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间文学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万建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9090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民间文学-文学研究-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间文学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民间文学的意义1
一、民间文学的当下境遇1
二、民间文学是民族的文化传统3
三、民间文学是民众狂欢的形式4
第一讲 民间文学的历史与现状1
第一节 民间文学学科与知识体系1
一、民间文学学科体系2
二、民间文学的知识体系3
第二节 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流派5
一、神话学派5
二、人类学派7
三、功能学派8
四、神话—原型批评流派9
第三节 民间文学是作家创作的范式12
一、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再写13
二、民间文学孕育了文学15
第四节 俗文学与民间文学17
一、对俗文学的提倡和研究17
二、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差异19
第二讲 民间文学的界定及生存状况24
第一节 什么是民间文学24
一、“民间文学”概念的提出25
二、民间文学的优越性32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生存状况35
一、从口头到书写36
二、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40
三、口头语言的表现范式44
四、表演中的创作47
五、异文的存在和认定50
第三节 中国民间文学的保存51
一、古代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52
二、民间叙事的衰落54
第三讲 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62
第一节 口头性:一种表演的模式62
一、口头语言系统的必然存在62
二、口口相传的优越性64
三、口头文学是永恒的65
四、大众传媒的介入66
第二节 集体性:演说者与观众的互动69
一、集体性的表现形态69
二、集体叙述的力量72
第三节 变异性:表演活动的不可复制73
一、每次表演都不一样73
二、变异的力量74
三、导致变异的原因76
第四节 传承性:演说模式的相对稳定78
一、再创作不能超越传统模式78
二、传承性存在于反复表演的过程80
第四讲 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审美特征86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价值86
一、生活中的文学活动86
二、民间教育和娱乐的资源89
三、关于祖先的历史记忆94
四、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95
五、为学术研究提供多种可能98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民间文学99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101
一、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一致101
二、在场情境的审美方式102
三、重复经历的审美体验103
第五讲 神话:神圣的叙事108
第一节 神话的产生108
一、定义神话109
二、神话的历史根源110
第二节 神话的本质112
第三节 中国神话没有得到充分发育115
第四节 中国神话的民族特征119
第五节 中国神话的分布及记载123
一、地理分布格局123
二、载录古代神话的主要典籍124
第六节 神话的变形法则128
第七节 神话与古代信仰130
一、神话与巫术130
二、神话与图腾观念131
三、神话与原始宗教132
第六讲 史诗:民族的口述史136
第一节 史诗的一般特点136
一、古代知识和文体形式的总汇136
二、“起源”的叙事及其社会功能137
三、史诗承载着神话139
四、史诗的神圣与崇高140
五、史诗永久的魅力142
第二节 创世史诗143
一、中国创世史诗的格局144
二、创世史诗主题的类型146
三、西南地区创世史诗的特点149
第三节 英雄史诗151
一、英雄史诗的概况151
二、中国三大英雄史诗152
三、民族生活的历史画卷157
四、英雄人物的颂歌159
五、英雄史诗的叙述模式161
六、口传与书面的结合162
七、史诗演唱艺人164
第七讲 民间传说:历史的故事169
第一节 传说与神话及民间故事169
第二节 传说是关于历史的叙事173
一、传说离不开历史174
二、传说的虚构与真实175
三、传说可能进入历史180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类型182
第四节 传说的社会功能187
第八讲 民间故事:娱乐的叙事192
第一节 生活故事192
第二节 民间笑话194
一、民间笑话的种类195
二、民间笑话的结构特点197
第三节 民间寓言198
一、何谓寓言199
二、寓言的文体特色200
三、寓言的民族特色201
第四节 民间童话203
一、何谓童话204
二、民间童话的内容与分类205
三、童话的叙述特点208
第五节 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210
一、民间故事结构的相对定型210
二、民间故事的类型化214
三、用方言记录民间故事221
第九讲 民间歌谣:美妙的天籁226
第一节 歌谣是什么226
一、对歌谣的认识226
二、歌和谣的区别与联系229
三、歌谣的起源230
四、歌谣的分类231
五、古代民谣研究235
第二节 富有特色的地方民歌236
一、地方民歌的主要种类236
二、民歌体式和风格的多样性245
第三节 歌谣的认识功能247
一、表达民俗礼仪的内涵248
二、哭嫁歌的意义流程248
第四节 民歌是一种方言的演唱251
一、用方言演唱和记录民歌251
二、民歌的地域性253
第五节 “五四”歌谣学运动的兴起254
第十讲 俗语和禁忌语:智慧的民间语言259
第一节 民间俗语259
一、谚语260
二、民间歇后语261
三、民间谜语265
第二节 日常禁忌语268
一、凶祸禁忌语268
二、破财禁忌语269
三、猥亵禁忌语270
第十一讲 民间说唱和小戏:表演的艺术273
第一节 民间说唱273
一、俳优与成相274
二、乐舞百戏274
三、敦煌藏卷说唱作品275
四、勾栏瓦肆里的民间说唱277
五、形式繁多的明清说唱278
第二节 民间小戏283
一、古代宗教仪式孕育民间小戏283
二、汉族民间歌舞戏285
三、少数民族戏剧剧种289
四、汉族民间道具戏291
五、民间小戏的表演空间296
第十二讲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300
第一节 走入田野300
一、田野作业的必要性300
二、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302
第二节 田野作业的步骤与规范305
一、进入田野的程序305
二、参与观察307
三、深度描写308
四、田野作业:发现故事309
第三节 “口头程式理论”的产生311
第四节 校园民间文学调查313
第十三讲 民间文学研究方法及其实践319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否定之否定319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实践321
一、比较法321
二、演进法323
第三节 民间故事的结构形态324
一、民间故事形态学324
二、二元对立的叙述范式328
三、结构与解构330
第三节 以记录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可行性331
第四节 现代民间文学学科的演进333
一、晚清时期的民间文学活动334
二、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科的诞生335
三、民间文学活动的扩展336
四、建构中国民间文学理论体系338
参考书目344
后记349