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拖拉机学 第1册 发动机构造与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拖拉机学 第1册 发动机构造与理论
  • 许绮川,鲁植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0588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汽车-发动机-高等学校-教材;拖拉机-发动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汽车拖拉机学 第1册 发动机构造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内燃机基本工作特征1

二、内燃机技术发展概况1

三、内燃机在生产中的应用5

第一章 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7

第一节 内燃机的总体构造7

一、内燃机的分类7

二、内燃机的总体构造8

第二节 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0

一、内燃机的基本术语10

二、四行程内燃机工作原理11

三、二行程内燃机工作原理13

四、多缸四行程内燃机工作原理16

五、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17

第三节 内燃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8

一、指示性能指标18

二、有效性能指标19

三、运转性能指标20

四、可靠性与耐久性21

五、内燃机的热平衡22

第四节 影响内燃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23

一、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23

二、内燃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5

思考题27

一、机体与下曲轴箱28

第二章 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28

第一节 机体组28

二、汽缸与汽缸套29

三、汽缸盖与汽缸垫30

第二节 活塞连杆组32

一、活塞组32

二、连杆组36

第三节 曲轴飞轮组38

一、曲轴38

二、飞轮41

三、扭转减振器41

一、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42

第四节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与平衡42

二、曲柄连杆机构的质量换算44

三、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45

四、曲柄连杆机构的力平衡47

思考题51

第三章 配气机构与换气系统52

第一节 配气机构52

一、配气机构的类型52

二、配气机构的构造53

三、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58

第二节 换气系统60

一、空气滤清器60

二、进气管与排气管61

三、消声器62

四、内燃机废气净化63

第三节 四行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66

一、换气过程67

二、换气损失69

三、充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69

四、提高充量系数的措施71

第四节 废气涡轮增压72

一、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72

二、径流式涡轮增压器的结构73

三、涡轮增压器的主要参数和工作特性74

四、压缩空气的冷却75

思考题75

第一节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77

第四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77

第二节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78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78

二、柴油机燃烧室80

第三节 喷油器83

一、孔式喷油器83

二、轴针式喷油器84

三、燃油的喷雾85

第四节 喷油泵86

一、柱塞式喷油泵86

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99

一、调速器的功用100

第五节 调速器100

二、调速器的种类101

三、机械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101

四、机械调速器的结构及工作过程104

第六节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辅助装置111

一、燃油箱111

二、燃油滤清装置111

三、输油泵113

第七节 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114

一、燃油喷射量控制115

二、燃油喷射正时控制116

四、进气节流控制118

三、怠速控制118

五、故障自诊断及安全保护119

思考题119

第五章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120

第一节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120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120

二、混合气的燃烧121

三、使用因素对燃烧的影响126

第二节 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128

一、化油器的基本构造129

二、简单化油器129

三、实用化油器的各种供油装置130

第三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135

一、燃油喷射系统136

二、进气系统140

三、燃油喷射控制系统142

思考题146

第六章 润滑系统148

第一节 润滑油及润滑方式148

一、润滑油148

二、润滑方式149

第二节 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150

一、润滑系统的组成150

二、润滑系统的油路151

一、机油泵153

第三节 润滑系统的主要机件153

二、机油滤清器155

三、机油冷却装置158

第四节 曲轴箱通风159

一、通风的必要性159

二、通风方式160

三、曲轴箱通风的典型结构160

思考题161

第七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162

第一节 冷却系统的介质及方式162

一、冷却系统的功用162

二、冷却系统的介质及方式162

一、强制式水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63

第二节 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63

二、风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65

第三节 水冷系统主要部件166

一、水泵166

二、散热器168

三、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169

思考题174

第八章 启动系统175

第一节 内燃机的启动和启动方式175

一、内燃机的启动175

二、内燃机的启动方式175

一、直流串激式电动机176

第二节 电启动系统176

二、电启动机的传动机构180

三、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启动机182

四、其他形式的启动机184

五、电启动机驱动保护电路185

六、电压转换开关186

第三节 启动辅助装置187

一、电热塞187

二、进气预热器188

三、启动液喷射装置188

四、启动减压装置189

思考题189

第一节 点火系统要求与分类190

一、对点火系统的要求190

第九章 汽油机点火系统190

二、点火系统的分类193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统193

一、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193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94

三、传统点火系统各组件的构造195

第三节 半导体点火系统201

一、概述201

二、有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202

三、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202

第四节 微电脑点火控制系统205

一、特点与类型205

二、组成与工作原理207

三、高压配电原理208

四、点火提前角的控制209

思考题212

第十章 发动机特性213

第一节 发动机的工况及标定功率213

一、发动机工况213

二、发动机标定功率214

第二节 调整特性215

一、柴油机调整特性215

二、汽油机调整特性217

第三节 负荷特性219

一、汽油机负荷特性219

二、柴油机负荷特性220

第四节 速度特性222

一、柴油机速度特性222

二、汽油机速度特性226

第五节 调速特性228

一、调速特性229

二、调速器的工作指标232

第六节 万有特性233

一、万有特性的意义233

二、万有特性曲线的制取234

三、汽油机与柴油机万有特性的比较235

思考题235

一、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及其基本组成237

第一节 转子发动机237

第十一章 其他类型发动机237

二、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38

三、转子发动机的主要零件构造242

四、转子发动机的各系统246

第二节 燃气涡轮发动机250

一、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发展250

二、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51

三、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要工作部件结构251

第三节 气体燃料发动机255

一、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发动机255

二、氢燃料发动机258

思考题259

主要参考文献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