澹若画像十六年877
詠蝉877
顦?877
坦途877
残卒878
白云878
天下878
新元志感878
少梦今岁当死除夕既届慨然有作878
有感十七年878
喜渐逵至自粤东诗以报之879
吊宋福田师长兼怀往事879
杂诗五首880
武昌宾阳门外群冢880
抱膝亭881
清斋881
杂忆四首881
郁郁881
吊陈友谅881
感放翁事882
大观楼对雨和仁溥882
赴鄂无船中途折归882
官何许882
挽顾怡生父少轩丈883
从军十四首883
闻北方尽泐诸碑改镌令甲感而有作十九年883
挽张静夫时在武昌884
古意884
春斋 二十一年884
薄晚884
病足884
题马占山将军像884
十九路军捍御淞沪屡摧敌锋今夏过吴淞砲台掇拾残石碎铁供马将军像侧诗以纪之885
见芙蓉卻寄885
赠罗君885
谿边散步未访圣陶而回885
游庐山1960年8月885
劳动节晚会主席亲临座谈敬赋一首1961年886
校庆六十周年纪念1965年886
元旦献诗1978年886
三、师友瑯琊馆词存887
浣溪沙887
踏莎行887
金缕曲887
阮郎归888
离亭燕888
减字木兰花888
踏莎行888
清平乐888
点绛唇889
浣溪沙889
四、文言文890
后西征赋890
朱迂生先生七十寿序897
王吉六《章氏方志学》序898
《秋晖轩菊谱》序899
东园记900
东园后记901
泰兴李君墓志铭902
一等军医正周君墓志铭903
祭李仁溥文904
五、现代文906
风暴的前夕906
在风暴中——《风暴的前夕》的次篇911
父亲的心绪917
仲儿的离别922
理想的太太928
与人论种树书934
车上人939
竹公谿诗话945
再会吧,乐山!949
我从泰兴来958
我在泰兴求学965
我的母校968
我的故乡974
我的写作生活980
《朱东润文存》整理后记&陈尚君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