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建民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福建民俗
  • 林蔚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2751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福建民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福建民俗文化发展概述1

一、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1

二、社会民俗文化发展及演变3

三、福建民俗的主要特征9

一、农业民俗事象13

第二章 生产民俗13

(一)农神祭祀14

(二)农事节日祭祀18

茶神祭祀18

八腊之祭18

社稷等神祭祀18

番薯王祭祀18

牛神祭祀与护牛习俗18

蚕神祭祀18

山神和树神祭祀18

(三)龙神祭祀与祈雨习俗22

六月六22

立春迎春牛22

春祈秋报22

立夏22

(四)农业生产谚语26

称木屐与烧木屐26

求天26

许神26

游神26

杀旱魃26

(一)造船的有关祭祀习俗31

二、渔业民俗事象31

(二)水上航行的有关祭祀和禁忌32

(三)陆上的有关祭祀和禁忌34

(四)水上疍民的有关习俗36

三、商业与手工业民俗事象37

(一)商贾经营活动的有关习俗和禁忌38

(二)民间集市贸易及借贷的有关习俗41

商业禁忌41

商店取名和开张41

商店营业习俗41

商贩经营习俗41

(三)传统手工业生产习俗44

借贷与讨债44

圩集贸易44

庙会44

一、家庭与家族47

第三章 家族与村落民俗47

拜师收徒47

行业神和祖师爷47

祭祀和禁忌47

(一)家庭48

(二)家族与宗族50

(三)家产与族产53

老人会53

中原汉人入闽53

客家人53

房53

族长公53

(一)家规家法55

二、家规家法与族规族谱55

(二)族规56

(三)族谱60

(一)家祭活动63

三、家祭与宗族祭祀习俗63

(二)家族、宗族祭祀65

四、村落组织及其民俗67

(一)村落组织与乡规民约68

(二)村落风范及其他习俗70

(三)并村械斗陋俗73

乡族组织与境主保护神73

进士村——廉江73

水师村——琴江73

各具特色的行业村73

(一)各地民间典型的古民居77

一、民居的主要类型77

宗族械斗77

村落械斗77

第四章 居住民俗77

(二)各地民间常见民居84

仙游盖尾乡陈宅84

福州三坊七巷古民居建筑群84

闽清宏琳厝84

泰宁尚书第84

泉州杨阿苗宅84

(三)土楼和土堡91

闽东、闽西地区民居91

闽中地区民居91

闽南地区民居91

闽北地区民居91

(一)择地与择向99

二、民居建造仪式99

圆楼99

方楼99

五凤楼99

方圆混合式土楼99

交椅楼99

安贞堡99

莱浦堡99

赵家堡99

(二)动土与奠基100

(三)上梁与竣工101

(四)辟邪物的设置103

(一)乔迁仪式105

三、居住迷信与禁忌105

(二)居家禁忌106

(三)家神祭祀107

(三)甘薯110

(二)麦粟类110

第五章 饮食民俗110

一、食物的主要种类110

(一)稻米类110

(六)其他类111

(五)水产类111

(四)蔬菜类111

(一)主食112

二、主、副食品的制作和食用112

豆类112

瓜类112

块茎根茎类112

菇笋类112

水果类112

家禽112

类112

家畜类112

野生动物类112

(二)副食113

面食113

大米113

番薯113

(一)闽菜的烹调115

三、闽菜的烹调技艺和名优闽菜115

(二)闽菜中的名菜116

(一)闽中、闽东地区117

四、民间传统特色食品117

佛跳墙117

鸡汤汆海蚌117

白炒鲜竹蛏117

鸡茸金丝笋117

(二)闽南地区119

燕皮119

光饼119

鱼丸119

蛎饼119

鼎边糊119

线面119

芋泥119

(三)闽北地区121

芋泥121

海蛎煎121

土笋冻121

手抓面121

卤面121

深沪水丸121

崇武鱼卷121

五香卷121

榜舍龟121

嫩饼121

白粿121

(四)闽西地区122

武夷山苦槠糕与鼠曲粿122

文公菜122

拨霞供122

建瓯板鸭122

铁城三糕122

松溪肉丸122

三明蛋菇122

五、饮酒习俗123

闽西八大干123

龙岩羊鱼123

武平乳狗肉123

