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3003360.jpg)
- 周耀烈主编;浙江省人事厅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11760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创新与创造学1
第一节 创新的重要性1
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新史2
二、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创造力的竞争6
三、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创新9
四、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11
五、存在三个差距13
第二节 创造与创造力14
一、创造14
二、创造力20
第三节 创造学28
一、创造学的诞生和传播28
二、创造学的研究内容31
三、创造学是创新的有力武器35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过程37
第一节 思维与思维过程37
一、思维37
二、思维过程38
三、思维转化过程39
一、创造性思维与再造性思维42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概述42
二、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43
三、创造性思维转化的过程47
第三节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48
一、发散思维49
二、收敛思维51
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统一53
四、多路思维56
第四节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59
一、逻辑思维59
三、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互补61
二、非逻辑思维61
第五节 几种创造性思维形式65
一、立体思维66
二、前瞻思维72
三、反向思维78
四、侧向思维82
五、组合思维86
第六节 创造过程96
一、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96
二、奥斯本的三阶段创造过程98
三、沃靳斯的四阶段创造过程99
四、费邦的七阶段创造过程104
五、以技术和产品开发为中心的105
创造发明过程105
第三章 思维障碍113
第一节 思维障碍的实验分析113
一、拼词实验113
二、取水实验113
三、功能固着对思维的影响114
四、动机与效果115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117
第二节 引起思维障碍的原因117
二、内部心理的障碍118
第三节 从众型思维障碍120
一、从众型思维障碍的产生122
二、从众型思维障碍的强化125
第四节 经验型思维障碍128
一、经验的局限性128
二、传统观念的影响130
三、个人经历的影响131
第五节 权威型思维障碍136
一、权威型思维障碍的形成137
二、权威型思维障碍的强化与泛化140
三、权威分析143
第六节 书本型思维障碍145
一、正确认识书本知识145
二、专业知识的利与弊150
三、要读书但不能迷信书152
第七节 自我中心型思维障碍155
一、以人类为中心155
二、走出自我157
第一节 思维潜能理论164
第四章 思维潜能164
一、左脑思维与右脑思维165
二、父辈的影响166
三、孩子的次序数对创新的影响167
第二节 良性暗示168
一、暗示的作用169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良性暗示169
三、负面暗示杀死人171
四、多鼓励,少批评172
五、如何自我暗示173
一、幽默的影响力174
第三节 幽默氛围174
二、幽默是催化剂175
三、在幽默中激发想象力176
四、在笑声中生活177
第四节 快乐心灵179
一、快乐的心情能激发创新潜能180
二、快乐的心情能融化困难181
三、宽容别人,快乐自己182
四、不要让别人破坏自己的好心情183
五、转换视角,摆脱烦恼185
六、心地平稳,自信快乐187
七、忧伤也能激发创造潜能188
第五节 梦境顿悟190
一、梦是一种形象思维192
二、诱导自己的梦194
三、破获梦境的提示195
第五章 创造技法198
第一节 列举法198
一、缺点列举法198
二、希望点列举法202
三、特性列举法203
四、成对列举法206
五、其他列举法207
第二节 头脑风暴法209
一、概况209
二、特点与效果209
三、要求和原则209
四、实施程序210
五、BS法的派生类型211
第三节 设问法215
一、5W1H法215
二、奥斯本检核表法216
三、聪明十二法218
第四节 组合法220
一、主体附加220
二、异类组合221
三、同类组合222
四、分解组合222
五、辐射组合222
六、坐标组合223
第五节 功能分析法225
一、基本原理225
二、功能整理226
第六节 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230
一、定义230
二、从因果关系理解“同”与“异”230
三、结构与功能的“同”与“异”232
四、刻意关注“同”与“异”之间的关系234
五、穆勒五法235
第七节 系统——系综转换技法238
一、系统——系综转换技法概要238
二、“系统”、“系综”在具体应用中的含义238
三、系统——系综相互转换的一般方法240
四、步骤与案例242
第八节 其他技法介绍244
一、类比法244
二、形态分析法246
三、分析法247
第六章 创造型人才培养252
第一节 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252
一、人的基本素质253
二、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255
一、智商260
第二节 智商与情商的协调发展260
二、情商278
第三节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途径286
一、强化创新意识287
二、不断提高创造能力291
第七章 公务员的创造环境建设300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的观念创新300
一、创造需要良好的环境300
二、公务员创造活动从观念创新开始309
第二节 正确认识创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317
一、走出认识的误区318
二、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创造的经验321
三、建设宽松的容错环境,切勿求全责备324
第三节 引入竞争机制,搞好创造的软环境建设329
一、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329
二、当前公务员的竞争环境333
三、创造用人机制335
四、培养竞争意识336
五、在竞争中搞好合作338
主要参考文献340
后记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