连城涮九品123

六、源远流长的饮茶习俗124

(一)闽北地区125

(二)闽南地区128

茶宴128

斗茶128

祀茶128

喝擂茶和喊茶128

品茶128

(一)以水果的谐音和颜色寓意吉祥131

七、水果食俗131

(三)以水果的内涵启示人132

(二)以水果的内涵寓意幸福美满132

(二)宴食礼俗133

(一)待客礼俗133

八、饮食礼俗与禁忌133

(三)饮食禁忌136

一、服饰的主要特点139

第六章 服饰民俗139

一般饮食的禁忌139

渔民的有关饮食禁忌139

与宴席有关的禁忌139

(一)男式常服142

二、服饰的主要样式142

(二)女式常服144

裤144

衫144

棉衣、棉袄144

长袍马褂、中山装与西装144

(三)儿童常服146

裙、裤146

女衫146

袄、夹袄、毛衣、羽绒衣及风衣146

旗袍、列宁装及内衣等146

(四)巾帽鞋袜147

(一)衣饰150

三、装饰与功能150

巾150

帽150

笠150

鞋150

袜子150

(二)首足饰151

纪念章、徽章151

腰带、皮带151

围裙151

钱袋151

烟袋151

链子151

肚兜151

披肩151

胸花、胸针151

(三)发式152

手足饰152

首饰152

(四)脸部化妆及特殊装饰153

四、畲族服饰154

文身154

脸部化妆154

缠足154

镶牙154

五、惠东妇女服饰158

(一)穿衣与择色160

六、服饰的禁忌160

(二)洗衣、晾衣与缝衣161

(三)其他禁忌162

(二)轿子164

(一)竹兜164

第七章 交通民俗164

一、传统交通行具164

(五)人力车165

(四)独轮车、双轮板车165

(三)畜车165

(八)竹排与竹筏166

(七)自行车166

(六)三轮车166

(九)舟船167

(十)撬与泥搭168

二、出行的仪礼与禁忌169

(一)出行前的有关仪礼和禁忌170

(三)舟船车马出行的有关仪礼和禁忌171

(二)旅途中的有关仪礼和禁忌171

(四)迎送仪礼和禁忌173

(一)民间传统节日175

一、岁时节日175

第八章 岁时节日民俗175

(二)少数民族节日198

除夕198

春节198

立春198

元宵198

拗九198

寒食198

清明节198

上巳节198

浴佛节198

端午节198

七夕198

中元节198

中秋节198

重阳节198

冬至节198

祭灶198

(二)初二至初九的各种祭祀活动201

(一)元旦祈年与祭祀201

畲族二月二会亲节201

畲族三月三乌饭节201

畲族封龙节201

回族圣纪节201

回族开斋节回族古尔邦节201

二、传统节日的祭祀与禁忌201

(三)元宵祭祀活动202

(五)上巳与清明的祭祀活动203

(四)立春的祭祀活动203

(八)七夕之祭205

(七)端午节与六月初六的祭祀活动205

(六)四月初八日的祭祀活动205

(九)中元节祭祀207

(十)中秋节的有关祭祀活动208

(十二)冬至祭祀209

(十一)重阳祭祀209

(十四)祭灶210

(十三)腊月二十三送神及辞年活动210

(十六)节日禁忌211

(十五)除夕祭祀211

(一)做三诞214

一、诞生礼俗214

第九章 人生礼仪习俗214

(三)抓周215

(二)满月215

(一)冠礼216

二、成年礼俗216

(一)婚姻礼俗217

三、婚嫁礼俗217

(二)笄礼217

(二)其他婚俗223

回鸾223

问字223

合婚223

下大帖223

上半礼223

下半礼223

上头杠和安床223

迎饮223

试妆与迎轿223

接亲223

婚礼223

庙见与试厨223

(一)远古的生殖崇拜及其遗风228

四、祈子之俗228

招赘228

童养媳228

寡妇再嫁228

纳妾228

续弦228

冥婚228

烈女婚228

尽孝娶、寄房228

不落夫家228

(二)有关神灵崇拜230

(三)节日中的祈子求育习俗232

(四)婚礼中的祈子求育习俗235

(一)对孩童的养育祈寿236

五、祈寿之俗236

(二)对中老年人的祝寿238

(一)宋元以前的埋葬习俗242

六、丧葬习俗242

(二)明清近现代的土葬习俗244

捡骨260

(三)其他葬俗260

搬铺送终260

初丧260

报丧260

小殓260

守灵哭丧260

大殓260

吊唁260

出殡260

下葬260

回龙260

探墓260

做七260

居丧守孝260

(四)畲族、回族等葬俗263

暴死葬俗263

火葬263

早夭丧俗263

客死葬俗263

(一)民间政治、军事组织269

一、民间组织的形式与种类269

畲族葬俗269

回族葬俗269

佛教徒葬俗269

基督教徒葬俗269

第十章 民间组织民俗269

(二)民间经济组织272

学生会、学联·团练、民团等民间军事组织272

小刀会272

大刀会、同善社272

益闻社、文明社、公益社、同盟会、光复会等272

抗敌后援会、战地工作队等272

(三)民间宗教组织274

商会活动俗规274

商会、商团公会274

商业行会、帮会274

会馆、同乡会等274

(四)民间帮会组织277

空道教277

明教277

三一教277

罗教277

白莲教277

龙华会277

无为教277

先天教277

斋教277

(五)民间文教组织279

乌白旗279

天地会、添弟会、三点会等279

红钱会、乌钱会279

哥老会279

(六)其他民间组织280

教职员联合会等280

诗社、剧社、歌吟团等280

二、民间组织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282

花会282

慈善会282

救火会282

去毒社282

风俗改良会282

三、民间组织的相关习俗284

一、民间宗教与诸神信仰287

第十一章 民间信仰民俗287

(一)祖先与鬼魂崇拜288

(二)民间诸神崇拜290

(三)自然神灵崇拜313

闽南民间崇拜的俗神313

全省民间普遍崇拜的神祇313

闽中、闽东等地民间崇拜的俗神313

闽北、闽西民间崇拜的俗神313

(一)巫术320

二、巫术与其他俗信320

天地诸神崇拜320

日月星辰崇拜320

风雨雷电崇拜320

山川崇拜320

水火崇拜320

动物神灵崇拜320

植物神灵崇拜320

(二)命相与占卜等迷信325

请神与斋醮驱邪325

蛊毒巫术325

符咒325

跳神325

(一)木雕329

一、民间工艺美术329

算命329

相面329

算卦329

抽签329

占梦与祈梦329

扶乩329

风水329

第十二章 民间艺术及其民俗329

(二)石雕332

(三)寿山石雕338

建筑装饰类338

宗教题材类338

(四)陶雕、瓷雕与砖雕339

(六)脱胎漆器340

(五)牙雕340

(七)剪纸342

(一)民间音乐343

二、民间音乐舞蹈343

(二)民歌347

南音347

十番347

京鼓班347

闽南十音347

泉州笼吹347

永春闹厅347

闽西十班347

闽西公嬷吹347

闽东拾锦347

十番锣鼓347

建阳长板坡347

七弦琴347

古筝347

(三)宗教音乐351

畲族民歌351

山歌351

渔歌351

情歌351

儿歌351

唱诗351

小调351

生活习俗歌351

劳动号子351

(四)民间舞蹈352

道教音乐352

佛教音乐352

(一)戏剧356

三、民间戏剧曲艺356

龙舞356

九鲤舞356

藤牌舞356

畲族迎龙伞舞356

茶篮鼓356

唆啰莲356

拍胸舞356

傩舞356

(二)曲艺368

木偶戏368

莆仙戏368

闽剧368

梨园戏368

高甲戏368

芗剧368

大腔戏368

词明戏368

四平戏368

梅林戏368

南词戏368

北路戏368

平讲戏368

竹马戏368

游春戏368

三角戏368

打城戏368

山歌戏368

(一)民间表演艺术所展现的民俗文化内涵372

四、民间艺术所展现的民俗文化内涵372

福州评话372

伬唱372

锦歌372

板鼓咚372

芗曲372

答嘴鼓372

厦门讲古372

竹板歌 372

南词北调372

南平南词372

建瓯鼓词372

南剑调372

莆仙八乐372

莲花落372

车鼓阵372

(二)民间工艺美术所展现的民俗文化内涵378

五、民间游艺习俗382

祈求吉祥382

反映民间宗教及相关民俗382

(一)闽方言的形成385

一、闽方言及其类型385

第十三章 方言与民俗385

(二)各区方言的类型389

二、方言与民俗风情398

其他小方言区398

闽东方言区398

莆仙方言区398

闽南方言区398

闽北方言区398

闽中方言区398

闽西客方言区398

闽西北赣方言区398

(一)方言熟语与民俗风情399

(二)方言歌谣等所展示的社会民俗风情405

方言与海外“番仔番货”405

社会风情和民间信仰405

社会人情世故405

饮食起居和生活常理405

经商理财405

教育保健405

戏曲民俗405

社会时政405

主要参考文献409

方言部分409

民谣部分409

熟语部分409

后记4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